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诊断颅内高压症(ICH)的准确性及其诊断阈值。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及Sino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超声测量ONSD评估ICH的文献并进行筛选,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5.1、Meta Disc 1.4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ONSD诊断ICH的准确性;绘制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获取其诊断阈值。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568例ICH及816例颅内压正常患者。超声测量ONSD评价ICH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5%CI(0.87,0.92)]、0.88[95%CI(0.86,0.90)]、7.38[95%CI(4.71,11.56)]、0.13[95%CI(0.11,0.17)]、66.40[95%CI(36.35,121.30)]及0.92[95%CI(0.89,0.94)]。超声测量ONSD诊断ICH验前概率20.00%,验后概率升至69.00%。以ONSD≥5.01 mm为最佳阈值诊断IC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3.30%。结论 超声测量ONSD诊断ICH准确性较高;其最佳阈值为5.01 mm。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纳入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61)及炎性组(n=17);对比2组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特点,并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回归分析,观察常规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恶性组与炎性组病灶最大径、钙化情况、纵横比、造影剂到达时间、病灶增强模式及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径<10 mm(OR=130.319,P<0.001)、慢进型增强(OR=6.177,P=0.013)、微钙化(OR=10.886,P=0.001)及向心性增强(OR=12.922,P<0.001)为甲状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95%CI(0.740,0.916)]、0.703[95%CI(0.575,0.832)]、0.638[95%CI(0.501,0.775)]及0.630[95%CI(0.491,0.768)]。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病灶伴微钙化、慢进型增强及向心性增强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基于术前腹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POP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接受PD患者的术前腹部增强CT资料,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7)和验证集(n=75)。于训练集增强静脉期CT图像中勾画胰腺实质作为感兴趣容积(VOI),提取其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最优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绘制模型预测PD术后POP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能;以验证集数据进行验证。结果 共选出14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2[95%CI(0.76,0.88)]和0.82[95%CI(0.72,0.91)]。结论 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预测PD术后POPF。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123I-间碘苄胍(123I-MIBG)及N-氟丙基-2b-甲酯基-3b-(4-123I-碘苯基)降托烷(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帕金森病(PD)与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 EBMR、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2000年1月—2020年10月有关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PD与APS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根据显像结果将123I-MIBG SPECT/CT分为早期及延迟显像,评价其鉴别PD与APS的效能;采用Stata 16.0和Metadisc 1.4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 106例PD及365例APS患者。123I-MIBG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无明显阈值效应(r=0.58,P<0.05),而123I-FP-CIT存在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r=0.89,P<0.01);二者鉴别诊断PD与APS均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中高度异质性(I2均>50%);123I-MIBG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均有较高异质性(I2均>50%),故均以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数据。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2[95%CI(0.76,0.86)]及0.90[95%CI(0.84,0.94)],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68,0.93)]及0.27[95%CI(0.12,0.50)],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显示其AUC分别为0.87及0.81;123I-MIBG SPECT/CT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4[95%CI(0.63,0.82)]及0.82[95%CI(0.77,0.87)],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4[95%CI(0.78,0.98)]及0.79[95%CI(0.61,0.90)],SROC的AUC均为0.86。结论 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可互为补充用于鉴别诊断PD与APS;123I-MIBG早期及延迟显像的鉴别效能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9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n=5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n=40),比较组间CT特征差异。利用Mazda软件提取病变纹理参数,以Lasso算法筛选,联合十折交叉验证构建Logistic回归影像组学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效能。结果 CT形态不规则多见于MIBC组,NMIBC组与MIBC组肿瘤CT形态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组学列线图预测肌层浸润AUC为0.881,特异度为76.5%,敏感度87.5%,危险因素包括动脉期S(3,3)SumAverg、S(4,-4)InvDfMom及静脉期S(3,-3)DifEntrp、Perc.90%。结论 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有助于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经胸肺部超声检查(TLUS)技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 由2名超声科医师对40例ILD患者分别采用简化的14肋间隙扫查法、28肋间隙扫查法、72肋间隙扫查法行TLUS,对比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采用不同技术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一致性及扫查时间。结果 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利用3种超声技术对B线评价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均较高,其中同一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ICC=0.989 1,95%CI(0.977 2,0.994 8)]及一致性最高[界限宽度0.57±2.79,95%CI(-0.47,1.61)],不同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ICC=0.9795,95%CI(0.9575,0.9902)]及一致性最高[界限宽度0.70±3.77,95%CI(-0.71,2.11)]。同一医师、不同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观察胸膜线严重程度的一致性高(Kappa值=0.948、0.895,P均<0.001)。3种超声技术扫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4肋间隙扫查法时间最短,72肋间隙扫查法最长。结论 3种TLUS技术中,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最高,且用时最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预测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疑诊胎盘植入患者,其中18例发生胎盘植入、29例未植入,比较有无胎盘植入患者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测胎盘植入模型,并制作列线图,绘制校正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有无胎盘植入患者孕次、剖宫产次数、胎盘位置、胎盘下血管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年龄、流产史、阴道流血史、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面中断、胎盘局部膨出及胎盘信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剖宫产次>1及胎盘下血管异常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预测胎盘植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77.78%、86.21%、86.21%,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胎盘植入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及常规MRI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可作为术前预测胎盘植入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T1WI、IDEAL-T2WI影像组学特征及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腮腺PA和25例AL患者。运用放射组学云平台,于轴位T1WI和IDEAL-T2WI上手动勾画病灶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方差阈值法、SelectKBest及Lasso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采用随机森林、逻辑回归算法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T1WI、IDEAL-T2WI、IDEAL-T2WI联合T1WI建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T1WI、IDEAL-T2WI、IDEAL-T2WI联合T1WI分别得到6、9、12个有效特征。基于IDEAL-T2WI联合T1WI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95%CI(0.59,1.00),准确率0.83。结论 基于T1WI、IDEAL-T2WI影像组学特征及机器学习模型可有效鉴别诊断腮腺PA和AL。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结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LGI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自建库到2022年9月,结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LGIB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急诊结肠镜组和常规结肠镜组的再出血率、内镜下止血成功率、出血来源定位率和总体死亡率等多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回顾性研究和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400 180例患者。回顾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结肠镜在以下4个方面优于常规结肠镜:内镜下止血成功率(OR^ = 1.64,95%CI:1.07~2.52,P = 0.020)、住院天数(MD = -1.67,95%CI:-2.92~-0.42,P = 0.009)、外科手术率(OR^ = 0.52,95%CI:0.42~0.64,P = 0.000)和输血率(OR^ = 0.83,95%CI:0.78~0.88,P = 0.000);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总体死亡率、介入治疗率和出血来源定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结肠镜内镜下止血成功率(OR^ = 1.74,95%CI:1.04~2.93,P = 0.040)和出血来源定位率(OR^ = 2.31,95%CI:1.28~4.17,P = 0.006)明显高于常规结肠镜,两组间其他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常规结肠镜相比,急诊结肠镜并不能降低再出血率和总体死亡率,但能够提高内镜下止血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外科手术率和输血率,在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及高分辨率CT(HRCT)预测TNM Ⅰ期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HRCT示原发灶与胸膜存在接触的TNM Ⅰ期肺腺癌患者,依据病理所见VPI分为阳性组(n=21)和阴性组(n=51),将其原发灶与胸膜的接触关系分为Ⅰ~Ⅳ型。以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胸膜接触类型及HRCT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VP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组间胸膜接触类型和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膜接触类型[OR=2.047,95%CI(1.061,3.951),P=0.033]和SUVmax[OR=1.234,95%CI(1.076,1.415),P=0.003]为预测VPI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以9.0及Ⅳ型为SUVmax及胸膜接触的最佳阈值,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和0.715,敏感度分别为76.2%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5%和78.4%;二者联合模型的AUC为0.80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0.4%。结论 18F-FDG PET/CT及HRCT有助于预测TNM Ⅰ期肺腺癌VPI;SUVmax及胸膜接触Ⅳ型为VPI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资料建立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结果 共选取22个系数非零的稳定特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95%CI(0.89,0.93)]、91.41%、83.20%、93.92%、95.79%及89.0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85[95%CI(0.83,0.87)]、90.78%、79.32%、97.90%、96.71%及88.68%。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95%CI(0.92,0.96)]、94.33%、90.77%、96.38%、94.23%及94.9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90[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自199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录的超声弹性成像预测早产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评价其质量.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鉴别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乳腺常规MR和动态增强扫描的乳腺癌患者(75例浸润性、25例非浸润性),将其分为训练组(n=70)和验证组(n=30)。提取病灶纹理特征,采用最小绝对缩减和变量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训练组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比较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3 132个影像学特征,经LASSO回归降维获得19个价值较高者,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之间,训练组和验证组毛刺、基底细胞角蛋白(CK5/6)、瘤细胞增殖因子(Ki-67)和影像组学标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训练组时间-强度曲线(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组TIC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CK5/6、Ki-67和影像组学标签为浸润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鉴别浸润性乳腺癌的AUC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病理分级(G1和G2/3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分为训练组91例、验证组54例,2组各自来源于同一医疗机构.基于训练组动脉期和门脉期CT图像提取PNET影像组学特征,以Pearson相关分析及ReliefF算法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脏增强CT的纹理分析在鉴别肾脏嫌色细胞癌(CCRC)与嗜酸性细胞腺瘤(RO)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CCRC和31例RO病灶的CT图像,采用ITK-SNAP version 4.11.0软件进行ROI勾画并使用A.K.Version V3.0.0.R软件提取纹理特征。通过随机森林算法选取纹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评价所得参数鉴别CCRC与RO的效能。结果 使用Logistic回归对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得到的皮质期、实质期及两期混合后权重值由高到低的前20个纹理参数进行评价,AUC值分别为0.876、0.861和0.945。结论 基于肾脏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诊断CCRC与RO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