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40例高血压病患者胸部和腹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组(I组),异丙酚组(Ⅱ组)。前者在诱导前行与手术部位相应区域的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5ml,出现麻醉平面后诱导插管。两组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0.15mg/kg,异丙酚0.5-lmg/kg,芬太尼4-sμg/kg,维库溴安0.1—0.15mg/kg。过度通气3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微泵输入异丙酚4—12mg/(kg.h)。记录术前、诱导、插管、术中、清醒拔管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前、诱导及插管时血液动力学无显著差异,但在术中及术后清醒拔管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杜海靖  刘明基 《海南医学》2005,16(10):99-100
目的 观察吗啡、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腹产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 120例ASAⅠ~Ⅱ剖腹产手术病人,随机分3组,A组0.75%布比卡因1.6ml,B组吗啡0.3mg+0.75%布比卡因1.6ml,C组芬太尼25ug+0.75%布比卡因1.6ml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结果 B、C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C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吗啡、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均有明显镇痛效果,芬太尼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吗啡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安定加芬太尼与异丙酚加芬太尼在早期人工流产中镇痛、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 将300例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A组术前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后再推注安定0.07~0.13mg/kg;B组术前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后再推注异丙酚0.8~1.1mg/kg;C组不使用药物。比较3组手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A组B组镇痛效果相同,镇静效果B组明显高于A组,但A组术前、术后血流变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而B组改变较明显。结论 芬太尼加安定与芬太尼加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相同,A组的安全性明显高于B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ASAI-Ⅱ级人工流产受术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异丙酚2.5mg/kg静注,B组用异丙酚2mg/kg静注、芬太尼10μg/kg,阿托品0.3mg/5ml静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诱导前及诱导后2minBP、HR、SPO2的变化和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异丙酚平均用量164mg,B组异丙酚平均用量102mg,苏醒时间B组少于A组(P〈0.05),异丙酚用量B组少于A组(P〈0.01),两组诱导后2min均有BP下降,SP02降低,但A组中HR下降,B组中的HR稍增快,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可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使用麻醉苏醒更加迅速,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配伍方法,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短小手术中,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并丙酚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诱导时,对喉罩(LMA)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60例行短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S组)和芬太尼-异丙酚TIVA组(F组),静注舒芬太尼0.7μg/kg(S组)或芬太尼5μg/kg(F组),异丙酚2mg/kg诱导,插入LMA。评定置入LMA条件的指征包括:张口度、恶心、呛咳、体动和总体条件。结果S组有3例出现恶心、呛咳、体动,F组9例出现恶心、呛咳、体动,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5μg/k芬太尼相比,0.7μg/kg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诱导,能提供较好的LMA插入条件。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作用,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有效方法。方法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首次静推异丙酚1.5mg/kg 芬太尼1μg/kg;B组:首次静推异丙酚2mg/kg 芬太尼1μg/kg;C组:首次静推异丙酚2mg/kg。术中根据镇痛效果,追加异丙酚用量,观察各组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A、B组小于C组,意识恢复时间A、B组小于C组,异丙酚用量A、B组少于C组,术中出现疼痛反应B组少于A、C组,用药后SpO2、RR均下降。结论异丙酚2mg/kg与芬太尼1μg/kg配伍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佳,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芬太尼的最佳使用剂量和病人苏醒快慢、患者自我满意度。方法 选择ASA分级I级的早期妊娠需要人工流产孕妇80例,随机分成A、B、C、D四组,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A组用药芬太尼0.15mg,异丙酚1~1.5mg/kg。B组芬太尼0.075mg,异丙酚1.5~2.0mg/kg。C组芬太尼0.05mg,异丙酚2.0~2.5mg/kg,D组异丙酚2.5~3.0mg/kg。静注芬太尼后3分钟开始静注异丙酚,时间大于1分钟,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1.0mg/kg。结果 四组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满意度,但C组D组分别有5例和7例出现体动,A、B、C、D四组患者均给氧,SPO2均为99~100%,但四组均有呼吸抑制,且时间A〉B组,手术结束时,A、B组VT已恢复但正常(P〉0.05),D组手术结束时,VT仍低于基础值。结论 芬太尼用于无病人流,以0.075mg配合异丙酚1.5~2.0mg/kg效果较好。镇痛满意,患者苏醒快。  相似文献   

9.
不同异丙酚复合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酉阿、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人一流产的早孕患者90例,随机分为F组与KF组。F组采用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1.5mg/kg;KF组采用氯胺酮0.1mg/kg+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1.5mg/kg。若两组病人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追加异丙酚0.2~0.4mg/kg。记录术前和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异丙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病人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KF组与F组比较,MAP、SpO2抑制减轻,异丙酚用量减少,病人的清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均缩短,且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3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与异丙酚配伍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行人工流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舒芬太尼0.2μg/kg,C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三组患者诱导、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对术后宫缩痛的影响。结果:B、C组诱导时间均快于A组(P〈0.05),苏醒时间B、C组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异丙酚用量B、C组均少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与舒芬太尼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不仅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有效抑制术后的宫缩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