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底及颈椎脊索瘤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例颅底及颈椎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特点,包括原发及复发病例,颅底脊索瘤分别采用经鼻蝶入路7次、经鼻蝶联合经口入路2次、翼点入路1次和乙状窦后入路2次;颈椎脊索瘤采用颈椎后路切除及内固定术4次。结果 13例病人术后随访2~60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首次手术后全切除7例(53.8%),次全切除4例(30.8%),部分切除2例(15.4%)。术后行放射治疗7例。术后复发4例,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1例行放射治疗。结论 依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底和颈椎脊索瘤手术成功的关键,经鼻蝶入路鼻内镜辅助下手术为颅底脊索瘤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全切除肿瘤的方法,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型斜坡脊索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巨型斜坡中线区脊索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切除 13例巨型斜坡脊索瘤 (直径大于 4cm)。介绍入路方法、肿瘤切除程度和疗效随访 ,探讨肿瘤残留的原因和处理 ,并与其它入路比较适用范围。结果 本组巨型斜坡脊索瘤全切除 3例 ,次全或大部切除 7例 ,部分切除 3例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 7年 ,3例肿瘤全切除者未见复发 ,其余 10例中 2例死亡 ,1例失访 ,3例病情稳定 ,另 4例因斜坡中线区以外肿瘤复发经其它入路再次手术 ,生存至今。结论 采用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 ,切除主要沿颅底中线方向生长的巨型斜坡脊索瘤 ,疗效满意。对偏离中线方向生长的较大肿瘤 ,须采用联合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3.
内镜经鼻前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5月18例肿瘤侵犯前颅底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单独采用内镜经鼻手术入路.4例采用颅鼻联合入路进行了治疗。病理类型包括: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视神经鞘瘤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鳞状细胞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脊索肉瘤1例.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甲状腺癌颅底转移1例,腮腺癌颅底转移1例。结果经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7例肿瘤被全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且大多数病例无需处理硬脑膜及进行颅底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内镜经鼻手术治疗需要的颅底脊索瘤临床分型及入路选择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使用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133例颅底脊索瘤病例资料.依据内镜经鼻手术斜坡解剖区域分类方法对脊索瘤进行临床分型.其中,主体位于颅底中线区域116例:(1)主体位于前颅底6例;(2)主体位于上斜坡7例;(3)主体位于上中斜坡42例;(4)主体位于中下斜坡8例;(5)主体位于下斜坡21例;(6)主体位于全斜坡32例.主体位于中线及中线旁区域(广泛型)17例.全部病人均行内镜经鼻手术切除.中线区域型共使用4种内镜经鼻手术入路:内镜经鼻-前颅底入路、内镜经鼻-上斜坡入路、内镜经鼻-中斜坡入路、内镜经鼻-下斜坡入路.广泛型使用内镜经鼻手术入路结合其他开颅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病变全切为26例(20%),次全切62例(47%),大部切除38例(29%),部分切除7例(5%).结论 制定适合内镜经鼻手术的斜坡解剖区域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对颅底脊索瘤进行临床分型,可以更好地指导内镜经鼻切除颅底脊索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5.
经蝶切除蝶骨斜坡区脊索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治疗效果。方法 经蝶入路切除蝶骨斜坡区脊索瘤。结果 肿瘤次全切除14例(73.7%),大部分切除5例(26.3%)。14例大部分切除无死亡。5年生存率58%。结论 经蝶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省时的手术入路;适宜切除大多数蝶骨斜坡区脊索瘤;积极切除肿瘤术后结合放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明显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扩大经口入路切除颅底硬膜外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扩大经口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术中注意点.方法采用扩大经口入路切除5例颅底硬膜外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病理学检查示脊索瘤4例,颅咽管瘤1例.结论该手术入路扩大了经口咽入路的显露范围,适用于斜坡硬膜外肿瘤,向上发展累及蝶窦,且已侵及咽后壁和咽顶粘膜下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大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切除颅底斜坡区及鼻咽部和蝶窦区肿瘤的疗效.方法以扩大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对14例该区域的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其中脊索瘤9例,软骨瘤2例,垂体瘤、转移癌、骨纤维结构不良各1例.结果颅底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上颌骨复位后,咬合关系均恢复良好.随访12~24个月,4例局部复发,其余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扩大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切除颅底肿瘤,较传统前方或侧方入路对脑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暴露清楚,无严重及长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蝶入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底脊索瘤病人的病例资料。肿瘤位于鞍区和中上斜坡13例,其中累及鞍内、鞍旁、蝶窦3例;呈侵袭性生长,累及中上斜坡和多组鼻窦2例。均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1例,无明显缓解4例;无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部分切除病例中,术后12个月复发2例,术后2年复发伴远隔部位转移1例。结论对于局限于鞍区或中上斜坡及向鼻旁窦方向侵袭生长的颅底脊索瘤,经蝶窦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病变。该入路切除病变操作安全、省时,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颅中底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1月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7例颅中底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1例,胆脂瘤1例,脊索瘤1例。术后3 d复查颅脑MRI增强检查显示,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无干眼、眼球运动障碍、面瘫、面部疼痛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颈内动脉损伤、脑梗死、偏瘫、失语、脑脊液漏及再出血。术后随访半年,肿瘤全切除6例无复发,次全切除1例无进展。结论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底肿瘤,肿瘤切除彻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颞下硬膜外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颅中窝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颅中窝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颞下硬膜外锁孔入路,在单纯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病理为神经鞘瘤、间变型脑膜瘤、脊索样型脑膜瘤、脊索瘤和胆脂瘤。1例出现脑水肿,经甘露醇治疗后缓解。随访2~6个月,4例全切肿瘤无复发,1例脊索瘤稍进展行上颌部肿瘤切除术。结论经颞下硬膜外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颅中窝肿瘤,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切除颅中窝肿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改良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提高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前颅底者64例、中颅底23例以及后颅底81例;中型(2~4cm)91例、大型(>4cm)77例。采用扩大前颅底入路、单侧额下入路、额下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眶颧入路、眶颧颞极入路、岩骨联合入路、远外侧枕下入路及口-咽入路等9种不同手术入路方法施行手术。结果168例颅底部肿瘤患者,138例(82.1%)全切除,其中脑膜瘤全切除率为88.8%(79/89)、神经鞘瘤83.3%(35/42)、脊索瘤31.3%(5/16)、斜坡胆脂瘤93.3%(14/15)以及其他肿瘤83.3%(5/6)。手术后恢复良好者153例(91.1%),中度致残包括手术后失明或持久性精神症状者11例,重残3例,死亡1例(0.6%)。手术后新产生脑神经功能障碍25例(14.9%),与入路有关的并发症4例(2.4%)。结论合适的颅底手术入路、精良的手术技巧和正确的手术策略可以改善手术显露,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颈椎管及环枕区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及环枕区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一期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9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1例脊索瘤次全切除术后2年复发。结论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是治疗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全切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斜坡脊索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Al-MeftyⅢ型斜坡脊索瘤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Al-MeftyⅢ型斜坡脊索瘤病人采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行手术切除。结果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随访2-50个月,平均27个月;1例发现有肿瘤复发,但生活质量良好,余病人无复发。手术并发症包括创腔感染1例,咽喉部肿胀致阻塞性通气困难1例,均治愈。结论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Al-MeftyⅢ型斜坡脊索瘤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不损伤脑组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除从颅底侵犯海绵窦的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合作,连续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32例,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脊索瘤5例,鼻咽癌和鼻咽囊腺癌5例,副鼻窦癌5例,神经鞘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颞下翼腭窝低分化癌2例,颞下翼腭窝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23例曾经1次或多次手术切除后复发。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根据肿瘤主体的部位分别选用经上颌骨入路、颞下耳前入路、或额眶入路。全部病例术中显露满意,肿瘤均得到肉眼切除,受累的颅神经一并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随访3—50个月,平均19个月,失访3例,4例术后3—6个月死亡,4例带瘤生仔,21例健在。结论由下向上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可以手术切除,近期效果满意。对颅底正常和病理性解剖结构的熟练掌握以及多学科医生的密切协作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切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额鼻筛眶入路、经额颞眶颧入路和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暴露肿瘤,予以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27例该部位肿瘤施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2l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结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中颅底内外沟通瘤应根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充分暴露病灶,有利于广泛切除肿瘤。颅底重建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的47例颅底沟通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翼突根部矢状面为界,将颅底分为外侧区和中线区,并结合肿瘤性质、特征对上颌骨翻转入路的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肿瘤位于外侧区25例,中线区12例,跨区生长10例。全切除42例,次全切除5例。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1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并发症共27例。随访44例,时间4~86个月,死亡5例,恶性肿瘤的3年生存率为92%,5年生存率为69%。失访2例。结论上颌骨翻转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同侧颅底外侧区和中线区,适合一期切除该区域内瘤体巨大、血供丰富、质地坚韧的颅底沟通肿瘤,对需扩大切除的恶性肿瘤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经扩大的前颅底入路切除鼻、蝶、斜坡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颅底中线部位侵袭鼻、蝶、斜坡的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时,遗留的颅底缺损修复十分困难。改良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方法: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是在双额瓣开颅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双侧眶顶和额窦的游离骨瓣,以扩大显露。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该方法对10例鼻、蝶、斜坡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0(34~63)岁。组织学诊断为脊索瘤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垂体瘤1例,脑膜瘤1例,巨细胞瘤1例,鳞癌1例。肿瘤侵入副鼻窦8例、斜坡6例、眶内1例、颅内鞍上或前、中颅窝7例。结果:获肿瘤全切除者7例,近全切除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颅底缺损的修复也无困难。结论:我们采用扩大的前颅底入路的初步手术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①显露良好,不必过高抬起额叶底面即可增加术者在矢状面上的视角30°。②可显露和直视下切除的肿瘤范围广。③颅底重建可靠,基本上可避免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经扩大前颅底入路切除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前颅底鼻窦沟通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26例肿瘤全切,9例次全切。术后1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0.5~9年,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30例健在。结论扩大前颅底手术入路的优点是肿瘤全切率高,显露广,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不影响面容,便于颅底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断、分型与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颅底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脑神经损害36例,运动障碍27例,鼻咽部症状10例.根据肿瘤起源和发展方向,分为鞍区型18例,颅中窝型10例,颅后窝型17例,鼻(口)咽型6例,混合型5例.共行61次手术,其中经枕下远外侧3次,乙状窦后12次,乙状窦前6次,前方颅底8次,鼻蝶13次,颞下硬膜外5次,侧裂14次;肿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放疗.结果 术后MR证实肿瘤全切除37例(66.1%),次全或大部切除19例(33.9%).死亡2例(3.6%),其中因感染死于术后2周1例,长期昏迷死于术后6个月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新的脑神经损害1例,偏瘫1例.随访45例,其中9例因肿瘤复发分别死于术后2~5年.结论 ①多数颅底脊索瘤术前可确诊,但需与侵袭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鼻咽癌、软骨性肿瘤及颅颈段神经鞘瘤鉴别.②采用螺旋CT三维颅底和血管重建技术有助于了解骨质破坏程度和颅底大血管与肿瘤的关系,降低手术风险度.③临床分型有助于选择手术入路,有时需采用联合入路.④术后放疗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存活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