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采用的首选方法,其中抑酸治疗为主要措施。H2受体阻滞剂虽然可抑制胃酸分泌,但受体的耐受性影响了其长期疗效,质子泵抑制剂为目前作用最强的抑酸药物。洛赛克为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泌素瘤等相关性疾病。本院自2000年起应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例42例,并于同期应用西尼替丁注射液41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复方黄芪胶和胃二号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出血128例李发中,李文婷,李馨,黄邦祖本文介绍我院在内镜直视下用药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的方法和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经内镜或活检病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者列入治疗对象。1988年~19...  相似文献   

3.
胃酸分泌过多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他胃酸分泌相关疾病.抑制胃酸分泌是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s)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H2-Ras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肠出血的疗效不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好,且机体会对其快速产生耐受,这一点也限制此类药物在长期治疗及大量静脉注射中的应用[1].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见病、多发病。按其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的“胃院痛”、“吞酸”、“嘈杂”等范畴。我们从1984年至1994年自拟中药制剂“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lits床资料1.l一般资料:病例均为胃皖痛、吞酸、嘈杂等来我院就诊者,全部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84例。其中男76例,女8例;年龄16~62岁,平均(3.7士8.4)岁;工人31例,干部19例,农民28例,其他6例。胃院痛等病程20d~20年,平均(6.l士4.9)年、胃痛75例,反酸34例,腹胀31例,纳差(饭量<0.4kg/d)16例,…  相似文献   

5.
胃泌素瘤以消化性溃疡、腹泻以及胃酸高分泌为其临床特点,常原发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壁。Zollinger和Ellison于1955年首次报道2例胃泌素瘤患,以上段空肠良性溃疡伴胃酸高分泌和胰腺的非β细胞腺瘤为临床特征,因此也称之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  相似文献   

6.
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控制溃疡出血,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疾病的主要药物.消化性溃疡等大多数胃病患者的致病因素包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根除Hp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关键,PPI在根除Hp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黎雪华 《内科》2009,4(1):46-47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溃疡好发部位,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滥用NSAIDs或/和Hp感染是其发病独立因素或有协同作用,以巨大溃疡、高位胃溃疡较多见。结论老年人有消化道症状应尽早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时要仔细观察,减少漏诊。祛除诱因,合理用药。选用高效PPI治疗是提高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敏  王素珍 《山东医药》2001,41(2):47-48
上消化道出血约50%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其中15%~25%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并发出血。传统治疗在止血、扩容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主要应用H2受体拮抗剂、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以及止酸剂,用以减少壁细胞分泌胃酸或直接中和过多胃酸,起到了胃酸的作用。1999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质子泵拮抗剂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30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病变.诱发溃疡的因素较多,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量增多以及胃或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功能减弱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诸因素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已知胃酸分泌和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机制中,有多种胃肠胜类激素的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引起某些胃肠防类激素的释放改变.因此,胃肠肽类激素在消化险溃疡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中具有密切的关系和重要意义.胃酸是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主要攻击因子.总的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和经食物、假食、戊肽促胃液素等各…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中医属"胃脘痈"范畴,胃脘痈为内痈之一,病机为邪气逆陷腠理,气血壅滞不通,以疼痛为主且多为灼痛、嘈杂性疼痛,伴吞酸或吐酸,恶心呕吐、大便时干时溏。笔者从事中医治疗10余年,采用中西药互补的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本病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胃气滞型、肺胃失调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寒热不调型,其他兼证有夹食、夹寒、夹瘀、寒热虚实并见等。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是I临床常见的急症,也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经正规治疗后其复发率也很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血型可能是其中的因素之一。O型血个体更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风险也高于其他血型。此文就消化性溃疡出血中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Ⅷ(F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便为溃疡出血的个体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病理解剖形态结构学特点的角度,研究消化性溃疡内镜下发现“岛状增生”时与溃疡型癌变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活检的意义,从而确立溃疡“岛状增生”形态结构对溃疡型胃癌是否具有明显内镜下诊断指征的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已明确诊断的溃疡型胃癌内镜图像资料的形态结构特点;同时对现有每例新发现的消化性溃疡出现“岛状增生”形态结构特点的病例,采取针对“岛状增生”结节病理活检和“岛状增生”结节以外多部位病理活检,进行内镜下诊断与最终的病理诊断对比,确认其相互关系。结果 本组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内镜图像中,溃疡型胃癌5例见到溃疡底部形成的“孤岛状”小结节样形态结构,其发生率仅占本组样本的16.7%(5/30);同时前瞻性分析消化性溃疡出现“岛状增生”形态结构者。在溃疡边缘或凹凸不平的溃疡底部多部位行病理活检标本,胃癌阳性检出率83.3%(10/12);针对溃疡“岛状增生”结节病理活检100%(12/12)病例确诊为溃疡型癌变。结论 消化性溃疡在内镜下其病理解剖学的形态出现“岛状增生”结构,是溃疡型胃癌最具特异性的内镜指征之一,内镜下病理活检应以此为中心多点活检,将极大降低内镜病理活检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3.
正酸相关疾病(acid-related diseases,ARDs)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类型的总称,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等。此类疾病多由胃酸过多分泌而引起的,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近年来,相关指南和共识均推荐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作为ARDs的主要治疗药物。但是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PPI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起效慢,需服药3~5 d后才可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无痛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及形态,胃内Hp感染;伴随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90~2003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经手术/胃镜证实的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病相关5个因素与溃疡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溃疡部位、形态、Hp感染、高龄因素,伴随疾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并发症、伴随疾病及病死率等方面均具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较常见的急症。在香港,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世界之冠,约为每十万人每年169人次。在香港中大学的教学医院.因上消化道出血而经急诊入院的病倒占急诊入院全部人数5%,而消化性溃疡则占出血病例的2/3.由此可见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重要性。再,若能成功地控制出血,此类病人能迅速恢复健康和劳动力。故此,认真处理溃疡出血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相对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相对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消化性溃疡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由于老年人存在许多高危因子,尽管发病率并未增高,但老年消化性溃疡常较严重,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出血和穿孔比中青年患者多2~3倍,易被误诊、漏诊。因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应及时、彻底。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世纪初,著名胃肠病学家斯瓦茨有一句名言:"无酸无溃疡".因此,近一百多年来,胃酸一直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直到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后,人们才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一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病因.95%以上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与这两者有关[1].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复发率高,易引起出血、穿孔等多种并发症,极大影响着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比较明确的病因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现将我院自2001年从来共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病人108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除幽门螺杆菌(HP),预防复发已成为共识。兰索拉唑是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特异性的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等与酸相关性疾病。我们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3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波利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内镜检查诊断为各型消化性溃疡的病人1994例,波利特10mg,1次/d,加用或不加用Hp根除联合用药,分别于用药前1d、用药后第1、2、5、7d观察临床症状及发作频率并进行疗效评价,统计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波利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总缓解率为99.9%,单独服用波利特和Hp根除联合用药的病人缓解率差别无显著性,用药1周后的疗效评价分别为显效95.8%,有效3.8%,进步0.3%,无效0.1%。结论波利特对大范围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小,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