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查询我院实施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转归和术后病理结果等指标,综合分析该术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科共实施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36例,其中女性27例,男性9例,中位年龄27岁(22~32岁);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无中转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120~1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20~75mL);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出血、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刺穿颏下皮肤,所有病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唇和颏下肿胀,术后7天均基本消退;术后病理结果 36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平均数目5.5枚(3~11枚);术后3个月复查体表及口腔前庭均无疤痕,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在美容效果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标准手术流程中应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的安全性及便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受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2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21例行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61.28±2.71)min; 18例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92.33±10.66)min。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标准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流程中应用多功能吸引器利于空间的建立,可协助暴露手术视野,加快烟雾排出。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目前,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已广泛开展,但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能否在腔镜下完成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特别是Ⅵ和Ⅳ区的低位淋巴结清扫,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总结分析笔者团队近年实施的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采用该术式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3例行腔镜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41例行经胸口联合入路手术(联合入路组),包括12例行经胸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后再经口补充清扫Ⅵ和Ⅳ区淋巴结,另29例行经胸和经口手术步骤合理融合,不再单独补充清扫Ⅵ及Ⅳ区淋巴结;22例行单纯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并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经胸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入路组的12例经口补充清扫颈侧区淋巴结的标本中有8例检出淋巴结,其中2例检出阳性淋巴结。联合入路组与经胸入路组获得的中央区淋巴结总数分别为(8.80±5.78)枚、(8.23±3.53)枚,颈侧区获得的淋巴结总数分别为(31.49±14.90)枚、(29.05±7.80)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副神经损伤、乳糜漏和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联合入路组1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经胸入路组1例手术清扫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结论 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有效,与单纯经胸入路疗效相当。但补充清扫中的阳性淋巴结提示,对于淋巴结转移较多的甲状腺癌患者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可能有一定的价值。然而,本研究病例数量较少,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有待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来进一步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在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2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日间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25例(日间组),常规围手术期模式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10例(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参数等临床数据。结果 日间组125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及1例术后酒窝征,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常规组110例病人中出现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感染,1例术后味觉异常,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组手术预约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日间组住院费用更低(P<0.01),病人满意度更高(P<0.01)。结论 通过严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评估与围手术期管理,日间病房围手术期模式下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能安全有效地开展,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的同时,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是一种经自然腔道的腔镜手术(NOTES)。2008年Witzel等首次在新鲜尸体和活体猪上完成经口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尝试,国内王存川教授则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三孔经口腔前庭的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技术。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TOET入路方式,其主要优势是对口底的结构损伤少,器械操作也较灵活;体表完全无疤痕,根治疾病的同时,能满足美容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TOETVA拥有从上而下视角,由于其天然的视角优势,解决了中央区低位淋巴结清扫的问题。因此,TOETVA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例的优选术式。自2013年该术式诞生,中国国内首先开始发展,2015年多个中心开始尝试,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数百家单位可以开展此术式。TOETVA的技术要点和难点主要包括:空间的建立与维持、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甲状旁腺辨认及功能保留、淋巴结清扫。相比经胸前入路,TOET有更长的学习曲线,一般需要40~50例操作才能克服,同开放手术和其他入路的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比较,除了常规出血、神经损伤、旁腺损伤、皮瓣损伤等并发症外,尚有以下特殊的并发症,包括: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手术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组(观察组,n=46)与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组(对照组,n=42),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结果:两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1例CO_2气体栓塞,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发生1例皮肤烫伤,1例术后出血,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全乳晕入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美容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制Trocar辅助套管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操作空间维持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Trocar套管辅助下完成16例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辅助组),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同期14例非套管辅助的常规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疾病以青年女性多见,传统的手术瘢痕可能影响患者美观,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腔镜甲状腺手术迅猛发展。经口腔前庭入路实现体表无瘢痕,是安全、可行的,但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术后下巴水肿、麻木不适等。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作为一种全新入路的甲状腺手术,它具备与经口腔前庭入路一样的由上而下的视角优势,能够可靠彻底清扫中央区(特别是Ⅶ区)淋巴结,允许较大的标本取出,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皮瓣剥离,避免了下巴疼痛和麻木不适。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是甲状腺外科治疗理念的创新,在保证手术质量、治愈疾病的前提下,实现微创和美观的效果。笔者通过回顾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历史和自身经验,总结了该入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介绍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范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侧病变,其中良性肿瘤5例,最大径5cm,均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46±34)min;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右侧8例,左侧2例,均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并同侧中央区清扫淋巴结,平均手术时间(187±36)min,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7.1±2.3)枚,淋巴结转移率为40%(4/10)。无中转手术,无术后出血及二次手术。2例术后出现颏部、口唇麻木,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均自行恢复。随访时间1~22个月,未见种植、复发、转移。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后体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手术适应证选择、严格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技巧的把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及美容效果。方法:将33例术前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行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腔镜组),17例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小切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腔镜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属于美容手术,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小切口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等方面优于腔镜手术,但颈部仍有2~3 cm的瘢痕。腔镜手术具有术后颈部无瘢痕的美容效果,美容效果更佳,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16例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病例资料,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甲状腺腺瘤1例。总结患者的手术方式、建腔经验、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2例行单侧腺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34.3±36.1 min;3例行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243.3±32.5 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0.9±4.2;淋巴结转移率33.3%(5/15),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2.4±1.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颏神经损伤1例,嘴角撕裂伤2例,颌下皮肤肿痛硬结1例。结论:经口腔前庭甲状腺手术美容效果极佳。良好的建腔技术能够给患者带来更佳的术后舒适度,更低的并发症发现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6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组与传统开放颈部领式切口甲状腺手术组各3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有无并发症及患者对切口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手术组),6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所有患者均至少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的主要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15例腔镜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术后大量出血患者。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均无术后低钙血症及声音嘶哑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中央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瘢痕小且隐蔽,美容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术组。 结论: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有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腺叶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整块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为10例甲状腺癌患者经口腔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腺叶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整块切除术,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手术并发症、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评分等。结果:手术均获成功,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例有2枚淋巴结转移,2例有1枚转移,6例无转移。手术时间平均(120.4±26.5)min,出血量平均(15.6±6.5)mL,术后平均住院(4.5±1.5)d,引流量平均(35.3±16.2)mL,拔管时间平均(1.8±0.6)d。术后复查甲状旁腺素正常。术后无下颌、下唇麻木,口腔切口感染、声嘶、呛咳等。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为(3.2±0.8)分,术后1个月美容满意度评分为(9.4±0.4)分。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腺叶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整块切除术,循间隙游离能完成整块切除,符合无瘤原则;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实践及与开放性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并比较分析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各45例临床资料(行经传统开放术式患者样本量较大,随机抽样选择45例),比较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BMI、病理类型,清扫淋巴结数量以及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远期预后等指标。结果两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中指标如出血量,淋巴清扫方面两组亦无统计学差异,但术中手术时间较开放组延长(P<0.05),手术费用较开放组更多,住院时长较开放组更短。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在美容效果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术后颈部不留瘢痕,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选择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如何规范化应用腔镜甲状腺技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并向基层医院推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全乳晕入路为例,介绍浙医二院王平团队腔镜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经全乳晕入路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手术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23例行腔镜经全乳晕入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甲状腺单发结节,肿瘤直径均≤1.0 cm;均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女18例,男5例,平均年龄37.13岁。结果:均成功实施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因并发症二次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3.83(155~221)min,平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7(2~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9(2~5)d。术后发生轻度饮水呛咳1例,1周内恢复正常;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6例,1周内均自行吸收。随访至今未发现肿瘤复发、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行的方法,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中央区完全显露率、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采用门诊随访方式,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大直径为6(2~30 )mm,中央区淋巴结获取数目为4(0~19)枚。中央区完全显露率为92.8%(65/70)。手术时间为95(65~14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2~5 )d。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皮下积液1例,局部红肿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术后出血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切口隐蔽性好,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与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88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44例)与对照组(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4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除数。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乳晕入路相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放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5)min,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0.8)d。甲状腺乳头状癌平均最大直径为(8.5±4.5)mm, 平均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7.7±5.9)枚。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 1个月均恢复正常;皮下积液1例, 经皮置管引流后治疗痊愈;下唇及颏部皮肤麻木3例, 6个月症状得到改善。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