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中转开腹。28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0例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平均(75.0±12.5)min。术后2例出现胆漏,3~5 d后自愈;2例结石残留,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出。术后平均住院(5.5±1.6)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和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90~120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平均住院时间7 d,带T管出院。术后2周经T管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1枚),于术后第7周在纤维胆道镜下成功经T管瘘管取出。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熟练规范进行操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微创、安全、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胆总管多发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残余胆囊及胆囊管结石11例;1次手术史者23例,2~3次手术史者18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再次手术取石。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6月。结果39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道再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5.1%(39/41)。2例患者因胆管狭窄及肝门部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为(33±10)mL,手术时间为(150±39)min,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d,术后住院时间为(6.5±2.5)d。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3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2~27个月),无结石残留及复发,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道再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道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4例,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P< 0.01),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减少(P< 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相比对照组降低(P<0.01),切口感染率相比对照组降低(P<0.05).讨论 胆道结石外科手术,具有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输尿管及肾内多发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18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82 min,术中出血40~50ml,术后住院5~7d.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输尿管及肾内多发结石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患者中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10例胆囊或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90±30)min。78例患者(75.0%)未放置T管,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术后早期胆漏发生率6.4%(5/78),引流3~5d后自愈。26例放置T管患者术后造影3例有残留结石,后经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 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近5年来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2004年10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120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手术均经腔镜完成、无1例中转,且术后无胆总管残石,并随访12~36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胆道镜术中、术后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好地解决了其操作中的难点并发挥了其微创优势,最大限度解决了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 8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出血30 mL,平均住院7 d。8例术后出现胆漏,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拔T管后胆漏。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理想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适用范围、操作要求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0例。为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8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8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95~160 min,平均(130.5±12.5)min;术中出血量20~200 ml,平均(40.0±8.2)ml;术后住院4~12 d,平均(5.8±1.2)d。术后无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发生胆漏,经腹腔引流后顺利出院。结论:在严格的适应证、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前提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180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8例放置T管,57例Ⅰ期胆总管缝合,25例经胆囊管取石;6例术中中转开腹。结果术后胆漏2例,经引流痊愈;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ERCP或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6.0±3.5)d。带T管的98例患者术后4周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道通畅,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治疗胆道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为96例胆道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胆总管出血中转开腹。4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19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8例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平均(6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20)ml,术后平均(25±7)h胃肠功能恢复,平均(18±6)h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于术后(48±24)h拔除;无一例发生胆漏。术后1周复查发现1例肝内胆管结石残留,胆道镜下成功取出残余结石,术后平均住院(5.5±2.5)d。术后平均随访(24±18)个月,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在胆道结石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有效解决结石取出困难、残留,反复取石导致的损伤、出血,手术时间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对6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或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60例;中转开腹3例。16例取石后T管引流,41例取石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1例随访4~48个月,2例失访,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结论术前影像学的准确评估,术者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手术技巧,以及对中转手术时机的严格掌控,术后的通畅引流,能够使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在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T管支架(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7年9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下切除肝左外叶和探查胆总管17例,切除胆囊12例。胆管镜取石、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乳头并留置LCDTS 52.9% (9/17),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推挤左肝管结石出总管切口并留置LCDTS 23.5% (4/17),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2/17),因肝内胆管残石和狭窄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 (2/17)。术后残石2例(11.8%),胆汁漏1例(5.9%)。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3/17)。 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一期缝合与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5例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腹腔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残余结石。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发生3例胆漏,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胆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相比,胆道一期缝合尽管操作较困难、风险较高,对患者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具有费用低、住院时间短、避免放置T管后的不良反应等优点,患者选择恰当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操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与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第一阶段为2005年5月至2010年1月期间完成的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术中胆道镜检查,留置T管,再经T管行术中胆道造影检查。第二阶段为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患者,在第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分两组:①开腹免T管组,共17例;②腹腔镜组,共13例,其中5例为经胆囊管取石,免T管手术;8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留置T管手术,术中或术后再经T管胆道造影检查。结果第一阶段74例中,术中经常规胆道探查后,再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发现有结石残留者13例,占18.9%。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急性心梗1例。全部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两个阶段中,共有82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另共有22例行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总管切开取出胆总管结石免T管手术。所有患者无死亡,无胆管损伤,无胆管残余结石,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造影与胆道镜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满意,能很好地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及T管引流术的疗效,并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并完成胆总管探查术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观察组)82例,T管引流(对照组)101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82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胆漏(9.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胆道手术史、术前血白蛋白水平、术前总胆红素与一期缝合术后胆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以及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胆总管一期吻合术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优于T管引流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术者需具备熟练的手术缝合技术(包括腔镜缝合技术)。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胆总管切开后一期吻合和T管留置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腹腔镜超声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4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明确胆管、血管情况,联合胆道镜取结石,确保无结石残留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良好情况下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在手术中确诊胆总管结石3例(3/24),平均手术时间101.3±15.9 min,平均失血量13.4±3.4 mL,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5.5±1.1 d,平均住院时间11.2±4.0 d,出院后并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疾病有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术中应用超声联合胆道镜保证胆总管一期缝合安全有效,避免了放T管引流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T管支架捆绑引流(LCDTS)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52例。逐级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75.1%(39/52),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11.5%(6/52),因逐级导管扩张乳头不成功而中转为腹腔镜术中内镜乳头切开术并留置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9.6%(5/52),因塑料胆管支架放置失败而中转为T管引流术3.8%(2/52)。术后残石1例(1.9%),胆汁漏1例(1.9%),经T管瘘道拔支架失败2例(3.8%)。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7%(4/52)。 结论从本研究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TS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管镜探查取石术中采用腹腔镜下经腹顺行推进法T管双导管(T形管+2根裁剪后的鼻胆管导管)捆绑支撑引流术(LCTBS)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的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行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术,必要时行冲击波碎石术。预先行逐级导管乳头扩张术、后行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86.7% (39/45),行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乳头扩张术、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4.4% (2/45),行乳头扩张术失败而改为内镜乳头切开术、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6.7% (3/45),双导管支撑引流放置失败而改为T管引流术2.2% (1/45)。无残余结石。胆漏1例(2.2%)。经T管瘘道拔除双导管支撑引流管无失败病例。术后无肠穿孔和胆管穿孔,无大出血,无重症胰腺炎,无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 结论从本文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TBS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短期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并一期缝合胆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因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减黄后再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一期缝合+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缝合组)与放置T管(对照组)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手术时间[(93.4±21.5)min vs.(105.5±15.6)min]、术后住院时间[(7.5±1.8)d vs.(9.3±2.1)d]、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4±0.9)d vs.(4.8±1.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短期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作为支撑引流的前提下一期缝合胆管,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