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图像改善胰腺血管网显示的能力。方法 将47例非胰腺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能谱CT组(27例)和VCT扫描组(20例)。由1名观察者测量11组能谱CT单能图像(40~140 keV,间隔10 keV)及1组VCT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CNR、信号强度比(SIR)、SNR值,并行VR、MIP重建;2名观察者独立盲法观察,以5分法评价显示胰腺血管网的能力。结果 能谱CT 50~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高于40 keV、80~140 keV(P均<0.05);2名观察者对各组单能图像评分的一致性为一般或良(0.403~0.843)。70 keV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40~60 keV组(P<0.05)。能谱CT 70 keV图像胰腺血管网评分明显优于120 kVp图像(P<0.05);在噪声、扫描剂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与120 kVp图像比较,CT 70keV胃十二指肠动脉CT值、CNR、SIR、SNR分别提高了29.06%、58.07%、22.22%、31.28%。结论 与混合能量CT相比,能谱CT单能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胰腺血管网。  相似文献   

2.
双能量CT联合金属伪影削减算法显示微弹簧圈定位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双能量能谱CT(DES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VMS)图像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在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的肺结节患者,微弹簧圈置入后,对其行DESCT扫描。选择最佳光子能量水平,在最佳能量水平重建VMS图像及经MAR算法处理的VMS图像(VMS+MAR),比较VMS、VMS+MA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 选择74 keV为最佳能量水平。74、90、110、140 keV VMS+MAR图像质量优于50 keV图像(P均<0.05);74、90、110、140 keV水平VMS+MA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4 keV VMS+MAR图像质量优于VMS图像(P<0.05)。2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结论 74 keV VMS图像联合MAR算法可有效抑制微弹簧圈金属伪影,清晰显示肺结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技术血管成像的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 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置于2 ml硬塑料试管中,浓度依次为1.04、1.17、1.56、2.08、2.34、3.13、4.17、4.69、6.25及9.38 mgI/ml。用猪肉包裹试管后置入水槽中,并加以固定。使用能谱CT进行GSI模式扫描,利用GSI处理/重建平台获得40~70 keV间距为5 keV的7种单能量图像及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各单能量图像及混合能量图像的CNR、SNR和噪声;并根据管壁边缘锐利度、肌肉及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及噪声3个方面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 keV(13.28±3.06)及55 keV图像的CNR(14.68±3.7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001),50 keV及55 keV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55 keV图像的SNR(22.18±3.95)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P<0.001)。与混合能量图像比较,65 keV图像的噪声降低程度(23.08%)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P=0.002)。55 keV的图像质量评分(11.76±0.33)高于其他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χ2=73.05,P<0.001)。结论 本实验中,55 keV图像是能谱CT GSI血管成像的最佳单能量图像,图像质量优于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提高甲状腺结节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颈部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对比静、动脉期最佳单能量(Opti keV)和70keV单能量的图像,并分析比较其图像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结果:Opti keV成像中静、动脉期图像中微钙化、残圈征、完整强化环及边界显示率均高于70keV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 keV成像中静、动脉期主观评分、SD均高于70keV成像,CN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最佳单能成像可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结节细节征象,提高图像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74)、鳞癌组(n=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等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预测肺癌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 动脉期3组间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3组间40~100 keV每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90 keV每间隔10 keV的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此将腺癌组和鳞癌组合并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根据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均>0.7;联合动、静脉期40 keV单能量CT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分别为0.809和0.85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具有较高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低浓度对比剂结合能谱CT最佳keV成像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 前瞻性选取体质量指数为25.15~34.91 kg/m2的90例患者,按照扫描方式和对比剂浓度分为能谱扫描低浓度对比剂组(A组)和常规扫描高浓度对比剂组(B组)。对两组分别测量胆囊动脉、相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及竖脊肌CT值的标准差,计算胆囊动脉与竖脊肌间的CNR和SNR。对胆囊动脉行VR、MIP及CPR。由2名观察者分别独立评价两组重建后的图像质量。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结果 能谱CT单能量成像显示胆囊动脉的平均最佳keV值为(60.62±5.85)keV。A组胆囊动脉CT值、竖脊肌CT值均高于B组(P均<0.05),但两组CNR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804、0.773),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P=0.808)。结论 低浓度对比剂结合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可提供良好的胆囊动脉的图像质量,并可显著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能谱CT不同能量成像条件下实验小型猪肝血管影像图像质量,以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和单能图像。方法 对9头小型猪均行常规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而后注入对比剂,应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对肝脏行动脉期扫描,延迟35、50、70 s分别釆集能谱CT增强图像。测量各延迟时间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计算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获得上述差值的峰值,比较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及其差值,确定小型猪门静脉期及静脉期最佳延迟时间。以5 keV为间距,选取40~140 keV的21个单能图像,测量三期图像的SNR、CNR和噪声,确定三期实验小型猪的最佳单能量图像。2名医师在盲法下对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 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CT值、肝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延迟时间肝实质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50 s,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70 s。在65 keV水平,三期图像SNR和CNR均较高,噪声较低。2名医师对三期重建图像的各项评分均≥3分,且均具有中等以上的一致性(Kappa=0.769、0.609、0.727)。结论 动脉期扫描后延迟50 s是能谱CT观察实验小型猪门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延迟70 s是观察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65 keV图像是观察实验小型猪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最佳单能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能谱成像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脊柱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胸部或腹部能谱CT平扫图像,选择直径在0.5~1.5 cm之间的局限性椎体内高密度灶作为研究对象,由综合影像做出成骨性转移瘤或骨岛的最终诊断。分别测量椎体内局限性高密度灶的140 kVp混合能量以及50~130 keV单能量成像的CT值和SD值,以及骨(水)和水(骨)密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骨岛与成骨性转移两组各测量结果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判断不同影像参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88个局限性高密度灶纳入研究(45个成骨性转移瘤,43个骨岛)。成骨性转移瘤的混合能量和单能量的CT值、SD值均低于骨岛(P均<0.05);成骨性转移瘤的水(骨)密度高于骨岛,骨(水)密度低于骨岛 (P均<0.05)。应用140 kVp及各单能量图像CT值鉴别诊断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ROC曲线分析显示,140 kVp图像的AUC最大、为0.741(临界CT值:734.24 HU),高keV单能量影像(110 keV,130 keV)SD值的AUC最大、均为0.873(临界SD值分别为:57.15 HU、53.71 HU),骨(水)密度、水(骨)密度的AUC均较大,分别为0.734、0.739(临界值分别为1433.30、93.99 mg/cm3)。结论 能谱CT对于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和骨岛有一定意义,高keV(110、130 keV)单能量图像上病变SD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方法 对31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获得低能量(100 kV)、混合能量及各水平单能量图像。测量肺动脉CT值和噪声标准差(SD),计算SNR、CNR,获得SNR和CNR高峰时单能量范围,比较不同水平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图像、混合能量图像间肺动脉CT值、SD、SNR及CNR的差异。结果 40~190单能量keV图像中,70~80 keV单能量图像SNR和CNR较高,74 keV图像中二者达峰值。比较70 keV、80 keV和74 keV单能量图像与低能量及混合能量图像差异,70 keV图像与低能量图像肺动脉CT值高于其他各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能量图像SD值最高,其次为70 keV图像,80 keV图像SD值最低;各图像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4 keV和80 keV图像SNR值均高于低能量图像(P均<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中,70~8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与低能及混合能量图像相当,74 keV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能谱CT资料,对所有图像均采能谱软件处理,获得肿瘤及腹主动脉的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不同能量水平(40~140 keV)的CT值、能谱曲线、能谱曲线形态、基物质对浓度(水-碘、脂-碘、血-碘)定量参数,并对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进行标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能谱特征参数。结果 动脉期40、70~140 keV、静脉期70~140 keV、延迟期40~140 keV单能量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标准化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增强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嗜铬细胞瘤组始终位于腺瘤组上方。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的水(碘)、脂(碘)、血(碘)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均高于腺瘤组(P均<0.001);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组与腺瘤组的碘(水)、碘(脂)、碘(血)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具有不同的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和能谱特征物质含量。能谱CT为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客观质量控制参数,确定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采用能谱CT机对10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正常组50例,病变组50例。对40~140keV间隔5keV的21组单能量图像噪声(Noise)进行测量,计算正常组和病变组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SNR和CNR及病变组中242个斑块的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冠状动脉(LAD、LCx、RCA的近、中、远段)图像的Noise、SNR及CNR。结果单能量图像Noise下降趋势的分界值在60keV,正常组、病变组血管的SNR、CNR值均在40~70keV水平明显高于其他keV水平。60keV水平单能量图像的SNR、CNR值在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正常组和病变组,60~70keV水平的单能量图像能够获得较高的SNR、CNR和较低的图像Noise,可作为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的最佳单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甲状腺上动脉分支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甲状腺上动脉分支类型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因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接受颈部64层螺旋CTA扫描并符合本研究的100例颈部原始图像,将数据在AW 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其反转像(Inverse-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观察甲状腺上动脉分支类型特征.结果 100例共显示201支甲状腺上动脉.其腺体支共7种分支类型,左右各一支(L_1R_1)最多见(37.37%),非腺体支共5种分支类型,3种分支,即喉上动脉、环甲动脉及胸锁乳突肌动脉.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较好地评价甲状腺上动脉分支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建相位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使用Philips独立工作站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析软件,进行冠状动脉重建。重建的方法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组等。分析不同R-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右冠状动脉近段、远段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近段的最佳重建时相是70%~75%,右冠状动脉中段、后降支及左回旋支远段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0%~75%或35%~40%。结论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R-R时相重建冠状动脉可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GSI)单能量成像在减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寻求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 方法 对19例带有脊柱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能谱CT GSI扫描。获得能谱扫描数据后,利用能谱技术,每隔10 keV重建40~140 keV共11组单能量图像,于每组图像中分别选取伪影最重层面(A)和无或少伪影层面(B)的两幅图像行ROICT值和SD值测定,分别记录为CT1、CT2和SD1、SD2,计算伪影指数(AI)。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T值,LSD-t检验比较AI值。 结果 40~140 keV 11组单能量图像中,120 keV单能量图像组,A、B两层面CT值分别为(41.41±9.48)HU和(41.91±7.97)HU(t=-0.21,P>0.05);其他10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0~140 keV时,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60 keV时,与其他能量组两两比较,A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能谱CT利用能谱成像技术可有效减除金属植入物的伪影,120 keV为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成像点,70 keV为伪影减除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源双能CT在体碘含量定量分析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GE单源双能量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选择甲状腺结节的实性部分、未受累正常腺体作为ROI,在专用的图像分析软件上测量其在不同单能量时平扫及增强CT值、平扫碘含量,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不同单能量平扫CT值、强化程度及平扫碘含量、不同单能量时CT值衰减幅度的差异。结果 平扫时甲状腺恶性结节碘含量明显低于良性结节(P< 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平扫40 keV和140 keV单能量时CT值衰减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的AUC为0.92。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碘含量、不同单能量时CT值衰减幅度均存在差异,单源双能量CT技术可能为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140 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扫查肝脏的价值。 方法 对45例接受肝脏平扫和增强扫描CT患者,在完成常规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后,采用肝脏能谱后处理分析软件生成140 keV单能图和水基图;比较平扫图像、140 keV单能图和水基图对肝内病灶的显示情况,对比分析平扫图像与140 keV单能图中肝脏、肌肉的CT值、SNR以及单期和总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 结果 在显示病灶方面,140 keV单能图、水基图与平扫图像无明显差异;肝脏CT值140 keV单能图略高于平扫图像,而SNR 140 keV单能图低于平扫图像(P均<0.05);140 keV单能图和水基图的总CTDIvol和DLP均低于平扫图像(P均<0.05)。 结论 GSI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中,利用140 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有可能取代平扫图像,以利于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优化100 kV儿童腹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对55例患儿行100 kV低剂量腹部CTA,分别采用MBIR、100% ASIR、80% ASIR、60% ASIR、40% ASIR及滤过反向投影(FBP)算法重建为6组图像,评价图像质量,包括图像噪声、大动脉(LA)及小动脉(SA)显示能力;对比各级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图像噪声主观评分及LA评分以MBIR图像最高,ASIR次之,FBP图像质量最差;SA评分以MBIR图像最佳,FBP次之;随权重提升,ASIR图像评分逐渐降低,100% ASIR最低(P均<0.05)。MBIR图像SD最低,其SNR及CNR明显高于其他图像(P均<0.05)。结论 MBIR可明显提高儿童低剂量CTA图像质量,100% ASIR仅可提高图像显示LA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双源CT单能及双能技术进行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并对比二者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双源CT双能模式下的虚拟单能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胸部CT增强病患64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单能组及双能组),每组32例。对比剂采用碘帕醇(370 mgI/mL),剂量为1.2 m L/kg,流速固定在4.0 m/s,追加生理盐水40 mL。单能组每个病患得到一组增强图像,双能组可生成40~190 keV多组图像,并通过虚拟单能技术自动得出对比度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最高的一组图像,将得出的两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支气管动脉CT值、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CNR、信噪比(Single-to-noise ratio,SNR)以及辐射剂量等参数进行对比。结果:两名放射科主任医师对支气管动脉主观评分结果呈优秀吻合(所有Kappa值>0.8)。与单能组相比,双能组右侧和左侧支气管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明显更高(P<0.001,P=0.001)。除此之外,在双能组中,左右支气管动脉的CT值(P<0.001,P<0.001)、噪声(P<0.001,P<0.001)、CNR(P=0.001,P=0.003)、SNR(P=0.012,P=0.035)均显著高于单能组。辐射剂量方面,双能组与单能组的CTDI和DLP均无明显差异(P=0.097,P=0.132)。结论:双源CT双能模式下的虚拟单能量技术能够提高支气管动脉的血管成像质量,显示更细小的血管走形,更好的满足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和金属伪影去除序列(MARs)在减少金属粒子伪影的价值。方法 选择19例腹部植入125I粒子的患者,在相同CT剂量指数(CTDI)条件下进行GSI扫描。获得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GSI在60~110 keV(间距10 keV)重建6种单能量图像及对应的MARs能谱图像。由3名放射医师主观评价3种成像方式的图像质量差异,并计算125I粒子邻近病变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噪声值及伪影指数(AI)。结果 ①70 keV图像质量明显高于混合能量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5,P<0.001);②不同keV单能量图像中,70 keV图像的125I粒子邻近组织CNR最佳(0.81±0.20),且主观评分最高(2.79±0.21);80 keV图像的AI最低71.78±20.70;110 keV图像中伪影长度最小 ;③MARs能谱图像中高密度金属伪影减少,125I粒子不同程度被消除并产生低密度伪影。110 keV图像中金属伪影的长度小于混合能量图像及MARs能谱图像(t=3.42、3.97,P均<0.05);MARs能谱图像与混合能量及70 keV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4.05,P均<0.01)。结论 GSI技术能有效减少CT图像中125I粒子的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改善125I粒子植入术后邻近组织的显示情况。MARs技术不能有效消除放射性粒子产生的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