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自适应的外部干预刺激,分析人脑在睡眠过渡过程中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刺激来抑制被试者的有害认知活动,缩短其入睡潜伏期。方法给15名睡眠良好者/失眠者提供自适应外部干预刺激,获取他们在睡眠行为反应实验中的行为反应量。结果睡眠正常组的10名被试者,在实验中都丧失了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主观上也认为自己都睡着了,该组被试者的入睡潜伏期通常都在20min左右,在实验中缩短到11min左右。睡眠异常组中,3名轻度失眠者通常的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在实验中均被缩短到20min左右;另外的2名严重失眠者的入睡潜伏期通常都在120min左右,实验中有1人在50min内入睡,另1人未睡着。结论采用自适应的外部干预刺激,能够有效地缩短人的入睡潜伏期;便携式睡眠监控仪,操作简单可靠,能达到无唤醒、无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基于社交网络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对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以及疗效。方法:2019年8月,选取60名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常规通过合理饮食、适当的运动放松训练、改变睡眠环境等常规方法改善睡眠。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社交网络和微信公共平台的CBT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个成分因子、总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活动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学生干预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方面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干预后的PSQ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学生干预后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在成都市农村老年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和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10月在成都市农村地区招募年满60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32名。采用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认知状况电话访谈问卷(telephone interview for cognitive status)等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水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中介软件包(mediation package)探究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结果 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具有正向影响(β=0.004,P<0.01);睡眠时长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为0.000 4,总效应为0.004 1,中介效应占比7.74%;睡眠质量在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P<0.01),中介效应为0.000 9,总效应为0.003 6,中介效应占比19.18%。结论 为了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下降,农村老年居民应坚持参加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婴幼儿看护人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的现状及其一致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7—11月在6市社区和乡镇对婴幼儿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共1213例问卷纳入分析,采用χ2检验、Kappa系数分析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特征及一致性。结果 在认知层面,看护人中76.8%认为应该让孩子独自入睡,60.9%认为与家人同屋单独小床最有利孩子睡眠,75.8%认为最佳夜醒处理方式是观察几分钟再处理。农村地区、家庭月收入≤5000元、大学/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外)祖父母、1岁以下婴儿的看护人睡眠认知相对较差(P<0.05)。在实际养育时,让孩子独自入睡、与家人同屋单独小床睡眠和夜醒后观察几分钟再处理的比例分别为26.2%、22.2%和54.2%。看护人在入睡方式、睡床方式和夜醒处理方式上的认知和养育行为之间的Kappa系数分别为0.193、0.131和0.419。结论 多数看护人对婴幼儿睡眠有正确认知,但个体差异较大,且养育行为与认知之间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睡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是生命质量的重要体现,人体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眠如同人的其他生理机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睡眠的质和量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行为及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05年9~11月间在成都5个城区随机抽取2848名学龄儿童,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减少,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58.08%。各年龄组之间的睡眠行为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学龄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机率比没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儿童低。【结论】目前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睡眠质量。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患儿的睡眠结构改变与认知行为关系异常的关系。【方法】对52例TS患儿进行全夜睡眠多导监测,瑞文测试及划消试验测试其智商和注意力评价其认知能力及Achen-bach量表评估其行为状态,应用秩相关系数分析睡眠与注意力、行为的相关性,并与40名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S组睡眠效率(SE)、慢波睡眠百分比较对照组低,睡眠潜伏期(ST)延长,NREMⅠ期睡眠百分比较对照组高,觉醒次数(WASO)多;TS组划消试验注意力各项参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组患儿CBCL评分总分及内向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注意力划消总指数与NREMⅠ呈正相关(r=0.72,P0.01),行为问题总分与REM百分比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TS患儿睡眠结构异常,其与患儿认知及行为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的手段,多以认知行为学方式为基础,这类研究的困难是:难以通过睡眠障碍患者自身想象的有趣情景,来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且通过这种方式,难以满足生物钟单独作用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往往不能有效缩短入睡潜伏期。用外部间歇式的刺激,来替代积极连续自主进行的认知行为活动,并测量出生物钟作用时效,利用测量结果调整外部的刺激间隔,可有效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缩短入睡潜伏期,解除失眠。 相似文献
10.
吴彩芳①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4):90-9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干预4周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指数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显著缩短(P<0.05),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PSQI评分和觉醒次数显著减少(P<0.05);(3)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及精神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和睡眠障碍,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