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侧裂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有完整病案记录、随访资料和明确病理诊断的13例外侧裂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术中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两个月死亡1例.结论 对于外侧裂区脑胶质瘤手术治疗可选择显微镜下翼点入路分离保护侧裂血管,术中在镜下仔细区分肿瘤和正常额、颞叶界面,尽力全切肿瘤,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的良好保证.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外侧裂区胶质瘤显微手术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30例经手术证实为外侧裂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术前MRI检查结果、术后情况,统计获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根据术前是否行颅脑CT血管显像(CTA)检查对获访的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分组:CTA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 结果 30例外侧裂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KPS≥70分25例,<70分5例;术后病理显示间变星形细胞瘤14例,少突胶质瘤8例,胶质母细胞瘤8例。14例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中,6例术前行颅内血管CTA检查,并根据肿瘤与周围血管关系,分为包裹型1例,挤推型4例,混合型1例,CTA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个月与20个月。 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术前充分影像学评估及术中精细操作,能显著提高侧裂区胶质瘤全切率;对于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万发波  杨泗华  闫宫伦  李卫 《吉林医学》2010,(33):6087-6088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27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均以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及时有效的解除侧裂区的压迫正确处理受损血管,清除挫伤坏死的脑组织及合并的硬膜下血肿或脑实质内血肿,改善静脉回流是提高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是脑脊液样的无色透明液体被包裹于蛛网膜内构成的袋状囊肿,属于非肿瘤性良性囊肿,75%发生于儿童,发病率约为颅内非创伤性占位性病变的1%,其中约一半位于外侧裂区。随着CT、MRI的普  相似文献   

5.
边缘系统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边缘系统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在保护重要结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26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1例死亡。结论熟悉边缘系统的局部解剖和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注意对侧裂区动静脉血管及肿瘤周围重要功能区的保护,能够提高边缘系统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53-555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经显微手术切除外侧裂区脑膜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或额颞部开颅显微切除肿瘤,对患者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功能改善、水肿程度是否加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Ⅰ级2例,Ⅱ级15例,Ⅲ级4例;术后出现水肿7例,水肿较术前加重5例,再次手术减压2例,短暂性语言功能障碍3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3例,癫痫发作1例、肺炎1例,梗死1例。随访3~37个月,平均(14±9.05)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外侧裂区脑膜瘤手术切除较容易,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容易出现水肿加重,严重者需再次手术减压,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侧裂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院52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侧裂静脉损伤的患者均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5例(48.1%),重残5例(9.6%),轻残13例(25.0%),植物生存4例(7.7%),死亡5例(9.6%)。结论采用去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时有效地解除侧裂区血管受压,保护侧裂区血管,改善静脉回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外侧裂区脑挫裂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4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术后死亡6例.48例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根据GOS标准:良好36例,轻残8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手术及术后综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外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外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主,可伴有癫痫或对侧肢体无力.经翼点或扩大翼点人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19例,部分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外侧裂区脑胶质瘤手术治疗可选择翼点入路;熟练掌握侧裂区解剖知识,术中注意保护侧裂动、静脉及重要功能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外侧裂周围肿瘤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外侧裂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水平,降低该区域重要血管、功能组织的损伤,有效减少并发症。我们回顾分析总结了43例侧裂肿瘤的手术治疗,体会术后并发症与术者解剖意识、器械应用及操作技巧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侧裂区脑胶质瘤临床和影像解剖学特点及改善显微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的策略,为建立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23例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根据肿瘤大小、血供、位置等影像特点选择并改良以翼点为主的手术入路.在保护重要结构如大脑中动脉(MCA)及分支和侧裂静脉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胶质瘤.病理学世界卫生组织分级Ⅱ级以上行放疗和化疗,方案为替尼泊苷(VM-26)+氯乙环已亚硝脲(甲基-CCNU)和(或)替莫唑胺.放疗根据肿瘤范围进行个体化设定.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等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镜下全切肿瘤82例(66.7%),次全切除18例(14.6%),大部切除16例(13.0%),部分切除7例(5.7%);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8例,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4例,肢体肌力下降3例,癫痫1例,恶性颅内高压死亡1例,余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获得随访102例(82.9%),随访6~132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25例,5年生存率25.6%,最长生存期132个月,其中胶质母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为21.7个月.结论 建立在熟练解剖和显微技术上的胶质瘤切除术能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术中对侧裂区大脑中动脉、静脉及分支,尤其穿瘤动脉和重要功能区的保护是提高胶质瘤疗效和保护神经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翟安林  袁淼  苟志勇  肖文峰  王帆 《四川医学》2013,(10):1544-1546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行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随即分为两组(A、B两组),A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随访半年至1年,观察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 A组患者中生存30例、死亡(GOS分级Ⅰ级)0例、植物生存(GOS分级Ⅱ级)3例、重残(GOS分级Ⅲ级)3例、中残(GOS分级Ⅳ级)15例、良好(GOS分级Ⅴ级)9例;B组患者中生存29例、死亡(GOS分级Ⅰ级)1例、植物生存(GOS分级Ⅱ级)3例、重残(GOS分级Ⅲ级)3例、中残(GOS分级Ⅳ级)20例、良好(GOS分级Ⅴ级)3例.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首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苏祖禄 《重庆医学》2013,(25):2981-2982,2985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标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8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效果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及7d,标准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常规组,但颅内压(ICP)以及中线移位情况和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标准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ICP,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外科2012-2015年手术治疗的12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4例患者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外侧裂组),56例采用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经颞叶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效果.结果 与经颞叶组比较,外侧裂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血肿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裂组术后第1、3、6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巴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经颞叶组(P<0.05);外侧裂组术后1例患者死亡,经颞叶组2例死亡;外侧裂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0.31%,明显高于经颞叶组的51.78%(P<0.05).结论 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较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时间更短、血肿清除更加彻底,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paralimbic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unit. Gliomas located in the region remain a challeng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dynamic change of gliomas in the area has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growth tendency of gliomas located in the paralimbic system and to obtain some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Eleven cases of gliomas located in the paralimbic system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All of them were proven by pathology. Analysis of the serial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s in each patient was performed from the initial to the final examinatio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llowing items: initial tumor location, final location and the growth tendency.
Results In the initial and final examinations the ratios of insula involvement were 64% and 100%,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tios of gliomas located in two or more parts of paralimbic system increased from 64% to 100% during the dynamic examination.
Conclusions Even though the paralimbic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independent anatomical parts, gliomas tend to involve all three parts, especially the insula. Therapeutic plans should aim at the whole region of the system, even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gliomas.  相似文献   

16.
安少雄  黄斌 《北京医学》2011,33(4):303-305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和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对肛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96例肛裂患者,其中48例采用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观察组),48例采用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等级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观察和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72例,采用侧切横缝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28例,采用后位切扩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疗程、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该术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效果确切。结论侧切横缝松解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发胶质瘤(MCG)是一类相当棘手的疾病,对其进行有效切除及控制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的临床工作之一。MCG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上尚无成熟的临床路径。本文根据MCG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从MCG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MCG高效治疗手段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肛裂切除术后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创面换药对肛门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肛裂术后创面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创面;对照组:创面常规换药。分别观察肛裂术后2d、5d、8d创面换药时肛门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肛裂患者全部治愈,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2d[(4.58_+0.60)VS.(5.00+0.58)]、5d[(3.00±0.31)VS.(3.91±0.63)]、8d[(1.73+0.20)VS.(3.12±0.50)]换药时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5~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肛裂切除术后用于创面换药可以减轻患者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