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是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 ,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防治脑血管痉挛方法有多种 ,本文用复方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本文所选病例都是经腰穿、头颅CT或MRI及TCD确诊为SAH后CVS的病例。CVS的诊断依据 :(1)经确诊SAH患者逐渐出现沉默不语、嗜睡、甚至昏迷或出现神经定位体征 ;(2 )头颅CT或MRI排除再出血或急性脑积水 ;(3 )TCD符合脑血管痉挛。1 2 一般资料 本文 2 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2例 …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本院内科3年内30例临床资料较为齐全的SAH的病人,发现DCVS 11例,本文就发生DCVS的临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自病例先取于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住院病人,经腰穿、头颅CT确诊[1]的SAH30例,发现DCVS11例,发生率为36.6%,略高于国内其他作者的报告。将发生DCVS的11例患者设为DCVS组,未发生DCVS的18例患者为非DCVS组。1.2 DCVS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1)临床症状:11例发现有DCVS的SAH患者再次出现意…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的预后 ,往往与是否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密切相关。我们对 12 4例并发MODS的ACV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并探讨其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 478例ACVD患者 (均经CT和临床确诊 ) ,分为两组 :无MODS组 35 4例 ,男 171例 ,女 183例 ,年龄 36~ 79岁 ,平均 71 1岁 ;脑出血 10 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31例 ,脑梗死 2 19例。MODS组 12 4例 ,男 87例 ,女 37例 ,年龄 2 7~ 86岁 ,平均 6 8 3岁 ;脑出血 85例 ,SAH 15例 ,脑梗死 2 4例。1 2 M…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临床规律,本文对61例SAH住院病人的脑动脉造影(CAG)、CT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如下:1、SAH并DCVS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DCVS发生与颅内动脉瘤所在的部位及大小无明显关系.DCVS时轻度痉挛略多于重度痉挛.2、CT见基底池存在明显的高密度影时,能预示DCVS的发生。3、DCVS常与脑内血肿、脑室出血、脑积水或脑梗塞同时存在。4、SAH再发出血,尤其是近期再发出血,可能产生或加重DCVS.5、DCVS的发生及程度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DCVS的程度越重,临床病情也越重。6、DCVS的主要体征为意识障碍,近半数的病人有神经示位体征。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的IL-6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研究较少 ,尤其是对CSF研究更少。本实验对SAH患者外周血和CSF的IL -6水平进行测定 ,以探讨IL -6在SAH中所起的作用。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SAH组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伴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梗死 7例 (经临床、TCD和头颅CT确诊 ) ,平均年龄 48 2岁 ( 2 5~65岁 ) ,为我院急诊、门诊、住院病人 ,经头颅CT或腰穿证实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对照组 2 0例 ,取自性别、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1 2 检测及统计方法 :分别采病后 1天、…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CVS)是造成病人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对 97例SAH中 42例CVS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97例住院病人 ,其中 42例有CVS为一组 ,余无CVS为对照组 ,其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及CT扫描积血厚度(见表 1)。SAH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CVS诊断标准 :(1)SAH后经过适当治疗 ,一度有所好转 ,当再次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或上述症状加重时 ,或者周围白细胞增高伴发热 ,提示可能有CVS ;(2 )意识障碍加重 ,或者由清…  相似文献   

7.
从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我院住院病人 ,经腰穿、头颅CT确诊〔1〕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83例 ,将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的 3 8例患者设为治疗组 ,发病 72h后使用尼莫地平的 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 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42~ 78岁 ,平均 5 9岁 ;对照组 45例 ,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 41~ 76岁 ,平均 61岁 ,两组间性别与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1 2 脑血管痉挛 (DCVS)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  (1)临床症状 :SAH症状经治疗…  相似文献   

8.
TCD与DSA,MRA,CTA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造影(CTA)对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通过TCD诊断血管痉挛和狭窄性病变19例(79%),治疗前后动态观察发现脑底动脉平均流速(Vm)增高。诊断颅内压增高2例(8.3%)Vm降低。血管造影等放射影像学检查,发现动脉瘤8例,动脉炎样改变6例,动脉痉挛2例,正常者8例,总异常率为66.6%。通过超声与放射影像学比较发现,两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脑血管的功能或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与抗眩啶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约为12~85%,平均42%,发生时间多在SAH后l~14天,7~11天为高峰期。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CVS有一定疗效,但临床评价较少。本文对应用尼莫地平和抗眩啶治疗CVS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收集华山医院SAH患者共56例,均由头颅CT和腰穿证实,其中发生CVS32例,年龄27~44岁,平均36岁。入院时有意识障碍,伴明显心、肺、肾功能衰竭,血液病,严重糖尿病或感染者均除外。CVS的诊断依据包括:(1)SAH的症状好转后再度加重。…  相似文献   

10.
CT,MRI和DSA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79例SAH的临床、CT、MRI和DSA的对照研究,发现CT对急性期SAH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筛选措施。MRI对亚急性SAH及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优于CT和DSA。DSA可直观显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还可作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并发各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管痉挛、再出血,也并发急性脑积水,它是指SAH后1周内继发的脑积水(AHC)。随着CT、MRI等广泛用于临床,SAH后继发的AHC更易获诊断。由于其病死率高、预后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就我们自1990年以来收治SAH后继发AHC的25例,对其发病机理,临床与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分析。资  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8~62岁。发病时间均为SAH后1周内出现AHC,其中同时或24小时内6例,2~3天13例,4~7天6例。临床表现 25例均表现明显的头痛、呕吐、脑膜…  相似文献   

12.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与CT及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临床表现与CT、磁共振(MRI) 结合对多系统萎缩(MSA) 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6 例多系统萎缩病人,其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37 例,Shy- Drager 综合征(SDS)13 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6 例。全部病人均行头颅CT、MRI检查,并对其临床表现、分型、MRI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发现各型早期各有特点,且MRI表现也各不相同。结论 临床表现与MRI结合可提高MSA 中OPCA、SND的诊断率,但在SDS病人MDI改变不明显。头颅CT对MSA 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 A 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C V S)的新途径。方法 利用大鼠 S A H 模型,设立对照组、 S A H 组、放线菌素酮治疗组( C H X 组)。经 D I G R T P C R 对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 P5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 C H X 组 P53基因表达相近, S A H 组 P53基因表达增高。显微镜下见 C H X 组病理形态学变化近似正常, S A H 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结论 大鼠 S A H 后 C V S所致的脑缺血,脑组织 P5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大鼠 S A H 模型 P53基因表达与脑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相关。放线菌素酮通过抑制 P5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其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实验动态测定了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长素(LH)、促滤泡成熟激素(FSH)、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皮质醇(F)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并与ACVD各疾病组对比。结果发现:GH、PRL、ACTH、F及FSH水平显著升高;ACVD并发MOF重型患者(MOF积分>4分)PRL、GH、F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MOF积分≤4分)。结果提示PRL、GH和F可能参与了ACVD并MO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以观察硫酸镁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发现硫酸镁组有5例发生DCVS,对照组有11例;因DCVS而出现延迟性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者经头颅CT证实,硫酸镁组脑梗塞有2例,对照组有6例,两组相比;硫酸镁组的死亡率也对照组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59例脑部疾病病人SPECT脑显像结果,并与CT,MRI,EEG及TCD等检查作比较。结果表明:SPECT对脑梗塞的早期确诊,TIA的辅助诊断和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脑血流断层显像诊断意义大,但其他核素显像方法在某些疾病中仍有很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20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全脑血管造影阴性,但经CT或(和)腰穿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20例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放射学研究。结果检出脑硬膜动静脉瘘(DAVF)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5例,经MRI检查而可解释为脑血管性病变出血表现的2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原因和放射学检查顺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及其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作用机制,动态测定了53例ACVD并发或不并发MODS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的含量变化。1 资料和方法 观察组选用ACVD患者53例,其中脑梗死组23例,脑出血组18例,ACVD并发MODS组12例(MODS诊断标准依据王今达、王宝恩提出的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既往病史无明显心、肝、肾等脏器疾患)。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继发性癫痫 (EP)是影响SAH死亡重要因素之一。其EP发生率为 11 2 % 〔1〕、19 3 5 % 〔2〕,病死率为45 4% 〔1〕、5 0 0 % 〔2〕。本文旨在通过对SAH后EP的分析 ,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2年 2月~ 2 0 0 0年 6月我科收治的 2 3 1例病人。男 186例 ,女 45例。年龄 16~ 61岁 ,平均 (4 3± 2 3 )岁。入选标准 :①首次发病早期入院 ,按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而确诊为SAH的病人 ;②均经CT、MRI或腰穿脑脊液 (CSF)呈血性证实的病人 ;③只有轻度…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性影像学所见。方法对1年11个月间收治的8例SIH患者,详细观察其临床特点,多次腰穿检测其脑脊液(CSF)压力及生化学、头CT、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当患者出现起立性头痛、呕吐、颈强直时,其脑压≤0.7kPa。其中5例呈血性CSF,7例蛋白增高,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示脑室缩小,MRI增强扫描示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特异性脑髓下垂之改变。当其临床症状消退时,其脑压及CSF生化学恢复正常。结论了解SIH的临床及MRI的特异性改变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SIH至关重要,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