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对冠心病监护室(CCU)夜班工作的真实体验,了解护士心理、生理感受和情感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CCU病区的6名护士。探索CCU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6名夜班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CCU护士夜班工作中主要的内心感受为强迫担心、过度紧张、害怕、无助感和压力大等负性心理感受及心情好、轻松和有动力等正性心理感受,同时还有身体不适3大主题。压力源为工作性质本身、患者与家属、仪器设备、与医生的配合等4个方面,大多数护士均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强化独立值班前的应急训练。运用激励机制和组织的支持系统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张文彦  史作霞  李馨 《护理研究》2013,27(4):324-325
[目的]探索低年资护士在CCU独立值班时参与抢救及有创治疗的真实体验及感受,为护理管理者制订有效的培训制度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CCU病区的6名护士,探索CCU低年资护士夜班参与抢救及有创治疗时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法对6名夜班低年资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低年资护士在夜班遇到抢救工作时的主要内心感受为害怕、紧张、担心、压力大等负性心理感受和不担心正性心理感受,加强培训、人员的调配以及低年资护士参与抢救的经历和次数是减低负性心理感受的有效方法。[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独立值班前参与抢救及有创治疗的次数,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及考核,使每名护士在独立值班前至少参与3次以上的抢救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值班人员,从而使低年资护士在独立值夜班时不再惧怕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夜班护士的工作应激程度,引导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的夜班护士对应激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保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运用工作应激调查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儿童医院178名夜班护士的应激状况及应对方式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医院夜班护士的应激程度、应激应对方式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加强夜班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优化工作流程、积极的予以心理疏导、增加夜班护士、降低床位使用率,可有效引导高应激状态的夜班护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维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夜班护士的工作应激程度,引导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的夜班护士对应激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保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运用工作应激调查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儿童医院178名夜班护士的应激状况及应对方式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医院夜班护士的应激程度、应激应对方式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加强夜班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优化工作流程、积极的予以心理疏导、增加夜班护士、降低床位使用率,可有效引导高应激状态的夜班护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维护了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夜班护士压力源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感受和行为规范,设法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护理管理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通过对不同医院和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50名参与值夜班的护士进行电话访谈,并从中抽取10名有代表性的夜班护士进行第二次电话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分类及反思,从中概括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重、情感易受挫折、自我追求受限及身体健康的危害。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较消极和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与其沟通,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减轻她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从而减轻压力源。  相似文献   

6.
关于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目的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为护理管理者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索护士对夜班工作的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16名夜班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五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五个主题:家庭生活的影响、心理负荷过重、身体健康的危害、情感受挫、自我追求受限.结论夜班护士呈现出身体疲乏、情绪低落、工作动机差及个人无成就感等疲溃现象,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加强与护士的沟通.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提供良好的工作休息条件.  相似文献   

7.
刘云娥  殷萌  叶文琴 《护理研究》2012,26(11):991-993
[目的]了解上海市CCU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求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对上海市12所三级综合性医院216名C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CCU护士基本资料、监护室情况和工作满意度等。[结果]CCU护士5.6%很不满意目前的工作,16.2%较不满意,54.6%一般满意,21.3%比较满意,2.3%很满意;护士工作单位等级、工作职务、从事护理工作时间、享受的福利待遇数目、是否上夜班、自觉工作量、心理压力影响CCU护士工作满意度;在不同医院、不同护理工作时间、不同工作职务、不同夜班后休息天数、是否上夜班情况下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U护士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应提高CCU护士工作自主性,关注不同护龄的CCU护士,改善CCU护士福利待遇,并建立合理的夜班制度,减轻护士身心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张梅玲 《护理研究》2006,20(7):599-601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病人医护配合不协调”应激源和来自工作环境方面的应激源较为突出,其他如睡眠不足及家庭方面的压力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状态。[结论]夜班护士的应激源主要集中在来自于病人方面应激源,其次是环境应激源及其他方面的应激源。医院应关心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9.
夜班护士应激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梅玲 《护理研究》2006,20(3):599-601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病人医护配合不协调”应激源和来自工作环境方面的应激源较为突出,其他如睡眠不足及家庭方面的压力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状态。[结论]夜班护士的应激源主要集中在来自于病人方面应激源。其次是环境应激源及其他方面的应激源。医院应关心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0.
C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CCU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分析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降低CCU护士工作倦怠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调查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疲溃感问卷对山东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C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的现状及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00名CCU护士,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CCU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患者护理方面;CCU护士的个人工作无成就感是高度倦怠,情绪疲溃感和工作冷漠感是中度倦怠;C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情绪疲溃感呈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C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显著影响工作疲溃感,建议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工作压力源,帮助CCU护士学会压力应对技巧,调动工作热情,从而缓解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11.
护士心理应激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卫平  曾平凡 《现代护理》2004,10(9):849-850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的主要心理应激源 ,掌握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方法 ,从而增进护士的心身健康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对护士工作常见心理应激源以及影响护士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提出护士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策略。结果 自我调控在心理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自我调控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2.
护士夜班制是护理夜班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护士所关心的问题。脱胎于生物医学模式功能制护理的周班制虽有一定长处,但在护士中普遍反映太疲劳难于接受。更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责任制护理和计划护理的开展。实行科学的护士夜班制度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一、夜班护理制度改革的意义夜班护理十分重要,又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夜班护理工作量大,独立性强,往往只一人独立工作,夜班护士要求具有良好的素质。必须忠于职守、极端负责、慎独诚笃、有条不紊的工作,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并正确处置。既要有健全的体魄,又要有全面熟练的护理专业技术。夜班护理的特殊  相似文献   

13.
护士心理应激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的主要心理应激源,掌握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而增进护士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对护士工作常见心理应激源以及影响护士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护士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策略.结果自我调控在心理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自我调控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便利抽样的3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87.13±15.36)分,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工作应激总分为(572.58±36.74)分,工作应激水平较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与护理工作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持续发展,以塑造其优秀护理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护士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理管理方案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2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应激源量表与应激反应量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应激反应位于前7位的是生理反应中的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反应中的焦虑与紧张、情绪过敏;行为反应中的烦躁、工作能力下降,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为管理与人际关系。结论: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关系密切,来自管理者与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源引起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大。管理者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减少护士职业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CCU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无效状态下其他心肌梗死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以寻求合适的护理对策。方法在CCU出现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无效宣告死亡的12~24 h内,对其他11例CCU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及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1)当前心理状态表现为淡漠、焦虑、恐惧,且各个心态大相径庭。(2)对疾病的感知从认为自己没病、心肌梗死没那么可怕到对疾病感到迷茫。(3)对他人的需求,表现为:渴望医生护士提供康复知识;渴望心理护理;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4)对CCU规章制度的态度,表现为:更加遵守CCU的规章制度;希望CCU规章制度能够更加灵活。结论 CCU抢救无效状态下其他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体验是复杂的。医护人员应该重视CCU抢救无效状态下其他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体验,及时给予合适有效的心理护理;把握该特殊时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CCU规章制度需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领班护士工作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名CCU护士的领班工作体验进行访谈,并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即工作认识的差异性;工作负荷重、担任角色多;工作风险、压力大;工作认可程度高;有利于个人发展。结论 CCU领班护士工作需要综合性人才培训,使领班护士掌握工作技巧,学会自我调节,不断适应CCU病房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最终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杜鑫  王维宁  丁芬芳 《护理研究》2013,27(16):1572-1574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及心理弹性状态,探讨影响其工作应激和心理弹性的因素,为降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应激水平和促进其心理行为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测试。[结果]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情况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护士的工作应激状态,并且通过适当的干预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总结骨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压力来源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减轻护士夜班工作压力,增强心理应对能力,可保证护士正常工作与生活,降低夜班期间工作风险,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应激、心理资本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7月1日新入职的42名院前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及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入职后3个月,院前急救护士CNSS评分、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及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院前急救护士的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护士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CNSS-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CNSS-4)呈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CNSS-1、与护士期望值有关的应激源(CNSS-2)、CNSS-4、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CNSS-6)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资本和职业应激的消耗,使院前急救护士具有严重的共情疲劳症状。因此,社会应理解和关注该人群,医院管理者大力培养新护士乐观、韧性、希望和自我效能性等积极的心理资本和应对能力,且护士自身应积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轻职业应激所带来的共情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