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例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即利用导丝控制偏位、突出或移动的十二指肠的乳头,以助插管成功行ERCP的方法。结果成功10例,失败2例;10例成功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术前熟悉器械设备性能,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医护准确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是顺利完成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例胆管插管困难患者应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即利用导丝控制偏位、突出或移动的十二指肠的乳头,以助插管成功行ERCP的方法.结果 成功10例,失败2例;10例成功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术前熟悉器械设备性能,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医护准确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是顺利完成采用胰管内留置导丝法行困难ERCP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导丝进入胰管后不同方法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ERCP治疗的248例乳头插管困难的病例资料,根据插管方法不同分为4组,其中单导丝组(n=92),采用常规法插管;双导丝组(n=84),采用双导丝法插管;胰管预切开组(n=58),采用经胰管预切法;胰管支架组(n=14),采用胰管支架置入法;比较四组插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与单导丝组比较,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胰管支架组3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92.86%vs 94.83%vs 85.71%vs 75.00%,P<0.05),插管时间短[(8.93±1.79)min vs (8.68±1.32)min vs (10.26±0.79)min vs (19.94±3.52)min,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17.85%vs 13.79%vs 14.28%vs 36.96%,P<0.05)。结论 ERCP困难胆管插管且导丝进入胰管后,双导丝法、经胰管预切开法、胰管支架置入法均能缩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困难插管操作中早期经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方法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胰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10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插管中导丝第2次进入胰管后立即行沿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42例)与多次尝试插管以至于导丝反复进入胰管(2次以上)后选择性插管成功或不成功再行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对照组,61例)间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结果: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与对照组最终均完成选择性胆道插管,但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59±1.54) min比(13.33±2.09) min,P=0.022]。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有3例ERCP术后胰腺炎,少于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所有病例均为轻型胰腺炎,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均无术后胆道感染,无术后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插管时间10 min,导丝进入胰管2次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ERCP插管时导丝进入胰管的病人尽早(≤2次)行经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是安全的,并有助于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胆管超选技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导丝超选胆管技术在减少ERCP术后相关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术者1998-2001年间以乳头直接插入法行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术病人共78例,及2007-2008年间应用导丝超选技术行ERCP术病人112例,回顾性对比研究了两组插管成功率、胰管显影率,以及ERCP术后血淀粉酶的动态变化、相关胰腺炎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胰管显影分级与胰腺炎并发症之间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乳头直接插入法的胆管插管成功率仅42.30 %(33/78例),约61.53%(16/26例)的病人因插管失败,不能进一步行ERCP相关治疗;而近年采用导丝超选胆管技术显著提高了插管成功率94.64%(106/112例,P<0.01).前后两组术中胰管显影率分别为58.97 %(46/78例)及8.04%(9/112例)(P<0.01);术后相关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1.79%(17/78例)及3.57%(4/112例)(P<0.01),其中直接插管组有3例发生重症胰腺炎,导丝超选组无一例发生重症胰腺炎;两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5.38%(51/78例)及61.61%(69/112例)(P>0.05).胰管显影程度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 借助导丝引导的胆管超选技术明显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显著降低了ERCP术后相关胰腺炎并发症,并可降低操作过程中胰管的显影率;胰管显影分级可预测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的但非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在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及预防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不同病因行ERCP中乳头插管困难者126例,采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56例,非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70例,比较插管成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使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成功率为100.0%(56/56),而非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成功率87.1%(61/70),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胰管占据法胰腺炎发生率为1.8%(1/56),而非胰管支架占据法发生率为7.1%(5/70),胰腺炎并发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有意识地、巧妙地运用胰管支架占据法插管技术可以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降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最具技术挑战性的治疗性内镜操作之一,ERCP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胆管插管,常规标准胆管插管技术的成功率约为75%~85%,但仍有8.1%的患者出现胆管插管困难。目前关于插管困难的定义尚无统一的国际共识,大多数研究根据插管尝试次数和(或)插管时间来定义胆管插管困难。插管困难的发生取决于患者解剖结构(如憩室内乳头、粗而长的十二指肠乳头、胆胰管汇合异常等)、疾病特定因素(如十二指肠乳头或壶腹肿瘤、消化道重建术后的胆管取石等)以及操作者经验等不可控因素。插管困难与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增加密切相关,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PEP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危险分层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开发具有临床实用性的PEP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当发生插管困难时,应用先进的辅助插管技术可将总体胆管插管成功率提高到95%,目前常用的基于ERCP的辅助插管技术主要有双导丝技术、胰管支架占据法导丝引导插管、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针刀乳头预切开术、针刀瘘管预切开术。这些先进的辅助插管技术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且技术的实施受限于十二指肠乳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导丝法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在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的10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行ERCP,对照组采用传统胆管选择性插管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导丝法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手术时间、插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6%(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相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9%、7.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丝法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术在胆总管结石ERCP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插管率,缩短手术时间、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导丝技术与早期乳头预切开技术在困难性ERCP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对106例困难ERCP患者所采用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常规插管反复进入胰管者采用双导丝插管技术胆管插管的定义为双导丝组(46例),而将常规插管不成功者即早期行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后胆管插管的定义为早期预切开组(60例)。观察两组插管的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内106例困难ERCP患者,分别应用双导丝插管(46例)以及早期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后选择性胆管插管(60例),其中双导丝组成功率为93.5%(43/46),早期预切开组成功率为96. 7%(58/60),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双导丝组25例(占54. 3%)、早期预切开组13例(占21. 6%),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一例患者出现穿孔、出血。结论在困难性胆管插管ERCP中采用双导丝插管技术或者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均能提高插管成功率,早期预切开技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较双导丝组明显降低,可作为困难ERCP插管中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ERCP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行乳头预切开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为临床提高ERCP治疗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对298例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患者采用经胰管乳头预切开、经窦道乳头预切开、针状刀乳头预切开,然后进行ERCP治疗,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治并发症。结果 298例中采用预切开技术后插管成功249例,成功率为83.55%。预切开后发生ERCP并发症16例,发生率6.42%;其中消化道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8例、胆管炎6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时采用预切开技术可提高ERCP治疗成功率,但因其是创伤性治疗故不可避免有相关并发症发生,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士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表面括约肌预切开(PPDS)在ERCP困难胆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所有ERCP术病例资料,将在ERCP操作过程中导丝意外进入胰管的困难胆管插管者,根据术中选择插管方法,分为两组:(1)PPDS组,(2)双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与胰管支架置入预防高危患者发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的效果差别。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肝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组30例(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置入组31例(胰管支架组),比较2种方法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患者的首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但预切开组的插管时间短于胰管支架组(P=0.007)。预切开组术后出现1例ERCP后胰腺炎,1例胆管感染,1例术后出血;胰管支架组出现1例ERCP后胰腺炎,2例胆管感染。2组均未发生穿孔、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ERCP后胰腺炎、胆管感染和术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与胰管支架置入预防高危患者发生ERCP后胰腺炎的效果差异不大,但尽早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的插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ERCP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3200例胰腺炎患者行ERCP的相关临床资料.按ERCP是否并发胰腺炎分为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组,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急性胰腺炎病史、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困难与ERCP并发胰腺炎有关(x2=23.7,47.9,30.1,100.9,42.6,P<0.05).糖尿病、高血压、十二指肠憩室、乳头切开、治疗性ERCP等与ERCP并发胰腺炎无关(x2=0.6,1.3,1.0,0.5,5.1,P>0.05).结论 年龄<60岁、急性胰腺炎病史、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困难等均为ERCP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胆胰隔膜切开联合改良胰管支架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困难插管的6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比较单纯经胆胰隔膜切开(TPS)及经胆胰隔膜切开联合改良胰管支架技术(TPS+mPS)解决困难插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PS组与TPS+mPS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肝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插管成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S+mPS组在外周血WBC(×109/L)水平、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纯TPS组(P<0.05)。TPS组有2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TPS+mPS组无出血病例;两组均无穿孔病例发生。结论 经胆胰隔膜切开联合改良胰管支架技术在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困难插管的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十"字交叉标准代替造影剂下的Metro斑马导丝引导下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对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需要接受ERCP的291例胆系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导丝组(149例)和对照组(142例),导丝组ERCP-1造影导管内置Metro导丝直接选择性胆管插管,借助导丝判断胆管,然后再注入造影剂以及其他治疗性操作;对照组则单纯ERCP-1造影选择性胆管插管,注入造影剂判断胆管,再进行其他治疗性操作.比较两组ERCP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283例,其中导丝组145例,对照组138例.导丝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导丝组的胰腺炎严重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结论 借助双"十"字交叉标准代替造影剂下的Metro导丝引导下选择性胆管插管不仅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管塑料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37例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患者在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观察是否并发术后胰腺炎或其他并发症。结果在接受ERCP的37例患者中,3例卅现高淀粉酶及高脂肪酶血症,其中1例淀粉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余两例淀粉酶值分别为132和312IU/I,脂肪酶324和523IU/1。72小时后复查,上述结果均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周围无渗出或假性囊肿的出现。术后3~4周,电子胃镜下取出支架。除2例支架轻度外移1.0cm外,其余均放置良好,未见堵塞。结论ERCP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放置胰管塑料支架可以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胆管插管难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患者中ERCP术前行MRCP的1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RCP的胆管插管难度,将所有患者分为易插组和难插组。预测ERCP胆管插管难度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胆总管直径和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处的角度与ERCP的插管难度有关(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和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处的角度是对于预测ERCP胆管插管难度具有独立价值的指标(均P0.05)。结论胆总管直径和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处的角度是MRCP检查中对于ERCP胆管插管难度的预测具有独立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管塑料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期间37例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患者在ERCP术中胆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观察是否并发术后胰腺炎或其他并发症。结果 在接受ERCP的37例患者中,3例出现高淀粉酶及高脂肪酶血症,其中1例淀粉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余两例淀粉酶值分别为132和312 IU/l,脂肪酶324和523 IU/l。72小时后复查,上述结果均恢复正常。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胰腺周围无渗出或假性囊肿的出现。术后3~4周,电子胃镜下取出支架。除2例支架轻度外移1.0cm外,其余均放置良好,未见堵塞。结论 ERCP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放置胰管塑料支架可以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网状荟萃分析,比较不同插管方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困难胆管插管时的效果。方法:选取英文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ERCP困难胆管插管时所采用的不同插管方法(早期或晚期针刀切开法、胰腺导丝辅助法、胰腺支架辅助法、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持续常规插管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胆管插管成功率以及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对不同插管方法的效果进行成对和网状荟萃分析,并根据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 SUCRA)进行排名。结果:18项研究符合要求,共2 033例病人。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的胆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持续常规插管法(RR=1.34, 95%CI:1.02~1.77)、胰腺导丝辅助法(RR=1.26, 95%CI:1.00~1.60)。根据SUCRA评分排名,经胰腺括约肌切开法胆道插管成功率最高,其次为早期针刀切开法。与持续常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副乳头插管在ERCP操作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1月~2015年9月,我院行副乳头插管造影及治疗52例,其中胰腺分裂18例,慢性胰腺炎24例,胰管增宽原因待查6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怀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2例,胰腺占位性质待查1例。结果 52例行63次副胰管插管操作,成功46次,副乳头插管成功率73%(46/63)。35例副乳头插管成功,其中1例接受外科手术,其余34例1个月随访时症状缓解率91%(31/34),半年以上随访时症状缓解率82%(28/34)。结论十二指肠副乳头插管对于主胰管插管失败、胰腺分裂患者是ERCP胰管插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