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报告]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2003年1月间收治的绝经后老年女性乳腺癌215例的病理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平均病程为13个月,最长为4年;行经年限大于40年者为102例(47.4%);病理分期:Ⅱ,Ⅲ期为174例(80.9%);淋巴结转移者为141例(65.6%);病理分类:非特殊性浸润癌占67.4%;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5%,79.4%.[讨论]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程长,病期晚;以浸润性非特殊性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多见合并症和并发症;临床治疗以手术加内分泌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案以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99例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337/399,85.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9.6%.全组总的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6.3%.单因素分析显示ER、PR状态、T分期、淋巴结状态以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状态、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应采用以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其中外科手术和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个体化选择.雌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分析12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参考日本乳癌研究会分类法,将其中的78例浸润性导管癌再分为乳头管状癌、实性管状癌和硬癌三个亚型.发现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提出了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亚型分类的建议.另外,通过对其中106例乳腺癌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检查发现,27.7%的病人触不到淋巴结(No).但病捡时,其腋窝淋巴结内已有癌转移,提示对No期病人亦应行腋窝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男性乳腺癌病理特点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47例经病理证实的男性乳腺癌进行分析 ,旨在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法 ,延长生存时间。结果发现 ,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是病程长 ,病期晚 ,首发症状多为乳晕下肿块 ,易浸及皮肤及胸肌筋膜。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单纯癌 ,癌周免疫反应差 ,恶性度高 ,极易转移。因此主张男性乳腺癌以根治术为主 ,术后补加放疗 (尤其是内乳区 )和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6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分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子,以同期629例7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较对照组ER阳性率高(P=0.04)、CerbB-2过表达率低(P=0.02)。结论: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往往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低、预后更好,可能ER表达率更高、CerbB-2过表达率低能解释上述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180例乳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表明此癌多发生于40~59岁的已婚孕产妇女,组织学类型以非特殊性浸润性癌最多。认为在现行采用的乳腺癌分类中,非特殊性浸润性癌项内宜增加一型混合性实性癌。并对造成临床和病理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由于冷光透照具有方便、无损伤、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逐渐代替了X 线检查而成为乳腺癌的诊疗常规之一。本文对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透光征象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分析如下。检查方法我们使用国产JLT—B 型近红外冷光透照仪,检查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者与患者相对而坐,以不同光强度从多方位透照,观察乳房内的暗区和血管改变情况,必要时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400~1000nm 波长),分别在不同位置拍照观察。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4,(7):909-911
目的:探讨四种分子亚型乳腺癌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便更好的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1例乳腺癌患者病例,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分子水平将乳腺癌划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并分析四型乳腺癌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最大径及家族史状况。结果:四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多,共79例(52.3%);HER2过表达型22例(14.6%)及Luminal B型20例(13.2%),所占比例较少。在年龄上,Basal-Like型乳腺癌在年轻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Luminal A型乳腺癌年龄偏大者所占比例大,≥35岁者占92.4%;从月经情况看,Basal-Like型绝经前者的比例最高(60%);而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绝经后患者所占比例最大(67%)。淋巴结情况分析,Luminal A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的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49枚的比例最高,Luminal B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10枚的比例最高。从肿瘤最大径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在最大经≤2cm所占的比例较大(51.9%及50%);在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中肿瘤最大径>2cm≤5cm所占的比例较大(68.2%及50%)。从家族史分析,Basal-Like型乳腺癌中有家族史所占的比例较高(2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而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能更好地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59岁是乳腺癌的好发年龄,而对于60岁以上乳腺癌,因患者的麻痹大意,常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我院从198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期乳腺癌179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胃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1],但青年人(≤40岁)发病比例却有增长之势[2],青年胃癌占发病总数的2%~15%[3]。既往病程晚、恶性度高被认为是青年胃癌的主要临床特点,也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的文献结论与上述观点不甚相同,并提示年龄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4]。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9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9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和P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5),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CerbB-2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与CerbB-2表达有一定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Liu H  Xun P  Chen KX  Li HX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05-2407
目的 比较1981-2000年近20年间不同时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了解其发病和预后变化趋势。方法 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1-2000年20年间收治的11400例乳腺癌病例中随机抽取167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1991-2000年(1990年代)和1981-1990年(80年代)相比,收治的乳腺癌病例数增加237%,平均每年上升11.8%;患者发病年龄未见明显变化,中位年龄为46~47岁;早期乳腺癌(0-I期)的检出率提高,由1981-1985年的12%上升到1996-2000年的15.5%,而Ⅲ期乳腺癌的比例明显降低,由24.9%降至16.5%,原位癌比例由3.7%上升到4.4%;同时腋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几率降低,分别由51.8%和27.8%下降到46.3%和13.5%;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术后5年及10生存率分别从1980年代的76%、63%提高到1990年代的86%和74%。结论 近2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乳腺癌检出比例增加,腋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几率降低,患者预后得到改善,5年、10生存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室1966~1987年病检乳腺癌11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70例(63.7%),髓样癌22例(20%),以导管内成分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11例(10%),其它类型少见。  相似文献   

14.
128例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生存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128例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生存,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9和64个月,5年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分别是44.7%和53.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与生存不相关;淋巴结转移个数大于20、转移淋巴结比例大于0.8和有脉管瘤栓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较差;受体阴性者总生存较差;放疗可改善无病生存,辅助化疗不低于4周期和内分泌治疗对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均有改善;多发转移者生存明显低于局部复发者,亦低于单发转移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淋巴结比例和脉管瘤栓是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独立预后因素;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使复发和死亡风险分别下降43%和65%,放疗可使复发风险下降72%;4周期以上化疗可使死亡风险下降51%;复发转移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受体状态成为独立预后因素,积极解救治疗可改善生存。结论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与肿块大小无关,淋巴结转移比例、脉管瘤栓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积极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本组患者疗效,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胃癌病理变化的不同特点以及对我院5年来320例胃癌术后病例进行逐一整理分类,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病理特点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已确诊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20例,其中男256例,女84例,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老年AP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入院20~50岁AP患者124例作为非老年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P症状不典型,常见病因为胆源性(75.9%);与非老年AP组相比,老年AP并发症较多,其中感染37.3%、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38.6%、休克30.1%,差异具有显著性。老年AP中21例死亡,病死率25.3%,常见死亡因素为器官功能障碍和感染。Logistic回归显示,感染、肺和肾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P病因以胆源性多见,易并发感染、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肺和肾功能障碍是影响老年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感染、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对老年A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对54例 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 tio 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T1肿瘤直径< 2 cm,T2肿瘤直径2~5 c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勘测用活性蓝示踪法识别.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病理分析及连续多层切片检查.结果:54例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100%发现前哨淋巴结,共切除168个,1 5例29个前哨淋巴结见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均未转移38 例,SLN癌转移、ALN未见转移5例,SLN及ALN均见转移1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发现微小转移灶.结论:SLND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转移有高的敏感性,是一个有用的、准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Miao PT  Tong ZS  Hao CF  Zh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0):2848-2851
目的 分析转移性三阴乳腺癌(MTNB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状态,探讨其复发转移部位尤其脑转移特点.方法 收集了 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M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至随访截止期,120例MTNBC患者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死亡79例(65.8%).肺、肝、脑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为70例(58.3%)、50例(41.7%)和49例(40.8%).其中22例(18.3%)首发转移部位为脑转移,其生存期较非脑转移患者明显缩短,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和31个月(P=0.000).结论 MTNBC患者预后差,其中脑转移较非脑转移明显影响本组患者的预后,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of soft tissue,ST-MFH)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分析41例ST-MYH的临床资料,经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原发肿瘤体积、初次手术方式、术后有无放化疗、核分裂相计数(mitosis count,MC)、病理组织分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标记指数6项与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FH是老年人常见的、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席纹状-多形性型是该肿瘤的基本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ST-MFH较好的辅助手段,其中AAT、ACT和溶菌酶有较高的敏感性,而CD68则更具有特异性.有可能影响预后的6项因素做多因素统计分析,初次手术方式、肿瘤细胞的MC和肿瘤体积有统计学意义;PCNA虽具有高表达性,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T-MFH因其成份复杂、形态多变,采取光镜和系列免疫组化抗体标记,从多方面给予认证非常必要.对ST-MFH的预后,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本组6项因素中对生存期有一定影响的仅有初次手术方式、肿瘤的MC与肿瘤体积3项,而被认为对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的PCNA差异却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三阴性乳腺癌(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我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6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及Her-2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分为两类:TNBC和非TNBC,并随访其预后情况,比较两类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TNBC有73例,占15.7%,多见于50岁前未绝经女性,随访369例中复发转移39例,TNBC复发转移率(18.3%,11/60)高于非TNBC(9.1%,28/309,P=0.033)。结论TNBC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