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贺涛  唐艺佳  陈旸  李刚  陶剑虹 《中国药业》2012,21(14):37-39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9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厄贝沙坦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1年后的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并与37例健康体检者的指标作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有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房颤组的房颤复发次数减少,用药后用药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及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证实,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是预测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重要指标。房颤病人中约有20%一50%伴有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的推荐用药,除心功能Ⅳ级外均应使用。为探讨β-阻滞药治疗慢性心衰对Pmax、Pd的影响,本文对老年阵发性房颤伴慢性收缩性心衰病人β-阻滞药治疗前、后Pmax、Pd变化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缪燕  钦晨 《上海医药》2001,22(9):418-419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正常老年对照组3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34例,无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组34例。应用时域分析法测定心率变异性,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除了pNN50外,其它显著低于无糖尿病冠心病组(P<0.001),无糖尿病冠心病组HRV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心率变异性改变与糖尿病、冠心病病变程度有关,是定定测定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判断预后,预测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降低患者猝死发生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程怡  岳梅  孟洋 《中国医药》2008,3(7):414-415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分析30例共74阵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值、每5分钟的NN间期的标准差(SDNN);②24h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测量、计算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SDNN、HF较发作后升高,LF/HF降低,LF无明显变化。@24h时域分析显示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高于对照组。③房颤组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④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Pmax、Pd呈正相关。结论特发性房颤怠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特别在发作前迷走神经张力有明显增强,并且其Pmax、Pd显著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特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鲁豫  王黔南 《中国医药》2008,3(10):582-58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方法测定78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36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高血压病组中有左心室肥厚的36例为左心室肥厚组,余42例为非左心室肥厚组;从高血压病组患者中随机单盲抽取32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为关托洛尔组,常规治疗32例为常规组,比较各组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结果①高血压病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健康对照组,QT离散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9.2±7.2)对比(35.1±5.8),P〈0.01];②左心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降低,QT离散度高于非左心室肥厚组[(50.1±5.3)对比(38.1土6.4),P〈0.01];③经美托洛尔治疗后其心率变异性增高,QT离散度明显缩短。结论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QT离散度明显增加;关托洛尔治疗有利于改变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方法所有患者分为3组:组1,单纯糖尿病组48例;组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0例;组3,正常对照组,50例。对各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变异性及测量Tp-Te值,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结果组1、2心率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组1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2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单纯糖尿病患者多无心肌缺血表现,其心率变异性降低但是心室复极离散度并未增大。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机制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口服倍乐克治疗,12导联心电图中P波最大时限与最短时限的差值为P波离散度,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正常人明显延长,干预组口服倍他乐克后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给药前明显缩短。结论:倍他乐克可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从而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改善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对心电图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0例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随诊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行心电图检查,测量其最大P波(Pmax)时间.最小P波(Pmin)时限及P波离散度(Pdis)。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Pmax无明显变化,Pmin增大,Pdis缩小,而对照组Pmax、Pmin及Pdis无明显变化。两组间P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Pd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胺碘酮使Pds缩小可能是其有效预防房颤复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全部病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记录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男、女性别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2P>0.05)。  相似文献   

11.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叭),治疗后美托洛尔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美托洛尔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和QT离散度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参数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T离散度明显缩短,而心率变异性相关参数SDNN、rMSSD、SDANN、RNN50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联合应用伊伐布雷定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缩短QT离散度,升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频发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口服,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窦性心律频率以及期前收缩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连续R-R间期标准差、平均5分钟R-R间期标准差以及高频功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而低频功率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T离散度以及校正的QT离散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窦性心律频率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0.05);而且QT观察组治疗后的房性、室性以及总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片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有效减少早搏次数,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018-06~ 2019-03诊治的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选取108例作研究对象,均予以药物治疗,并按用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胺碘酮、氨氯地平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4),将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4),就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DNN、SDAN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F/HF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压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变化,了解心率变异性在评价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10项指标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改变。结果两组之间HR、R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域指标ULF、VLF、LF、HF、LF/HF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波离散度(Pdisp)、P波最大时限(Pmax)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58例对照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disp)、P波最大时限(Pmax),两组有可比性,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01);且以Pdisp≥40ms为标准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1.2%,准确性为82.5%;以Pmax≥110ms为标准,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70.3%,准确性为83.4%。结论心电图Pmax和Pdisp是一种预报房颤的新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杨巍  赵晓琴  李雪斌 《中国医药》2007,2(9):526-527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率变异性变化的影响。方法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硫酸镁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与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比较室性期前收缩显著下降(P〈0.05),而代表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硫酸镁不但能降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改善症状,而且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β受体阻滞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猝死率,可能与其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肌缺血及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有关。本文通过观察20例 AMI 病人经服β_1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前后 QT 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与20例未用美托洛尔的对照组相比较,探讨β受体阻滞药对降低 AMI 病人猝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QT离散度对老年肺心病病人的预后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慢性肺心病病人高危组和低危组各30例,于入院第1天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其QT离散度,并与体检健康老年组60例做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QT离散度老年肺心病组(高危组+低危组)较对照组增大,高危组较低危组增大,低危组较对照组增大,均P<0.05,而高危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结论 老年肺心病病情越重其QT离散度增大越明显,两者呈正相关,QT离散度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15):2057-2059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0.2 g,口服,每日3次,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调整剂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术前用药1周,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发生率,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P波离散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恢复至同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P波离散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控制左心房内径、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