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宫腔粘连术后留置三种宫内防治装置(宫内节育器、球囊导尿管、Cook水囊)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128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与人工周期治疗,其中术后留置宫内节育器45例(A组),术后留置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53例(B组),术后留置Cook水囊30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镜检查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周期均长于治疗前,卫生巾用量均多于治疗前,周期性腹痛均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和C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宫腔粘连复发率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留置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与留置Cook水囊均可有效减轻再次发生粘连的程度,能够很好地预防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优于留置宫内节育器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李娜  赵霞 《农垦医学》2014,(2):111-113
目的:评价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102例,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分为 A、B、C3组:A组(IUD组)、B组(球囊+IUD组)、C组(球囊+IUD+定期宫腔镜检查组),随访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月经恢复情况,评价3种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宫腔形态恢复优于A、B组(P〈0.05),月经情况改善也优于A、B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球囊导管、医用几丁糖、节育器、口服雌孕激素、定期宫腔镜检查)恢复宫腔形态,防止再粘连,改善月经情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电切术后两种防止粘连方法的效果。方法62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电切术,分别采用不同的防止粘连方法。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术后置入充水球囊5 d+换置宫内节育器方法者为A组(30例),而采用术后直接放置宫内节育器方法者为B组(32例),两组术后均给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1、2、3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形态变化情况。结果 A组30例患者中,月经第1、2、3个月的月经量增多者分别为24例(80%)、22例(73.3%)、23例(76.7%),宫腔内形态好转者26例(86.7%),而B组32例患者中月经第1、2、3个月的月经量增多者分别为17例(53.1%)、15例(46.9%)、14例(43.8%),宫腔内形态好转者19例(59.4%),提示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率A组高于B组(P<0.05),术后宫腔再粘连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置入充水球囊5 d后换置宫内节育器预防术后再次粘连效果优于术后直接放置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74-77
目的 比较宫安康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的86例宫腔镜电切术患者,根据术后宫腔粘连不同预防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应用宫安康,B组应用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比两组患者的AF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情况、月经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AF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恢复率均相当(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B组(18.60%)(P0.05)。结论 宫安康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相近,均可明显降低AFS评分,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率高,且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但宫安康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及减少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割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人工周期治疗。术后1、3个月随访,均予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再粘连发生情况及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宫腔粘连率(20.75%、7.55%)低于对照组(33.96%、16.9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121.37±24.19)mL、13.21%)]低于对照组[(198.61±29.37)mL、52.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率(88.68%)高于对照组(66.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形成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减少子宫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8年9月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防粘连的方法分别为球囊加置环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球囊加置环组(B组)。观察两组术后1、3、9个月其月经恢复及宫腔形态变化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率低于B组(P〈0.05),月经恢复正常率高于B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球囊及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在宫腔粘连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uterine adhe-sions,TCRA)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我科确诊为宫腔粘连并实施TCRA且术后仅选择宫腔球囊或宫内节育器一种屏障措施的共计8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TCRA术后采用宫腔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患者24例,采用宫内节育器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再次行第二次宫腔镜检查。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妊娠相关刮宫次数、治疗前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Association,AFS)评分、月经、粘连程度以及术后随访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月经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球囊组术后妊娠率、活产率分别为13/24(54.2%)、2/24(8.33%),IUD组术后妊娠率、活产率分别为27/56(48.2%)、12/56(21.42%),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患者在第二次宫腔镜术前AFS评分(2.50±2.41 vs. 1.06±1.65)、术后妊娠时间(11.23±6.93 vs. 6.89±4.39)、宫腔形态恢复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UD作为TRCA术后的防粘连屏障与宫腔球囊相比在改善术后AFS评分、缩短妊娠时间及促进宫腔形态恢复方面更有优势,宫腔球囊在TRCA术后的实际使用方法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腔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另将同期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宫内上环进行再粘连预防,实验组给予双腔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再粘连预防,在术后3个月时检查两组患者的宫腔恢复情况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子宫宫腔形态正常率和月经恢复正常率(90.00%、86.67%)均高于对照组(65.63%、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8,P〈0.05)。结论双腔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于单纯使用节育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赵嵩 《中国民康医学》2014,(1):45-45,48
目的:探索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7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上环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补佳乐。研究组35例,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5天后取出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补佳乐。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观察2组宫腔情况。结果: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总有效率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Foley球囊并放置IUD+补佳乐预防术后再粘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预防宫腔粘连(IUA)的疗效,以评价羊膜移植对IU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IUA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TCRA术后放置宫腔型节育器;B组:TCRA术后放置14号Foley球囊;C组:TCRA术后放置14号Foley球囊,球囊外敷新鲜羊膜。术后1个月、2个月采用宫腔纤维软镜检查行AFS评分,术中取子宫内膜活检行HE染色检测内膜腺体数量,观察恢复情况,比较3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3组感染发生率。结果:C组术后2个月子宫形态、宫腔容积及月经恢复情况均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HE染色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羊膜移植对TCRA术后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效果明显优于宫腔型节育器及Foley球囊,可为中重度IUA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充水球囊应用于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洛阳市中信中心医院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0例,根据术后防粘连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放环组,38例)及B组(球囊+放环,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改善率及宫腔再粘连率。结果 A组患者月经改善率显著低于B组,宫腔再粘连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水球囊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Bakri球囊及Interceed防粘连膜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妇科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Bakri球囊组(42例)、Interceed防粘连膜组(43例)及对照组(20例)。Bakri球囊组使用Bakri球囊管+戊酸雌二醇(E_2V)+宫内节育器(IUD);Interceed组使用Interceed防粘连膜+E_2V+IUD;对照组使用E_2V+IUD。术后观察宫腔粘连、月经及子宫内膜恢复情况。结果Bakri球囊组和Interceed防粘连膜组的总有效率都达到100.0%,均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nterceed防粘连膜组的显著率达到37.2%,高于Bakri球囊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kri球囊组月经恢复正常者32例(76.2%),Interceed防粘连膜组月经恢复正常者34例(79.1%),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者11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ceed防粘连膜更适用于宫腔镜手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且无影响月经恢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70-73
目的比较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处理方法的疗效差异,找到相对较好的疗法。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杭州市中医院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120例,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和医用几丁糖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和医用几丁糖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术后均以激素辅助治疗。定期随访,记录月经量变化、观察宫腔形态是否恢复正常、检查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试验组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3.33%、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粘连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3.33%、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妊娠率分别为35.00%、4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IUA患者术后宫腔放置医用几丁糖加Foley球囊在改善术后月经情况和宫腔形态恢复方面的效果优于放置医用几丁糖加节育环。  相似文献   

14.
要静 《吉林医学》2012,33(22):4752-4753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62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并戊酸雌二醇(观察组)34例,宫内节育器(对照组)28例,术后1个月随访并详细记录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1个月后宫腔镜下观察两组宫腔内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治疗34例,再粘连10例,再粘连率26.47%,对照组共治疗28例,再粘连15例,再粘连率53.5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加术后周期性应用戊酸雌二醇可有效预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Ⅲ度宫腔粘连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宫腔镜下微型剪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A组术后采取透明质酸钠凝胶+球囊导尿管进行治疗,B组术后采取宫内节育器+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应用球囊、重复宫腔镜检查及人工周期的方法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113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宫腔放置注水球囊Foley导尿管6~7 d,并予戊酸雌二醇/黄体酮人工周期3个周期,术后重复宫腔镜检查、分离粘连,直至宫腔形态正常;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人工周期3个周期;术后3、6个月评估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月经恢复情况,1年随访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30.36%和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分别为33.93%和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好转率分别为76.79%和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妊娠率分别为13.79%和10.71%(P>0.05)。结论:联合应用球囊、重复宫腔镜检查及人工周期是一种可有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分离宫腔粘连术后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TORZ宫腔镜下冷刀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对147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按TCRA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采用术后单纯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69例)采用术后放置COOK球囊子宫支架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根据术后留置COOK球囊子宫支架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A组(小于1个月)、观察B组(1~3个月)。对比各组的术后月经、妊娠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月经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1);观察B组术后妊娠率较观察A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治疗宫腔粘连术后使用球囊子宫支架+雌孕激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留置球囊时间1~3个月比留置时间小于1个月更能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nsions,IUA)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nsions,TCRA)后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镜诊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A组54例,术后宫腔置入“O”型金属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device,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2ml;B组69例,术后宫腔置入“O”型金属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2m1且联合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人工周期治疗3月;术后1、3、9个月均门诊宫腔镜复查,观察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宫腔再粘连率B组低于A组(P〈0.05),月经改善率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IUD并注入透明质酸钠且联合填塞明胶海绵条可有效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再粘连,提高月经正常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再粘连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复发3例,复发率为5.0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可以获得更好疗效,并且降低再粘连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赵霞  王英红  杨萍  王冲  刘兆春 《农垦医学》2011,33(6):513-515
目的:对中、重度官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两种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6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官腔粘连,术后防粘连的方法分别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宫内置节育器加透明质酸钠组(置环组,B组)。观察两组术后1、3个月其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A组官腔再粘连例数低于B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均高于B组。结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官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