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结合超声断层显像(TUI)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胎主动脉弓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以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于三血管-气管切面判断主动脉弓相对于气管的位置,寻找异常头臂动脉。以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后,分别在横断面及冠状面行TUI重建,于横断面TUI切面判断弓的位置;于冠状面TUI切面寻找迷走左、右锁骨下动脉及双侧主动脉弓汇合处。结果 45胎中,5胎双主动脉弓,9胎左位主动脉弓合并右锁骨下动脉迷走,31胎右位主动脉弓。STIC-TUI法及2DE对胎儿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率分别为97.78%(44/45)及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IC-TUI法可准确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畸形;标准化容积数据后处理方法使临床推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A平面平推+旋转法在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中的应用.方法 将常规超声检查正常的胎儿400胎分为常规扫查组(200胎)和STIC组(200胎),根据胎儿心脏与探头的相对位置,将STIC组胎儿分为心尖四腔心、横位四腔心及心底四腔心3个亚组.对STIC组使用A平面平推法获得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并进行动态连续观察; 在三血管切面的基础上,使用A平面旋转法获得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计算两组胎儿心脏筛查所需时间,评价STIC各亚组所获得图像的质量.结果 应用STIC技术进行胎儿心脏筛查,用时较常规超声筛查明显缩短.心尖四腔心及横位四腔心亚组所获图像质量优于心底四腔心亚组 (P均<0.01).结论 与常规扫查方法相比,应用STIC技术A平面平推法+旋转法可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在胎儿超声心动图五个快速筛查切面诊断要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中晚孕期单胎胎儿220例,使用容积探头对220例中晚孕期单胎胎儿采集以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的三维容积数据共384个,采用5D Heart后处理成像,获取5个快速筛查切面,对5个切面21个要素化内容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5D Heart与传统技术在5个诊断切面的要素显示是否存在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5D Heart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在正常胎心及异常胎心组中要素显示率作相关性分析。应用秩和检验分别对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评分结果,2个经验相对不足的医师评分结果及其分别与经验丰富的医师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20例胎儿共获取384个容积数据,其中200例胎儿的317个心脏容积数据能够用于分析,获取成功率为82.6%。5D Heart技术与传统技术在胎儿心动图快速筛查5个切面要素的显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7,P=0.27);正常胎心组与异常胎心组比较,切面要素显示率分别为89.6%、85.2%(r=0.94,P=0.02)。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评分结果比较、两个经验相对不足的医师比较以及分别与经验丰富的医师比较,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在获取胎儿快速筛查切面及显示胎儿超声心动图要素化诊断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重复性,减少操作者技术经验的依赖性,在CHD胎儿图像规范化采集与分析、科研教学、远程会诊及基层医院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在显示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5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由1名经验丰富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负责心脏容积数据的采集。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选取每例病例容积数据中图像质量最好的1个,运用5D Heart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应用内置的VIS-Assistance?对诊断平面进行优化处理;其中1名医师在2周后重复上述图像分析过程,所得图像均予以存储。对各诊断切面以及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并计算显示率,比较分析同1名图像分析医师在不同时间处理图像所得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2个图像分析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对15个容积数据进行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处理,4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6.7%,93.3%,80.0%,86.7%;诊断切面中的各主要诊断要素显示率>73.3%;同1图像分析医师在前后不同时间分析图像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图像分析医师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对胎儿cTGA的重要诊断切面的显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能够协助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胎儿cTGA的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学者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5D Heart)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中孕期孕妇80例,由一名胎儿超声心动图专家首先获取9个常规二维超声切面,而后利用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扫描获得满意的以心尖四腔心为初始切面的心脏容积数据。两位不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资历医师应用5D Heart软件对STIC容积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9个切面,分析各切面图像质量,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各切面合格数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分析,并与2D图像分别行观察者之间一致性分析。记录并分析应用5D Heart软件所耗时间,采用t检验分析各观察者前后两次耗时差异。 结果纳入研究80例中,9个切面二维图像的总体合格例数:75~80例(合格率93.8%~100.0%);两位观察者前、后两次图像合格例数73~80(合格率91.3%~100.0%)。两位观察者前、后两次分析的一致性:在四腔心切面、胃泡水平腹部横切面,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1);三血管气管切面(Kappa=0.851~0.882),一致性优;五腔心切面(Kappa=0.787~0.882),一致性良-优;主动脉弓切面(Kappa=0.738~0.787)、左心室流出道切面(Kappa=0.709~0.787)、右心室流出道切面(Kappa=0.655~0.794)、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Kappa=0.647~0.649)、动脉导管弓切面(Kappa=0.640~0.707),一致性良。两位观察者分析与2D图像的一致性:四腔心切面、胃泡水平腹部横切面,两位观察者与2D分析结果完全一致(Kappa=1);五腔心切面(Kappa=0.851~0.902),一致性优;动脉导管弓切面(Kappa=0.749~0.820)、主动脉弓切面(Kappa=0.707~0.882)、右心室流出道切面(Kappa=0.661~0.851)、三血管气管切面(Kappa=0.655~0.851),一致性良-优;左心室流出道切面(Kappa=0.737~0.749)、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Kappa=0.655~0.794),一致性良。统计俩位观察者首次图像分析平均耗时为(2. 64±1.35)min,各观察者间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初学者应用5D Heart技术重现的9个切面,基本能够达到与直接获得二维切面相同的合格率与质量,该技术简单易学,重复性好,容易被初学者掌握和应用,有利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多平面(MP)模式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STIC技术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MP成像模式对100名孕龄在20~27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筛查,记录二维超声与STIC-MP成像模式采集分析胎儿心脏筛查5个常规切面的时间,比较图像质量显示合格率、扫查及诊断分析时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00名正常胎儿心脏在取心尖四腔心切面的条件下,避开胎儿肢体运动,均获得满意的容积图像。二维超声显示的四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4个筛查切面的图像合格率分别为97.0%(97/100)、99.0%(99/100)、100.0%(100/100)、96.9%(95/98),STIC-MP成像模式重现的相应切面图像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100)、98.0%(98/100)、98.0%(98/100)、96.0%(95/99),2种方法显示相应切面合格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30、0.337、2.010、0.000,P均>0.05)。胃泡切面二维超声(100.0%,100/100)与STIC-MP成像模式显示的图像合格率(90.6%,87/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6,P=0.001)。 STIC技术采集每名胎儿心脏5个切面的图像用时(1.17±0.52) min,明显短于传统二维超声的(4.20±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8,P=0.00)。 STIC技术采集和MP分析每名胎儿心脏5个切面图像和采集分析每幅图像所用时间分别为(6.75±1.51)min、(1.35±0.30)min,长于二维超声的(4.20±1.35)min、(0.83±0.2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5、11.75,P均=0.00)。结论STIC技术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直接减少胎儿心脏受超声波照射的时间。除外胃泡切面,MP模式脱机重现筛查4个常规切面的用时较二维超声长,但重现切面合格率与二维超声相似,能够满足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结合时空关联成像(STIC)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价值。方法 对于我院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可疑或明确先天性血管环的胎儿进行STIC数据采集,对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CT及引产后胎儿尸体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STIC共检出胎儿先天性血管环83胎,其中双主动脉弓5胎,右位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59胎,左位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9胎,漏诊1胎肺动脉吊带。84胎先天性血管环胎儿中,69胎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CT证实,2胎经尸体解剖证实,13胎失访。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血管环,STIC技术可更精确、直观地显示先天性血管环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8.
时空间关联成像对胎儿心脏筛查中超声检查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时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的胎儿心脏扫描时间与常规二维超声胎儿心脏筛查时间,探讨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间的影响。 方法11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完成常规二维超声胎儿心脏筛查后,利用STIC技术进行胎儿心脏扫描,分别统计常规二维筛查胎儿心脏所耗时间和STIC扫描胎儿心脏所用时间,并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110例样本中,共有82例可计算二维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4.25&#177;2.22)min;共有107例可计算STIC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0.92&#177;0.25)min。其中28例在胎位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完成了STIC扫描和常规二维筛查4个标准切面(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和三血管切面)的采集,21例采集了上述4个切面的灰阶图(共4幅图),平均每个样本的采集时间(3.53&#177;1.67)min,每次STIC扫描时间(0.88&#177;0.18)min;共有7例恰好采集了上述4个切面的灰阶图和血流图(共8幅图),平均每个样本的采集时间(4.85&#177;1.58)min,2倍的STIC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代表1次灰阶扫描和1次血流扫描)为(2.10&#177;0.37)min。上述的STIC扫描时间均少于二维筛查时间(P〈0.05)。 结论STIC技术可以快速地完成对胎儿心脏的整体扫描,明显减少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声断层显像(TUI)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进行胎儿心脏筛查的图像显示合格率和图像质量,分析TUI进行胎儿心脏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11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利用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一次性扫描获得整个心脏的容积数据,然后脱机分析,采用TUI法,调整层距、中心层位置后,分别在灰阶模式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模式下,重现胎儿心脏筛查所需要的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和三血管切面.按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分别对TUI重现图像及常规二维超声所获得切面进行评分比较,并统计图像显示合格率.结果 纳入研究的110例正常胎儿心脏中,在胎位相同的条件下,TUI法重现的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灰阶图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8.9%、80.0%、84.4%,常规二维超声显示率分别为100%、86.2%、50.0%、100%.TUI法重现各切面(灰阶图和血流图)的显示率与常规二维超声各相应切面的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显示,仅在灰阶图中四腔心切面筛查图像评分低于TUI法,常规二维超声中右室流出道切面评分高于TUI法(P<0.05),其余各切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I法重现的各切面基本能够达到与直接获得的二维切面相同的合格率和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中孕期胎儿心脏筛查离线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时空关联成像(STIC)超声检查获取胎儿心脏9个切面的旋转技术及其与二维检查比较有无优势.方法 (1)3名超声医师分别应用二维和STIC联合多维平面重建(MPR)获取30例中晚孕期胎儿的9个心脏切面,记录采集所需时间,比较各切面的直接二维和MPR图像质量差异情况;(2)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FCHD)的STIC容积数据试行远程会诊并比较会诊结果 .结果 (1)采用直接二维超声检查,有经验医师获取的图像质量好于经验不足医师,且所需时间少(P均 <0.01);采用STIC联合MPR检查,图像质量和所需时间(P>0.05)3名检查医师无明显差别.经验不足医师获取的个别切面的MPR图像质量好于直接二维图像;(2)2例FCHD远程会诊得到一致会诊意见.结论 应用四维STIC检查可降低对检查人员经验的依赖,减少孕妇超声检查的暴露时间,提高FCHD产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STIC)技术辅助诊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疑诊VSD的43胎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均加行STIC检查。对比常规超声与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的敏感度。结果产后确诊VSD 27胎。常规超声诊断19胎VSD,诊断敏感度为70.37%(19/27);单独使用STIC诊断VSD 20胎,诊断敏感度74.07%(20/27);STIC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诊断VSD 25胎,诊断敏感度92.59%(25/27),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能为诊断胎儿VSD提供更多信息,可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或5D Heart)联合虚拟智能超声辅助技术(VIS-Assistance?)在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TOF)中的价值。 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中选取57例作为研究对象。胎儿超声心动图经验丰富的医师A负责采集每例胎儿心脏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容积数据2~5个,经验不足的住院医师B和经验较为丰富的主治医师C筛选出每例胎儿中图像最佳的1个容积数据,应用5D Heart以及VIS-Assistance?技术进行在机后处理。按不同的脊柱位置,将57例TOF胎儿分成3个亚组:亚组A(脊柱2~4点钟)、亚组B(脊柱5~7点钟)、亚组C(脊柱8~10点钟)。分别对TOF胎儿的5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胃泡切面)以及17个主要诊断要素进行评分。重点研究3个亚组5个诊断切面及17个诊断要素的显示率及亚组间的差异;2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两次对17个诊断要素显示率的比较;2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两次对5个诊断切面评分结果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检验。 结果应用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技术,57例TOF胎儿三亚组之间5个诊断切面、17个诊断要素的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位不同年资医师各诊断要素的显示率如下:三血管气管切面中,诊断要素(扩张的主动脉、狭窄的肺动脉主干、气管、上腔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4.7%~96.5%,93.0%~98.2%,70.2%~84.2%,86.0%~91.2%。四腔心切面中,诊断要素(4个房室腔、房室瓣、房室瓣距离、卵圆孔瓣、十字交叉、室间隔、调节束)的显示率分别为100.0%,100.0%,93.0%~96.5%,78.9%~82.5%,94.7%~96.5%,100.0%,100.0%。左心室流出道切面中,诊断要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的显示率分别为96.5%~100.0%,100.0%,96.5%~98.2%。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中,狭窄的肺动脉主干显示率为80.7%~91.2%。胃泡切面中,诊断要素(胃泡、降主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0%。2位不同年资医师之间比较及同一位医师前后两次比较,5个诊断切面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技术对胎儿TOF各诊断切面及诊断要素的显示率高,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一致性,其应用有助于提高TOF的产前诊断率。一定范围内的胎儿脊柱位置不影响TOF的图像显示率。  相似文献   

13.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成像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使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120例孕龄在22~28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扫查,比较两种方法获得胎儿心脏图像的质量和扫查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分析STIC技术的成像方法. 结果 120例正常胎儿心脏均获得满意的容积图像,各切面图像的显示合格率与常规二维扫描图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示出常规二维不能显示的切面.所研究的120例样本中,共有85例可计算常规二维超声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5.26±2.01)min;共有104例可计算STIC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4.47±2.32)min. 结论 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超声能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切面和信息,可简化图像采集过程,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大大减少胎儿心脏接受超声波照射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3D/4D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是否能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提供更多胎儿心脏的切面及信息。方法采用3D/4DSTIC超声系统对26例孕龄16~41周的正常胎儿进行心脏和胸部的自动扫查,获得容积数据后进行脱机分析,主要对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进行多平面的观察和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胎儿心脏的流出道等结构。结果26例胎儿皆成功获得满意二维和三维四腔心切面的图像。通过STIC技术获得的容积数据显示了一系列相互垂直的三维平面图像(即A平面、B平面、C平面),对其中的每一幅图像都可通过旋转、平移进行控制、分析。切割或三维重建图像可获得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更多的切面及信息。结论3D/4D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地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切面和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最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后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 150例中孕期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无异常.采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整个胎儿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并采用“A平面旋转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主动脉弓切面(LAV-AOA)、动脉导管弓切面(LAV-DA)、三血管切面(3VT)五个常用切面,根据胎心位置分为尖位四腔心组和侧位四腔心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切面的重建率;分析影响数据采集的相关因素,如最大羊水深度、胎儿孕周、胎儿体重、胎儿心率、胎盘位置等.结果 运用STIC技术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儿心脏容积数据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对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尖位四腔心组、侧位四腔心组两组间STIC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x2 =0.624,P=0.891).结论 在胎儿静止状态下,其他因素对使用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容积数据.对不同体位胎儿后期图像处理,运用STIC正交平面技术可得到质量比较满意的图像.因此STIC技术可普遍用于中孕筛查期胎儿心脏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新型智能产前超声技术SFA自动识别与获取胎儿标准切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以传统超声和SFA技术识别并获取1 127胎≥16孕周单胎胎儿的标准切面,比较获取图像成功率(实际获取图像数/应获取图像数×100%)和图像合格率(合格图像数/实际获取图像数×100%),以及获取不同孕周胎儿标准切面所用时间。结果 SFA获取胎儿经丘脑横切面、经侧脑室横切面、四腔心切面、脐带腹壁入口切面、双肾水平横切面的成功率均低于传统超声(P均<0.05),获取经侧脑室横切面、四腔心切面、腹围横切面的合格率均高于传统超声,获取膀胱水平横切面合格率低于传统超声(P均<0.05)。对不同胎龄胎儿,SFA获取标准切面所用时间均少于传统超声(P均<0.05)。结论 SFA技术获取胎儿标准切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用时少于传统超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诊断胎儿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CTECD)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28 388例孕18~40周的胎儿,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常规扫查切面,多切面扫查观察胎儿心脏大小、形态、房室结构、房室瓣开闭、左右心室流出道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现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后应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实时、动态观测胎儿三维房室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本组28 388例孕妇中,超声心动图明确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861例,其中诊断CTECD 68例。结论二维联合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可诊断胎儿CTECD,可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显示胎儿CTECD的大小、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