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患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老年人逐年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早期阶段,具有可逆性。在发展成血管性痴呆之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目前中医治疗VCIND有明显优势,从VCIND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a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对其早期干预,降低VaD的发生率。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恰好处于VCI的早期,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VCI根据病情进展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和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即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三大类。VCI与其它认知障碍疾病不同,是一种可预防、可延缓认知损害进程,甚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其中部分患者并没有达到痴呆的程度,其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对已经痴呆的患者进行干预,常已错过最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血管性痴呆发生之前,早期识别和干预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认知损害患者,延缓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少血管性痴呆(VaD)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为此,近年来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以期通过VCI深入研究提高对血管性因素和血管病引起认知损害基痴呆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进行早期认知训练干预,从而降低VD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VCI患者存在多认知域的损害,其中对记忆力的损害可以非常严重。针对VCI的分期及发病机制、评定方法、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可以对VCI导致情境记忆损害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一般以记忆功能的缺损最为常见,记忆损害累及记忆程序的全过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均受损,严重侵蚀着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本文从VCI的概念、流行病学、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医学认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临床工作者对VCI患者记忆障碍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对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浅析肾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所有血管病因造成的认知障碍疾病,即无痴呆的血管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其发病机制为脑梗死、脑白质损伤、小血管病变、大脑低灌注导致的脑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脑细胞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加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现从VCI的定义、流行病学资料、分类、危险因素、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对VCI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加强对VCI的认识,及早发现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变化,进行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延缓甚至阻止VCI向VaD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概念最早在1995年提出,指由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血管性痴呆的前期表现~([1])。2007年发表在《中华内科学》杂志的"血管性认知障碍专家共识"中提出,VCI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血管病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类型。西医对于血管性痴呆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而针刺作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针刺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对近年来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机制进行回顾,为探索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研究的深入,近年来神经科学界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极早期,极轻度的脑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具有较大的隐匿性,积极诊断、治疗VCIND对预防和控制VD或其他可能产生的老年期痴呆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西医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根据临床观察,提出了中医病证范畴以及病因病机和证候学演变的初步认识,以期能为中医药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V—CIND)指由脑血管性病变所致的早期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障碍程度尚未达到痴呆标准的一类综合征,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的疾病概念。V—CIND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差异性大,主要有轻度智力下降、执行功能损害,始动性差及动作迟钝,也可有抑郁、焦虑的症状。该病的确立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和血管性痴呆(VaD)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西医认识概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V—CIND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找到问题和不足,提出亟待重视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引起的,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程序性坏死、自噬、细胞焦亡等多种形式,拥有独特的生化、形态特征。研究表明,缺血条件下调控RCD可促进细胞生存、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在延缓VC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化学药治疗VCI主要对改善血管风险因素及对发展到痴呆阶段后的认知能力进行干预,使用临床已成熟的药物较多,用药安全,但药效一般,对神经细胞的RCD调控较少。临床上也广泛使用中医药治疗VCI,疗效较好,但尚未明确其具体机制,其与RCD的关系也缺少相关总结。综述VCI中铁死亡、细胞焦亡、线粒体自噬及依赖性细胞死亡等不同形式RCD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对RCD的调控、对VCI的治疗作用,以期为探索临床VCI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药综合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认知障碍的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3层,其中无认知障碍组50例、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组30例。每层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分别比较每层患者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和ADL指数评分,评价中医药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无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轻度血管性痴呆3组患者中的干预组干预前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MMSE评分比较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MOCA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医药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尤其是对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肝。肾的生理、病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认为肾精之充盈、肝之疏泄条达是正常思维情志活动的保障。肝失疏泄,他脏失调,痰瘀产生;肾精亏虚,髓减脑空,神机失用导致VCI产生,同时决定着VCI病情的演变。肝肾同居下焦,相互滋生,藏泻互用,从肝肾论治,可以防止痰瘀产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不失为一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6.
4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状况。方法: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对VCI群体MoCA积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3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中符合VCI诊断的达31例,占全部受检患者的72.1%,其中符合血管性痴呆(VaD)诊断的达13例,占全部受检患者的30.23%;VCI患者中MoCA积分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认知功能损害现象,需要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MoCA量表是用于临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的较好工具,可用于在缺血性中风患者的VCI筛查。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近年来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各种治疗方法。本文章旨在加强人们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为寻找本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新思路与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智灵方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银杏叶片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符合VCI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益智灵方治疗组(治疗组)与银杏叶片对照组(对照组),各50例。评价益智灵方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lessed积分降低,MMSE积分提高(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智灵方补脾益肾填精,化痰活血,是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是认知障碍和痴呆以及脑血管病领域研究方面的交叉点。有效的识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损害可减缓和防止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