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本品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相似文献   

3.
4.
刘童 《北方药学》2013,(1):85-85
通过近年来对毛茛科植物研究的总结,从化学分类学、植物分类学、药理作用方面对毛茛科常用的乌头属进行归纳;对我们平常接触较少的唐松草属植物进行介绍,从而对以后毛茛科药用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乌头类药材成分结构、药理作用和炮制减毒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为乌头类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梳理分析,对乌头类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炮制减毒进行综述。结果: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此外还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成分。乌头类药材在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神经等毒性。乌头类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毒性发挥临床药用功效。结论: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生物碱构效关系以及更高效的减毒增效炮制方法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疆乌头属6种植物药及川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为地产乌头属植物药快速鉴别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粉粒进行观察摄像。结果乌头属6种植物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为:花粉粒椭圆形至细椭圆形,极面观三裂三角圆形至三角形,但川乌极面观呈三裂带帽三角圆形。6种植物的花粉粒可分为2种类型:花粉粒椭圆形,点状纹饰,三沟;花粉粒细椭圆形,点状纹饰,三沟。结论极面观可作为地产乌头与川乌的鉴别依据,但地产乌头属植物之间花粉粒形态没有明显不同之处,所以不宜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作为区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少华  秦林  王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281-1282
目的 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 ,探讨川乌与防己配伍 (乌防 )后的减毒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即LD50 法 ) ,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结果 川乌组LD50 16 3 75 7g/kg ,乌防 1∶1组LD50 2 34 15 3g/kg ,乌防 1∶2组LD50 196 981g/kg ,乌防 2∶1组LD50 16 8 4 6 1g/kg。其中川乌组与乌防 1∶1组、乌防 1∶2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 结论 防己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是 ,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8.
乌头药材的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启雄 《海峡药学》2009,21(12):104-106
通过查阅文献,对乌头药材的炮制研究作一综述,为生产炮制工艺提供参考,为面临的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5种喹诺酮类药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5种喹诺酮类药性的大小,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用小鼠静脉注射,灌胃及腹腔注射3种途径作急性毒性试验,按Bliss法程序统计处理并作比较。结果:小鼠静脉注射LD50在230-399mg.kg^-1之间,依次为左旋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腹腔注射(或灌胃)LD50在614.44-1460.80mg.kg^-1之间,依次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结论:提示喹诺酮类品种及给药途径不同其毒副作用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童玉懿  商建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5,20(10):766-771
本文报道榜嘎类包括两种乌头: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和甘青乌头A.tanguticum Stapf及牛扁类包括五种乌头:牛扁乌头A.barbatum var.puberulum Ledeb.、高乌头A.sinomontanum Nakai、空茎乌头A.apetalum B.Fedtsch.、赣皖乌头A.finetianum Hand.-Mazz.、花葶乌头A.scaposum Franch.根部的形态与组织构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共七种乌头可根据生药外形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1.
张旭东  芦彦兆  柳娜  景明 《药学研究》2017,36(11):627-629,642
目的 研究复方湿生扁蕾提取液的镇痛、抗炎作用,并考查其单次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热板致小鼠疼痛、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复方湿生扁蕾提取液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通过单次以最大灌胃体积不同浓度给药观察该复方提取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 本复方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复方组给药前后的痛阈差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率达31.7%.100、120 g·kg-1剂量组给药后4 h之内部分小鼠出现昏睡、萎靡少动、进食减少、稀便、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在2d内逐渐消失.观察期间这两复方组体重增长缓慢,观察结束后剖检主要脏器未见肉眼可见病变.结论 在100、120 g·kg-1剂量下发现对小鼠体重具有不良影响,未发现致小鼠死亡及器官性病变的毒性作用,其LD50大于120 g·kg-1,安全性较好,可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艳  张梅  王金萍  杨锋 《药学实践杂志》2017,35(4):334-336,370
目的 测试辣木叶和种子的急性毒性以及安全剂量范围。方法 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设计实验,确定中药新药的最大耐受量和急性毒性。结果 小鼠对辣木叶超微粉和辣木叶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0.4 g/20 g、0.8 g/20 g,辣木叶超微粉和辣木叶醇提物的成人日剂量分别在10 g/50 kg、20 g/50 kg以下为安全剂量。结论 辣木叶为较安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通经及清肝消痈的功效。本文通过调研国内杂志及近十年的国外杂志,对赤芍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其研究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药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永明 《药学研究》2016,35(1):16-18,36
目的 检测丹参多糖的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为丹参多糖的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 预试验中,以剂量8、6、4.5 g·kg-1,对小鼠等容积[0.2 mL·(10 g)-1]一次性灌胃给药,若死亡数≥30%,按改良寇氏法设计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否则,按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大耐受量(MTD);对大鼠口服灌药高(6 g·kg-1)、中(3 g·kg-1)、低(1.5 g·kg-1)剂量的丹参多糖,14 d后进行常规行为观察、血生化检测、免疫脏器系数和心、肝、脾、肾、肺、胃的大体肉眼观察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预试验中小鼠无1例死亡,未测出半数致死量,最大耐受量结果显示小鼠灌服丹参多糖最大耐受量为15 g·kg-1,相当于临床用药的200倍;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各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丹参多糖无毒,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黄精属于百合科黄精属的草本植物,是中国习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作为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资源,有较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本文综述了黄精的本草考证及使用历史,对古法炮制和现代炮制进行对比,从传统功效及现代药理方面进行了总结,对黄精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黄精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黄精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为发展黄精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整体发育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发育至48 h的斑马鱼暴露于5、10、20、40、42、44、46、48、50、100 μg·mL-1的TFDM,分别于暴露后24、48 h(24、48 hpe),计算死亡率、半数死亡浓度(LC50)值;测量每组斑马鱼幼鱼的体长,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评分;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心脏形态并拍照,记录心率,使用Image-Pro Plus 5.1测量斑马鱼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是否有体侧水肿来判断TFDM对肾脏的影响并拍照;应用肝脏标记绿色荧光的转基因斑马鱼TgL-FABPEGFP),通过检测肝脏荧光强度和面积,观察TFDM对肝脏毒性的影响。结果 TFDM的24 hpe LC50为50 μg·mL-1,48 hpe LC50为48 μg·mL-1,100 μg·mL-1 TFDM组斑马鱼幼鱼全部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 μg·mL-1以下的TFDM对斑马鱼的形态和心、肝、肾各脏器无影响;20 μg·mL-1浓度的TFDM处理斑马鱼48 h导致个别斑马鱼鱼鳔体积减小或缺失,对其他脏器无显著影响;40 μg·mL-1的TFDM导致斑马鱼出现轻微的心包水肿,处理48 h以后斑马鱼体长显著减小(P<0.01),形态评分显著下降(P<0.01),斑马鱼的肝脏形态出现轻微变化,但肝脏荧光强度和肝脏荧光面积无显著性变化,对肾脏无影响;暴露在50 μg·mL-1的TFDM中24 h,斑马鱼出现心包水肿,心率显著下降(P<0.05),肝脏荧光强度和面积显著减小(P<0.05),肾脏无明显变化。结论 TFDM对斑马鱼的毒性较小,低浓度(≤10 μg·mL-1)的TFDM对斑马鱼无毒性;中浓度(20 μg·mL-1)下TFDM对斑马鱼的毒性微弱,仅导致部分斑马鱼鱼鳔体积减小或缺失,对其他各脏器无毒性;高浓度(≥40 μg·mL-1及以上)下有轻微的心脏毒性和肝脏毒性,在临床应用中有必要合理控制用量。  相似文献   

17.
王河山  黄福龙  王文杰  王英豪 《药学研究》2022,41(11):721-725,730
目的 综述目前钩吻毒性及其炮制减毒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钩吻的毒性成分及其减毒存效的炮制方法进行了综述。结果 钩吻的毒性研究主要以成分结构研究及药理实验为主,在减毒方面主要从炮制、配伍、新型制剂技术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结论 目前钩吻的减毒研究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使钩吻减毒存效技术广泛应用在钩吻开发及临床使用中,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补骨脂不同提取部位大鼠长期ig给药的毒性反应。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制备得到补骨脂不同部位提取物,即渗漉药渣、上层渗漉液和混合物。将SD大鼠98只,按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补骨脂药渣高、低剂量组,补骨脂干膏高、低剂量组,补骨脂混合物高、低剂量组(高、低剂量均相当于生药6、3 g/kg),每组14只。以1 mL/100 g剂量ig给药12周。每周称大鼠体质量,给药结束后,剖取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取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取肝脏和肾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物高剂量组以及干膏高剂量组雄性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干膏低剂量组雌性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给药组无显著差异。除干膏高、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雄性、雌性大鼠肝脏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雄性大鼠混合物高剂量组以及药渣高、低剂量组的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三酰甘油(TG)显著下降(P<0.05、0.01),混合高剂量组和干膏高、低剂量组尿素氨(BUN)显著降低(P<0.05、0.01、0.001)。与对照组相比,雌性大鼠混合物高剂量组和干膏高剂量组总胆汁酸(TBA)显著升高(P<0.01),混合物高剂量组和药渣高、低剂量组总胆红素(TBIL)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大鼠长期ig给予补骨脂不同提取物可造成一定的毒性反应,且具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并且损伤程度存在雌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是常用滋补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保健产品,但是近年来不时出现何首乌及其制品致肝损伤的报道,引起关注。通过整理分析关于生首乌和制首乌的国内外相关报道,从生首乌和制首乌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水提物、醇提物、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化合物和没食子酸等)归纳总结其致肝毒性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发现生首乌和制首乌的混淆以及长期高剂量给药可能是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病理动物和细胞模型中总结分析何首乌化学成分,发现其化学成分的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致肝损伤的原因之一。此外,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是特征性的肝损伤,个体的体质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对人体有多种有益效果。临床服用何首乌引起肝中毒问题时有报道,但由于何首乌导致肝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炮制后的何首乌仅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目前仍缺乏有效控制何首乌炮制品的科学方法。本文从何首乌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肝毒性、药代动力学等角度汇总分析何首乌研究进展,以探索何首乌质量控制方法和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