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四川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8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34.7岁。均为自发性气胸,术前明确有肺大泡89例,于术中证实有肺大泡8例。首次发生自发性气胸19例(19.6%),第二次发生57例(58.8%),第三次及以上发生21例(21.6%)。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VAMT组(n=54):行VAMT治疗;VATS组(n=43):行VATS治疗。结果术后两组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7例(VAMT组11例、VATS组6例),随访80例(VAMT组43例、VATS组37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VAMT组自发性气胸复发2例,VATS组复发1例;两组自发性气胸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中使用一次性耗材(8 045.6元vs.738.2元,P=0.002)和总医疗费用(16 977.8元vs.10 005.8元,P=0.047)高于VAMT组。结论采用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VATS,而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以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VATS组(n=73):采用VATS治疗;对照组(n=51):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胸痛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VATS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26%(71/73),其中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1例因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VATS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2% vs.5.88%;χ^2=0.034,P〉0.05);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41.13±12.60min vs.88.09±41.13min;5.96±1.21d vs.8.25±1.48d,u=13.30,9.16;P〈0.05);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4% vs.15.69%;χ^2=4.93,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VATS组术后5个月内复发6例,行开胸手术治疗4例,VATS 2例;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结论VATS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复发率与开胸手术相近,但住院时间短、美观、微创,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1994年9月~2011年12月,胸腔镜手术治疗43例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单发或成簇大疱者行完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 opiesurgery,VATS),多发肺大疱和经济较困难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中重度肺气肿肺大疱切除或肺减容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管状奈维垫片手术(VAMT+Neoveil)。结果VATS组16例,VAMT组15例,VAMT+Neoveil组12例。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天8例,无其他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无死亡。随访1年5例,2~4年38例,复发2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有效的治疗方法,直线切割缝合器加管状奈维垫片切除肺气肿肺大疱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安全确切,扩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1996年10月~2004年10月将210例自发性气胸按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和开胸组,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46±21)min显著短于开胸组(80±37)min(t=-8.209,P=0.000);术中出血量(41±23)ml显著少于开胸组(175±104)ml(t=-12.947,P=0.000);术后胸管放置时间(1.8±1.2)d显著短于开胸组(2.4±1.6)d(t=-3.078,P=0.000);术后住院时间(3.0±1.5)d显著短于开胸组(9.3±3.2)d(t=-18.322,P=0.000)。VATS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106,7.5%)显著低于开胸组(33/104,31.7%)(,=19.540,P=0.000)。VATS组无术后复发,开胸组复发2例(1.9%),2组均无死亡。VATS组手术费用(9562±782)元和住院费用(16036±914)元均显著高于开胸组(5165±671)元和(135374-826)元(t=43.692,P=0.000;t=20.775,P=0.000)。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手术效果好,对治疗自发性气胸应作为首选方法,缺点手术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治疗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12—2018-02间在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VAMT治疗的52例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术后胸液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2.20±32.10) min,术中出血量为(72.08±26.02) m L,术后24 h VAS评分为(1.24±0.81)分,术后胸液引流量为(186.50±19.20) m 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62±1.09) d。术后出现3例肺组织轻度漏气和1例肺不张,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6.92±1.80) d,均顺利出院。随访6~16个月,期间仅复发1例(1.92%)。结论 VAMT治疗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三孔VATS)与两孔即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两孔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疗效.方法 85例PSP患者,随机分为三孔法组(43例)和两孔法组(42例)进行手术,两孔法组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3~4肋间,切口长1.5~2cm,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气胸复发、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顺利出院.1例两孔组患者中转为三孔VATS,两组在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气胸复发、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孔VATS治疗PSP安全可行,在取得与三孔VATS相同的疗效同时可减少手术创伤,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0月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VATS组,n=14)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n=17)下行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VATS组手术时间(193±92)min与VAMT组(188±101)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3,P=0.887),VATS组术中出血量(592±123)ml与VAMT组(648±120)m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297,P=0.211),VAMT组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4.6±7.5)枚与VATS组(15.2±4.5)枚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t=0.262,P=0.795),术后1年内复发或转移率VATS组(3/14,21.4%)与VAMT组(2/15,13.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不辅加胸部小切口,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可完成标准的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11年8月56例外伤性血气胸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VATS组(n=21)和开胸组(n=35),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95±15)min显著短于开胸组(133±25)min(t=-6.304,P=0.000),术中出血量(230±95)ml显著少于开胸组(426±150)ml(t=-5.366,P=0.000),术后疼痛评分(4.5±0.5)分显著低于开胸组(7.5±0.5)分(t=-21.737,P=0.000),术后引流时间(2.5±0.5)d显著短于开胸组(4.5±1.0)d(t=-8.526,P=0.000),术后引流量(380±150)ml显著少于开胸组(510±213)ml(t=-2.452,P=0.017),住院时间(12.5±3.0)d显著短于开胸组(16.5±5.5)d(t=-3.063,P=0.003)。VATS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RP浓度显著低于开胸组[(56.5±12.3)mg/L vs.(69.7±16.8)mg/L,t=-3.128,P=0.003;(41.9±15.7)mg/L vs.(56.9±15.6)mg/L,t=-3.475,P=0.001;(26.8±10.4)mg/L vs.(39.6±11.2)mg/L,t=-4.250,P=0.0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3.3%(7/21)vs.34.3%(12/35),χ2=0.005,P=0.942]。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本院收治的5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VATS4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16例,平均手术时间1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7天(3~27天),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5.4天(1~14天),平均住院时间12天,均痊愈。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8月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和20例标准开胸手术(标准开胸组)行纵隔肿瘤切除的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实际手术时间、关胸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结果VATS组1例胸腔粘连较重,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moty,VAMT)。与开胸组相比,VATS组开胸时间短[(12.1±2.0)rainVS.(18.1±2.4)rain,t=-8.589,P=0.000],关胸时间短[(11.4±1.7)min vs.(21.4±2.7)min,t=-14.017,P=0.000],开胸出血量少[(13.2±4.3)mlVS.(25.2±11.4)ml,t=-4.405,P=0.000],术后引流量少[(355.6±110.8)ml VS.(655.6±135.8)ml,t=-7.655,P=0.000],带管时间短[(3.2±0.5)dVS.(4.5±1.1)d,t=-4.812,P=0.000]。2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5%(1/20)VS.25%(5/20),P=0.182]。40例随访8~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VATS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两孔法手术切除肺大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腔镜治疗肺大疱,2011年4~12月常规三孔法手术43例,2012年4~10月两孔法手术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1日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液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组均无中转开胸、术中输血、胸腔感染等。两孔组手术时间(48.0±18.8)min,术中失血(12.9±8.2)ml,三孔组分别为(51.8±19.4)min、(14.3±7.5)ml,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孔组术后1日疼痛评分(VAS)低[(2.1±1.0)分vs.(3.4±1.6)分,t=-4.926,P=0.000],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少[(270.6±192.3)ml vs.(360.2±210.5)ml,t=-2.020,P=0.046],引流管拔管时间早[(3.2±1.5)d vs.(4.7±1.9)d,t=-3.946,P=0.000],住院时间短[(5.8±2.0)d vs.(7.1±1.9)d,t=-3.099,P=0.003]。术后6个月复发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0.4%(1/24)vs .0%(0/31),P=0.436]。结论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恢复,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1994年9月~ 2011年3月胸腔镜手术治疗70例60岁以上老年自发性气胸,采用切除,缝扎或结扎方法处理肺大疱,对于中重度肺气肿者采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加奈维垫片切除肺大疱,对于肺气肿肺大疱具有区域无功能肺者行肺减容术.结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 VATS 33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eotomy,VAMT) 37例.肺大疱切除43例,结扎或缝扎13例,切除加缝扎或结扎11例,肺减容术3例.VATS手术时间30 ~70 min,平均38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35 ml;术后带管时间3~78 d,平均12.9 d;术后住院时间3~81 d,平均13.7 d.VAMT手术时间40 ~8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20 ~150 ml,平均40 ml;术后带管时间6~26 d,平均11.8d;术后住院时间7~28 d,平均12.9d.6例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d,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4例,其中<1年5例,1~4年12例,>5年37例,复发2例(3.7%),术后11、17个月各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愈.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性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奈维垫片应用可避免术后肺漏气,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多发性肋骨骨折173例,其中男122例,女51例;年龄19~71(41.3±7.1)岁。173例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非手术组:83例,肋骨骨折(4.9±1.3)处,连枷胸20例;常规手术组41例,肋骨骨折(5.2-+1.1)处,连枷胸11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组:49例,肋骨骨折(5_3±1.5)处,连枷胸14例。观察住院时间、疼痛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5.2±1.5)cmvs.(8.5±2-3)cm,P=0.031]、手术时间[(1.1±0.3)hVS.(1.8±0.2)h,P=0.003]、胸腔引流时间[(0-3±0.0)dVS.(3.2±1.1)d,P=0.007]和住院时间[(13.7±1.5)dVS.(17.3±2.3)d,P=0.017]均短于常规手术组。本组159例患者完成随访,于出院后1、3、6个月随访复查胸部x线片,3个月后患者的肋骨骨折处均有明显的骨痂生长,未行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肋骨畸形愈合。结论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手术治疗逐渐成为趋势,而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05年7月~2008年7月采用VATS和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切除治疗54例MG,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及疗效等方面差异。结果VATS组26例手术顺利,1例因电凝钩伤及头臂静脉中转开胸。VATS组术中出血量(43.0±5.2)ml显著少于胸骨劈开组(117.6±17.2)ml(t=-21.196,P=0.000);VATS组手术时间(89.4±15.0)min显著短于胸骨劈开组(98.4±12.5)min(t=-2.377,P=0.021);VATS组术后放置胸管时间(2.2±1.6)d显著短于胸骨劈开组(4.2±1.3)d(t=-5.003,P=0.000);VATS组术后住院时间(7.0±1.2)d显著短于胸骨劈开组(11.0±2.5)d(t=-7.379,P=0.000)。胸骨劈开组发生肌无力危象3例,VATS组无一例发生,2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6);胸骨劈开组发生肺部感染9例,VATS组2例,2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295,P=0.021)。54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6月,VATS组和胸骨劈开组有效率分别为80.8%(21/26)和85.2%(23/27),2组无统计学差异(Z=-0.126,P=0.899)。结论VATS下胸腺扩大切除在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12年6月,行同期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0例。肺癌临床TNM分期为I、Ⅱ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2支或3支血管狭窄为主(狭窄程度均〉70%)。正中切口不停跳旁路移植完成后,侧翻身经胸后外侧切口完成肺癌手术11例(2008年以前,开胸组),经原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肺癌根治术9例(2008年以后,腔镜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20例均安全完成同期肺癌根治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与开胸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70.0±29.1)minVS.(236.4±24.6)min,t=-5.525,P=0.000)],输血量少[(2.2±0.7)UVS.(4.2±2.1)U,t=-2.693,P=0.015)],术后总引流量少[(486.7±85.7)ml VS.(865.5±127.3)ml,t=-7.608,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3.7±0.7)dVS.(5.0±0.6)d,t=-4.450,P=0.000)],2组住院时间、ICU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枚数、组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9),开胸组55%(6/11),差异无显著性(P=1.000)。结论同期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于肺部肿瘤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机器人手术对治疗胸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36例胸腺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43例,胸腔镜手术49例,正中胸骨切开手术44例.收集记录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病例的临床一般性资料,术中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三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引量、术后ICU及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组(P<0.0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胸腔镜手术比较,平均术中出血量(78±21mlvs 126±29 ml)、术后胸引天数(1.9±0.7vs2.5± 1.1)d以及术中中转开胸率(0/43 vs 3/49)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机器人及胸腔镜的微创手术较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腺切除手术中可取得和胸腔镜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术中操作和安全性上更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