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应用MDK-3200KS双通道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检测了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液漉变学主要指标与时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变,全血粘度(高、中、低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积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其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耱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无论男女,其低切全血粘度及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而中切全血粘度及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引起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改变,从而导致微血管循环障碍。因此,检测血液流变学对早期诊断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9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丽英  谢勇  王莹莹  郑冰冰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41-1641,164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排除年龄、体重及病程等因素影响后,通过压力传感式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90例糖尿病患者与86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 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5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改善血液流变状态从而改善微循环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菁梅   《华夏医学》2007,20(2):293-29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检测33例SLE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中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5.
64中大鼠随机分为阻黄组及假手术组,术前及术后分期测定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计算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阻黄术后1天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上升,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大,并随时间推移而加重。血浆粘度变化不大。认为阻黄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使红细胞不易通过毛细血管且易于聚集,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这可能是阻黄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与34例正常对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躁狂症患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低切相对粘度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提示治疗过程中,可采用抗凝、活血化淤方法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度;并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的血液粘度 ,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检测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项目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血沉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余项目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0 1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血液粘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临床对脂肪肝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没有理想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86例,对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观察临床对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管混合,先测全血粘度,然后分离血浆测其血浆粘度。甘油三酯取空腹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检测。结果: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不同病期的血液流变特性、肝、肾功能、血糖、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本院诊断为ICVD的177例门诊患者和130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糖、肝、肾功能、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并与1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在不同病期的特点。结果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门诊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明显增高,住院患者以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等指标增高为主要表现;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随病情加重而减弱;住院患者血糖和肝、肾功能改变与门诊患者相比有明显恶化的趋势。结论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低下是ICVD损伤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ICVD不同病期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糖代谢、肝、肾功能损伤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特点。方法选择直肠癌病人67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定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结果直肠癌病人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不同Dukes分期的直肠癌病人其血液流变学改变不一致,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在B、C、D三期均明显升高,而血沉、全血相对粘度仅在某一病理分期升高。结论直肠癌病人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判断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液流变学及血浆蛋白的变化。方法173例绝经后女性按年龄不同分为A、B、C组,64例正常行经女性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切变率为1s-1、5s-1、10s-1、30s-1、2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低切)、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01);全血粘度60s-1、全血还原粘度(中切),红细胞电泳指数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全血粘度150s-1、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性指数虽有增高,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着性改变,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蛋白比值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低。因此我们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蛋白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可以作为绝经后女性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载脂蛋白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使用血液流变学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98例冠心病患者与80例正常健康者相关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及载脂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血浆粘度、载脂蛋白B100明显增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载脂蛋白A1显著降低。结论: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全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患者的相互关系,了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在低清蛋白血症中的预警作用。方法:对100例住院低清蛋白血症老年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住院患者的血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100/s)、全血粘度中切(30/s)、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均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红细胞压积男性有明显差异(P〈0.05),女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因其生理、病理特点较易发生低蛋白血症,继而并发低粘滞综合征,且发病隐蔽,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故要仔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血清白蛋白下降要及时给予综合治疗。常规检查住院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低清蛋白血症发生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1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动态观察发现:(1)全血低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全血高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在AMI发生后1~3天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血浆粘度改变对预后影响不大。表明动态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判断A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明显高于正常值,红细胞压积、血沉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高于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主要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67例来源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135例来自正常体检人员。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但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各证型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中医分型联系.方法 :对4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凝组、血瘀组、热毒组、正虚组4组.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正虚组患者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ηb)包括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血浆粘度(η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降低,血沉(ESR)明显增快(P均<0.01).血瘀组患者MAR增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变.痰凝组与热毒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中医证型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