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李东恒《脾胃论》 ,随证立法用药 ,分经随病制方遣药 ,及“时、经、病、药”四禁的用药规律 ,因病因时、五邪所伤 ,调饮食 ,运寒温等 7个方面 ,探讨李东垣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
《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标志性著作,作者研读《脾胃论》过程中发现东垣论述胃多于脾,重视胃过于脾。本文对《脾胃论》中胃的生理作了全面整理和分析。胃的生理特性:阳土,性湿。胃的生理功能:胃为器,主受纳、传化;胃为仓廪之本,主腐熟饮食、滋养元气;胃为升清降浊之枢纽,尤主升清。胃与脏腑、经络、九窍等有着过广泛的生理联系。  相似文献   

3.
《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标志性著作,作者研读《脾胃论》过程中发现东垣论述胃多于脾,重视胃过于脾。本文对《脾胃论》中胃的生理作了全面整理和分析。胃的生理特性:阳土,性湿。胃的生理功能:胃为器,主受纳、传化;胃为仓廪之本,主腐熟饮食、滋养元气;胃为升清降浊之枢纽,尤主升清。胃与脏腑、经络、九窍等有着过广泛的生理联系。  相似文献   

4.
庄子云“鸟影不移”,是说鸟飞过时速度很快,其影在人的视野中好像是在一瞬间出现,又在同时消失。如此即生即灭,顿生顿灭的存在,反而造成了一种错觉,就好像是没有移动一样。而事实上,正是一种连续的、快速的移动才能够形成这种效果。一旦这种连续的移动停止,即使是在瞬间,才会令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脾胃论》一书,其在治病、用药、组方上注重脾胃,重视时令、气候、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笔者据其方义,以其方辨证用于临床,屡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樊一桦  崔媛 《河南中医》2016,(10):1704-1706
《脾胃论》对脾胃的生理特点和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表述,所创立的治法方药有着奇特作用。《脾胃论》中创立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枢纽、内伤疾病治法方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脾胃论学说,对于后世医家对脾胃疾病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治法方法有被用于脏腑的各种疾病。因此,后世多有"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脾胃论》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佩江 《河南中医》2009,29(9):856-857
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①脾胃病的发病机理;②脾胃是元气之本;③脾胃为精气升降的枢纽;④首创甘温除热法。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8.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脾胃论>探究李杲的制方配伍规律与指导思想,刍议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薏婷 《新中医》2019,51(12):65-66
简版:黄柏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及消肿祛腐的功效。笔者仔细研读《脾胃论》,认为黄柏是一味泻实补虚的良药。临证中,只要辨证准确,在方中加少量黄柏清虚热、泻阴火,均可获满意效果。本文从《脾胃论》应用黄柏及后世医家对黄柏的认识出发,探讨临床对黄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脾胃论》中使用了七个含有巴豆的处方,详细阐释了胃肠寒冷积滞及虚证实证均可使用巴豆治疗。巴豆七方涵盖了巴豆众多传统炮制方法,核心在于制熟减毒,并根据临床需要配伍辅料。巴豆配伍人参、白术治疗虚中积冷;配伍干姜、丁香等温里药温下扫邪;配伍木香、陈皮调畅气机;配伍黄连、大黄、百草霜制约巴豆辛热燥烈峻下之性;配伍三棱、莪术、神曲活血祛瘀、行气消积。通过对巴豆的炮制、灵活把握服用剂量以及经验配伍,达到峻药缓投、攻药虚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居里教授作为陕西省首届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重视对历代名医经典著作的研读和经验的传承,通过临床验证,对古方治疗今病疾病谱有创新发挥。马教授在中医教学和临床享有盛誉,笔者有幸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继承了导师运用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临证发挥时灵活辨证论治的学术精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焦既健,以灌四傍;治病首重调理后天脾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脾胃论》全书所涉及处方探析脾胃疾病的制方法则。方法 收集《脾胃论》全书所涉及处方,统计处方中各药味的频次、功效、四气五味和归经,采用降维因子归化、关联规则分析和层次聚类等方法探索各药味之间的关联,结合东垣学术思想探析脾胃疾病处方的制方法则。结果 全书100首处方涉及中药116味,以解表药、补虚药和收涩药为主;高频药味有人参、白术、陈皮和炙甘草;以甘温药为主,辛、苦为辅;多归脾、胃经;陈皮-人参、白术-人参和柴胡-升麻药对使用频次最高,羌活-升麻-柴胡、茯苓-人参-白术角药常相须为用。结论 脾胃为本、甘温相合,湿从胃生、淡渗利湿,升阳宣畅、风药胜湿,湿热相合、苦辛通降和食滞胃阻、消食快气等配伍法则是《脾胃论》体现的脾胃疾病处方的主要制方法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衰而生百病”思想,探析孤独症与脾胃之间的病机联系,阐述“调节升降以滋脑髓、理气化痰以清九窍、濡养五脏以安五神、火郁发之以护元气”对孤独症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脾胃论》"阴火"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火是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前贤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的概念,其病机为在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的基础上,出现中焦升降失常,湿浊下流,郁而化热,引动肾间相火,上扰于心导致心火独盛,可认为是源于中焦,起于下焦,系于上焦.阴火理论贯穿于补土学说的理法方药多个方面,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补土派创始人李东垣独树一帜提出了阴火论,后世对此各执其词,争论不休。现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为基础,忠于原著为原则,分别从"阴火"的来源、提出、表现、治疗四个方面浅谈后世医家对东垣"阴火论"的理解,得出结论李东垣的"阴火论"是通过中医整体辨证的方法,基于"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所提出,并非以管窥豹,局限于某个脏腑。希望能为广大中医学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谢卫红 《光明中医》2009,24(8):1430-1431
<脾胃论>之随时用药论中的"时"有多重含义,可以是时间季节的改变,也可以是患者病因的变化,还可以是患者伴随症状的不同,亦可以是脏腑归经以及舌苔脉象的变异,同时表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更应该引起重视,也明确提出"寒"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应以"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乃补脾派一代宗师,他所创立的内伤学说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捧读<脾胃论>深感东垣先生确属学有渊源,治有独到之处.不揣浅陋,将学习心得涂之成篇,以斧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8.
升降理论是中医学阐释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学说,《脾胃论》中升降理论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结合《脾胃论》原文,阐释升降之枢的含义和心脾关系,从脾胃为升降之枢的角度探讨升降理论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世居河北真定(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拜师张元素,继承了张元素脏腑辨证医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是“补土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法家创新思想的医学家,在医疗实践和治学立论方面不拘泥于成方古法,能联系当时的实际,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上都有所发明和创新,对后世医家和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李东垣生平著述颇多,但多有散失,存世并广为流传的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等,其中《脾胃论》是其主要代表作,据考证大约撰于公元1249年,属李东垣晚年作品。南宋时,人们生活在极不安定的环境下,患病多因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所致,李东垣据此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治疗上尤善补脾胃之元气,主张“升阳、泻火”的治疗原则。笔者综观现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亦多以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为病而多见,因此详读东垣先生的《脾胃论》,将其学术思想,呈管窥述之,希望对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冷治文  王鹏 《河北中医》2009,31(12):1884-1885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受法家革新思想影响,李东垣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升降和生长收藏等理论,在继承洁古(张元素,字洁古)脏腑辨证学说的基础上,创立内伤病之脾胃学说,"人以胃气为本"和"火与元气不两立"是<脾胃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而"升降浮沉"是贯穿于<脾胃论>全书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