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平  徐珞珊等 《中成药》1996,18(12):14-16
八宝坤顺丸显微鉴定研究中国药科大学(210009)刘学平,徐珞珊,张红,徐国钧《中成药》杂志1995年11卷7期载“二种中成药质量标准显微鉴别中的错误”一文。谓“中国药典一部1990年版第362页收载的八宝坤顺丸中显微鉴别项‘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材橘红收载在199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36页、1995年版一部332页上。[鉴别](1)项为粉末显微鉴别,描述了橘红粉末的两个显微特征:一是果皮表皮细胞,二是油室碎片。为配合1990年版《中国药典》而编绘的《常用中药材组织粉末图解》(赵达文主编)一书中,也只是描绘了橘红的这两个特征。笔者通过对橘红的显微观察发现,橘红还有一个显著的显微特征,就是果皮表皮细胞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成片含有草酸钙方晶。  相似文献   

3.
牛小莲  孙宝惠  冯丽  袁浩  张隶涛 《中成药》2006,28(12):1864-1868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成方制剂共290个品种收载有显微鉴别项,比《中国药典》2000年版增加了34个成方制剂,而且对所收载的显微鉴别项进行了修订,涉及成方制剂170个,其中删除了属于非药用部位或不易观察等不合理的显微特征119项,涉及75个成方制剂;在确保显微特征专属性的前提下,对不同成方制剂中的同种药材,统一规范了描述用语,涉及药材127种,修改的显微描述达433项。通过这次修订,《药典》的【显微鉴别】项更科学、更规范、更易于检出了。但我们同时也发现该项仍然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例如有些药材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的收载情况、相关鉴别与含量测定、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收载动物药显微鉴别、含量测定、其它鉴别方法的中成药品种、动物药中未收载但中成药收载的动物药品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较2015年版减少了穿山甲一种,共收载动物药51种,均有性状鉴别,其中18种动物药收载显微鉴别,25种动物药收载化学鉴别,包括薄层、钙盐检测、显色法等,3种爬行类动物药收载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22种动物药收载含量测定,包括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结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动物药但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大幅增加、质量控制方法得到提升;近五年动物药质量控制研究成果尚有众多未被《中国药典》采用,对于动物药的质量控制而言余勇可贾,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药典》的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典》从1977年版开始,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增收了显微鉴别项。随着中成药的不断发展,药典版本的更新,收载的成方制剂品种也不断增加,规定有显微鉴别的品种也随之增多。到目前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成方制剂4 5 8种,其中2 4 9种规定有显微鉴别,对我们鉴定成方制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各成方制剂显微鉴别中,显微特征描述的排列顺序和格式不统一;在不同的制剂品种中,对同一味药显微特征的描述,文字上有的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是目前鉴别成方和复方制剂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药典》85年版一部收载成方及复方制剂206个,其中显微鉴别159个,约占收载方77%。我们在检测中成药时发现利用代用品药材生产成药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药典1990、1995年版一部和《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各分册中收载的含有山楂药材原粉的中成药中,凡是在质量标准中有显微鉴别项的,大都有这样的描述:“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至125μm。”如中国药典1990、1995年版一部中收载的大山楂丸、健脾丸、启脾丸、山楂化滞丸,《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  相似文献   

8.
枳(木具)子为鼠李科植物枳Hovenia dulcis Thunb的干燥成熟种子。该味药具有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之功能,收载于《中药志》第三册第475页(1993年1月第2版第三次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前段时间我们对枳(木具)子的各个不同部位进行了详细的显微鉴别(仪器:日本OLYMPUS显微镜),发现枳(木具)子颓废的外胚乳细胞具草酸钙方晶、内外侧子叶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在扳蓝根鉴别项中,其显微鉴尉仅收载了药材的根横切面组织特征。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板蓝根根横切面的韧皮部中可见有较多的石细胞散在,自根头部向下逐渐减少或无。后查阅徐国钧主编《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一书,扳蓝根敏未有石细胞,并作为主要鉴别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药典》描述的药材横切面只能代表根的中、下部分,未能反映药  相似文献   

10.
本方本源于《蒙医传统验方》〔1〕,并收载于《内蒙古蒙成药标准》〔2〕。现因质量标准不够完善 ,故对其显微、理化、薄层定性鉴别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1 显微鉴别药粉用水合氯醛装片 ,置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见图 1。图 1 沙日 -嘎 -4汤显微鉴别图× 2 2 0纤维及晶纤维较多 ,鲜  相似文献   

11.
由王玉玺同志主编、李承祐、苏中武教授主审,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组织鉴别彩色图谱》于1989年7月问世了。该书以198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的种类为依据,共收载中药及其混淆品200种。采用彩色显微摄像技术,直接指摄组织切片,图片按药用部位分类编排,各类药材又以中文笔划为序。笔者认为该书主要有如下4个特点。 1.国内第一部较系统的中药组织构造彩色图谱。显微鉴定是中药鉴定四大方法之一。《中国药典》对此只有药材显微鉴别的文字描述,而没有任何附图。现在国内出版的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虽有部分组织附图,但多为黑线图,且以简图为主,详图越来越少。另外,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手册,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檀香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檀香来源于檀香科植物Santalum album L.的树干心材,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近年来,在本地先后查获了两批檀香伪品,经检验为豆科植物刺槐和樟科植物香樟的树干心材伪制,由于两者的外观性状与檀香极为相似,采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第337页)方法鉴别操作繁琐,因此,本文应用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孙郁斌  崔金有 《中药材》1993,16(12):19-20
茵陈为常用中药,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效,在肝病制剂中被广泛使用。笔者在对该类制剂的检验中发现一种与《药典》收载品种茵陈有着不同层析谱的茵陈伪品,经追踪调查和鉴定为菊科植物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本文从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面与《药典》收载品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进行了比较鉴别。一、药材性状本品全株被蛛丝状毛,有灰白色光泽。卷曲、绵软。小叶无柄,2回羽  相似文献   

14.
<正>桔梗冬花片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上。处方由桔梗、款冬花、远志、甘草等四味中药组成,标准中只有制法及检查项(通则检查),而无定性鉴别,其它文献也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它的质量标准,本文应用显微分析,对方中的桔梗进行鉴别,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甘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菊苣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为确保其药材质量,在原标准基础上,修订了性状,增加了显微鉴别.为建立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市面上所用白及,绝大多数为该品种和该品种之加工饮片。黄花白及较白及明显瘦小而干枯,表面多纵皱,无厚润感,可资鉴别。黄花白及与白及同等入药,功效相同。(《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第583页收载:黄花白及,系兰科白及属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Schltr.的干燥根茎。)白及,为中医常用中药,白及属植物,全世界有6种,我国产4种,除《中国药典》收载的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收载  相似文献   

17.
中风回春丸主要由丹参、川芎、红花、当归等19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等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该品种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其质量标准只有显微及薄层定性鉴别。为有效地控制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毕飞霞  孙宝惠  段吉平 《中成药》2005,27(11):I0013-I0014
"木瓜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我们在检验中发现,其质量标准显微鉴别项存在多味药材显微描述专属性不强,且不够完整的问题.为提高"木瓜丸"质量标准显微鉴别项的专属性、可行性和完整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加以修改和补充,为修订新版药典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仲筋草为常用中药,具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收载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我区近来发现用同属植物垂穗石松做伸筋草药用。本文参照《中药鉴别手册》对其性状,显微作了比较详细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正>《基层中药杂志》1994年第8卷第1期刊登了《显微鉴定鉴别真伪药材方法琐谈》一文(下文简称《琐谈》),读后颇有启发,但文内亦存在较多不妥之处,提出与作者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