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起加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后改为每次5粒,每日2次,共服用6个月。随访时间为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统计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可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孔钽棒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60髋),按照入组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30髋),对照组给予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治疗组在多孔钽棒植入术后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口服,5粒/次,3次/日,连续2个月,后2次/日,连续4个月,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患髋Harris评分,评价疗效和股骨头生存时间。结果共有49例(59髋)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生存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孔钽棒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髋功能,延长股骨头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10)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股骨头坏死患者共39例,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为Ⅰ期期,给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口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全部完成疗程及随访,服药3个疗程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对两者应用等级相关分析发现,Spearman相关系数r为0.429,P=0.006,P<0.01,表明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成正向直线相关。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52髋),ARCO分期为Ⅰ期及Ⅱ期,给予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术后给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口服,随访观察术后Harris评分及SF-12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纳入研究的45例(52髋)患者均完成疗程,末次随访评价,优14髋,良26髋,可7髋,差5髋,有效率为90.4%。术后随访患者HHS评分和SF-12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患髋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中期ANF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和全血高切粘度、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1.3%,对照组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和全血高切粘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坏死区体积明显减少(P0.05),骨坏死区灰度及股骨头灰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中期ANFH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髓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及负重髋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8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1周开始口服云南红药胶囊3粒/次,3次/d,连服27 d。2组患者均于术后0.5 a采用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评定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术后1 a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负重时的髋痛程度。结果148例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4例出现髋痛,疼痛评分(3.22±0.31)分;对照组1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13例出现髋痛,疼痛评分(6.07±0.56)分。2组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预防性服用云南红药胶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降低,坏死后行走时髋痛的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蚀丸对股骨颈骨折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0年因股骨颈骨折后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服用骨蚀丸(试验组)和丹郁骨康丸(对照组),观察髋关节功能评分、股骨头存活率、血清Ca、P、血流变的前后改变。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骨蚀丸对改善患者髋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障碍、行走距离、影象等方面的作用均优于丹郁骨康丸,试验组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8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钙、血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骨蚀丸能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配合口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髋关节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密集型针刺配合口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VEGF、BMP-2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2%,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Harris评分和血清VEGF、BMP-2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治疗后Harris评分和血清VEGF、BMP-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6.4%和8.5%,对照组分别为12.5%和25.0%。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配合口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血清VEGF、BMP-2合成,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豫药制字Z 20120237)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时,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  相似文献   

10.
王永乐  沈斌  倪向明  徐仲翔  李悦 《新中医》2022,54(16):99-102
目的:观察活血逐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0 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逐瘀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Harris、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rri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rris、VAS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血清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逐瘀汤治疗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近年在临床中采用三针固定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采用先进的光弹性实验和电阻应变仪方法分别研究股骨<包括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应用鱼鳞钉进行四种类型三针固定法<等腰,等边,倒三角,扇形>在中立位,内收位,外展位的电测法实验研究,研究成果显示股骨颈和各根针的力学性质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治疗失误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股骨干骨折治疗失误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在再次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8例患者伴有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股骨干骨折诊疗失误主要包括未遵循生物力学原则、手术操作失误、手术时机不当、围手术期管理失误等。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保护骨折端血运,规范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及一期植骨修复明显骨缺损是预防股骨干骨折治疗失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腰丛股神经阻滞方法,对照组采用坐骨股神经阻滞方法,两组阻滞穿刺药为罗哌卡因。结果:两组切皮10min后,MAP和HR明显升高(P<0.05);同时对照组较治疗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Bromage评分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镇痛属于外周阻滞镇痛中的一种,其中股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镇痛完全,麻醉起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作者分别采用低角度三枚空心拉力螺钉和L形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作疗效的比较。方法:作者用切开复位,L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用闭合复位三枚空心拉力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25例,其中第三枚螺丝钉紧贴内侧股骨矩,低角度打入。所有病例均随访六个月以上。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两组比较,三枚钉组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较短,术中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低角度三枚空心拉力螺钉法要优于L形钢板内固定方法,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的骨伤科疑难病症。目前国内外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方法是医学影像学检测。临床常用X线,CT,放射性核素成像,核磁共振(MRI)和血管造影(DSA)等,这些技术不仅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提供诊断依据,同时也为判断疗效提供科学结论。但是,临床发现,仅靠上述影像学检测等诊断方法,尚不能及时准确发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病变变化过程,而且检测结果反映的只是病变结果的局部病灶。当诊断确立后才开始治疗,时机已晚,病情难以逆转。1993年以来,我们运用微循环理论和技术,观察人体远端末梢的甲襞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的:观察三七丹参片促进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20例(男性52例,女性68例)。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致伤原因:跌伤53例,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18例。Garden分型:Ⅰ型:40例,Ⅱ型:64例,Ⅲ型:16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6d。大多数于伤后2d内就诊,均于伤后2h~7d内手术。手术方式均为牵引复位后微创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三七丹参片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7~15d,平均12d,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三七丹参片,成人3片/次,3次/d,连服3个月。后改为2片/次,2次/d,连服3个月,术后随访半年~9年,并采用股骨头坏死的评分标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三七丹参片组与对照组通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三七丹参片可促进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并能预防股骨头坏死。结论:对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后配合口服三七丹参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9年8月收治的58例62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Tronzo-Evans分型:I型6例,Ⅱ型11例,Ⅲ型25例,Ⅳ型16例,闭合复位并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手术时间28.7~66.3 min,平均48.7 min。术中出血量62~200 mL,平均100.3 mL。47例随访6~13个月,平均7.5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2~7.4个月,平均4.1个月。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出现髋内翻。余未出现其它并发症,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治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改变。结果经过电针治疗总的优良率为82.7%,患者的Harris总分提高,特别是在疼痛和关节功能方面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IF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骨密度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骨密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IFF患者中手术效果较理想,能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