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 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 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CMQ)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入院后接受常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KD组),包括22例冠状动脉扩张(A亚组)、31例冠状动脉未扩张(B亚组);以同期5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KD组分别于治疗前12 h内(急性期)、治疗后1周(亚急性期)及6~10周(恢复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常规参数,获得左心室心尖两腔、三腔及四腔观二维动态图像并以QLab 13.0软件进行脱机aCMQ分析,获取左心室局部纵向应变(LS)、整体纵向应变(GLS)及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相关参数。结果 急性期KD患儿与健康儿童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基底段LS、中间段LS、心尖段LS、心尖两腔观LS (LSAP2)、心尖三腔观LS (LSAP3)、心尖四腔观LS (LSAP4)、GLS及恢复期基底段LS、LSAP4均较健康儿童降低(P均<0.05);亚急性期、恢复期KD基底段LS、中间段LS、心尖段LS、LSAP2、LSAP3、LSAP4、GLS均较急性期升高(P均<0.05);恢复期中间段LS、心尖段LS、LSAP3、GLS较亚急性期升高(P均<0.05)。急性期A亚组与B亚组左心室LS及TMAD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恢复期A亚组基底段LS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AP4 Midpt%)较B亚组降低(P均<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aCMQ技术可早期评估KD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冠状动脉扩张影响KD患儿恢复期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形态改变前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方法 将111例OSAS患者分为OSAS伴左心室肥厚(LVH)组(29例)及OSAS无LVH组(8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0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查,比较3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指标的差异,分析超声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SAS伴LVH组与其他2组相比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增大(P均<0.05),室间隔及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减小(P均<0.05);其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3)。OSAS伴LVH组与其他2组相比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S)及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减小(P均<0.05),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应变率比值(E/SRE)增大(P均<0.05),其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率(SR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无LVH组S、SRS及SRE减小(P均<0.05),E/SRE增大(P<0.001)。S、E/SRE均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独立相关(P均<0.05),LVMI与平均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标准化系数=-0.299,t=-3.273,P=0.001)。结论 OSAS可影响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在左心室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前,LV收缩及舒张功能已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检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峰值应变, 评估HCM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收集43例HCM患者(病例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 病例组分为室间隔肥厚型HCM(sHCM)亚组(22例)、心尖肥厚型HCM(aHCM)亚组(8例)和混合型HCM(mHCM)亚组(13例), 对所有受检者进行3D-STI检测, 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圆周峰值应变(GPCS)、面积峰值应变(GPAS)、径向峰值应变(GPRS)及各节段峰值应变, 比较组间上述参数差异。结果 病例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 >0.05)。3D-STI中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心肌GPLS、GPAS和GPRS均明显减低(P均 <0.01), GPCS无明显变化;心肌应变减低sHCM亚组主要集中于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 aHCM亚组主要集中于心尖段, mHCM亚组主要集中于中间段及心尖段。结论 HCM患者左心室常规收缩功能参数可正常, 左心室心肌三维纵向应变、面积应变、径向应变减低, 可通过3D-STI进行检测, 不同类型HCM患者应变减低节段分布与肥厚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应变参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价值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DCM患者(DCM组)及对照组各25例,采用2D-STI技术获取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ls、Tcs),分别计算左心室18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及最大差值(Tls-dif),左心室心尖四腔心、三腔心、二腔心切面6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4、Tls-SD-3、Tls-SD-2)及最大差值(Tls-dif-4、Tls-dif-3、Tls-dif-2),左心室18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及最大差值(Tcs-dif),左心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6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M、Tcs-SD-P、Tcs-SD-A)及最大差值(Tcs-dif-M、Tcs-dif-P、Tcs-dif-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CM组整体及节段应变参数均显著增大(P均<0.05);DCM组中,除Tcs-dif-P、Tcs-dif外,余应变参数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均<0.05);除Tcs-dif-M、Tcs-dif-P及Tcs-dif外,余应变参数均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血流速度(E)/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期应变均存在不同步,收缩不同步可加剧心功能的恶化;2D-STI参数可以客观评价DCM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对40例RA患者(RA组)、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E/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采集3D-STI图像,并应用4D Auto LVQ软件分析计算出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LVGAS),比较RA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参数的差异。结果 RA组与对照组LVDd、LVDs、 IVSd、LVPWd、E峰、A峰、E/A值、EDV、ESV、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LVGLS、LVGRS、LVGCS、LVG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检测出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胸部放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拟接受首次胸部放射治疗且照射野累及心脏的恶性肿瘤患者35例,分别于放射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采集连续6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并储存,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LVMAS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及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比较放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放射治疗前与治疗后LVEDV、LVESV、LVEF、LVSV及LVMA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射治疗后GCS、GAS、GRS均较放射治疗前降低(P均<0.05),但GLS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左心室GCS、GAS、GRS已发生改变,3D-STI可发现放射治疗后心脏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8.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右心室(RV)功能。方法 对31例射血分数下降型HF患者(HFREF组)、41例射血分数保留型HF患者(HFPEF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获得常规超声参数:RV壁厚度、RV基底段内径(RVD1)、RV收缩末期面积(RVESA)、RV舒张末期面积(RVEDA)、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心肌做功指数(MPI)、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D-STI技术获得RV游离壁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间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及整体应变(RVLSfw)。比较3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RVLSfw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RV壁厚度、RVD1、MPI、RVFAC、TAPSE及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间RVLSbas、RVLSmid、RVLSfw均逐渐降低(P均<0.05)。HF患者RVLSfw与LVEF、TAPSE、MPI及RV壁厚度均呈强相关(r=-0.68、-0.53、0.52、0.51,P均<0.01),与RVD1、FAC、S''均呈弱相关(r=0.42、-0.46、-0.39,P均<0.01)。结论 二维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估HF患者RV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STI分析软件在线分析,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峰值应变(GA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 左心室GLS、GRS、GAS减低(P均<0.05),OSAHS+HT组左心室GLS、GRS、GCS、GAS均减低(P均<0.05)。与OSAHS组比较,OSAHS+HT组 左心室GLS、GCS、GAS均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3D-STI能早期、准确有效地评估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独立于HT而单独存在,二者同时存在时改变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速度向量成像(VV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心肌即时纵向应变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35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后2 h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并采集图像后,应用VVI软件分析二维动态图像,获得左心室17个节段3层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PS)。结果 透析后左心房收缩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均较透析前减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与透析前比较,透析后2 h左心室整体全层、内层,基底段全层、内层、中层、外层,中间段全层、内层心肌收缩期LPS均较透析前减低(P均<0.05);左心室整体外层、中层,中间段外层、中层,心尖段全层、内层、中层、外层心肌L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VI分层应变技术可敏感、准确地评价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即时左心室心肌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应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应变。方法 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结果 DM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均低于对照组(t=2.18、3.27、2.05、3.76,P均<0.05)。DM组左心室前壁及侧壁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侧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间隔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和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下壁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组基底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对照组基底段环向、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以评价2型D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二维纵向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8例接受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CSWT组),32例不接受CSWT(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完成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定量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55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瓣膜钙化分为钙化组26例和无钙化组29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心肌质量(LVM),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钙化组和无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LVEDD、LVESD、LVEF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钙化组比较,钙化组IVSd、LVPWd及LVMI均显著增加,GLS、GCS、GAS、GRS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有瓣膜钙化者左室重构和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3D-STI可准确评价血液透析伴发瓣膜钙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不同危险分层主动脉狭窄(AS)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9例AS患者及同期3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S危险程度分为对照组36例、轻度组30例、中度组25例及重度组24例。四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和3D-STI检查,常规超声检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3D-STI检查整体面积应变(GAS)、LVEF、整体环向应变(GCS)、总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纵向应变(GLS)、3D-strain、扭矩、扭曲及旋转;采用Spearman分析AS危险程度与3D-STI检查参数之间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检测显示,重度组LVPWT、IVST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3D-STI检测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中GCS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GRS、GLS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重度组各指标变化幅度高于中度组(P<0.05);三组患者中3D-stra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扭矩、扭曲及旋转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AS危险程度与LVPWT、IVST、GCS、扭矩、扭曲及旋转均呈正相关(rLVPWT=0.522,PLVPWT=0.000;rIVST=0.648,P IVST =0.000;rGCS=-0.637,PGCS=0.000;r扭矩=0.552,P扭矩=0.000;r扭曲=0.523,P扭曲=0.000;r旋转=0.648,P旋转=0.000),与GRS、GLS及3D-strain呈负相关(rGRS=-0.680,PGRS=0.000;r GLS=-0.581,PGLS =0.000;r 3D-strain=0.700,P3D-strain=0.000)。结论:AS危险程度越高,对心脏功能损伤也会越大,3D-STI可以在早期对其进行危险程度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单纯性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以普通饮食(NF组,n=6)和高脂饮食(HFD组,n=10)喂养12周,之后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大鼠左心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F组相比,HFD组大鼠体质量、腹围、腹部脂肪含量、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P均< 0.05);左心室前间隔径向应变率及前间隔、前壁径向应变减低(P均< 0.05),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减低(P均< 0.01)。HFD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脂肪空泡,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和肥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肥胖大鼠早期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变时,已存在不同程度左心室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左心室心肌径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5)和假手术组(n=15),分别于术前、术后2、4、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心室腱索水平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Ds),舒张末期室间隔(IVST),后壁厚度(PWT),计算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采集并储存清晰的高帧频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脱机分析左心室6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及整体径向应变(GPRS).比较各指标在手术组不同观察时点、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同一观察时点的差异.结果 与术前及假手术组同一观察时点比较,术后2周手术组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周,手术组IVST、PWT增厚(P均<0.05),各节段PRS及GPRS减低(P均<0.05);术后8周,手术组LVEDd、LVEDs测值较之前各观察时点增大,FS、EF值较前明显减低,各节段PRS及GPRS减低(P均<0.05),IVST、PWT较术前、术后2周及同一观察时点假手术组增厚(P均<0.05),但与手术组术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复性测量显示PRS组间及组内测值比较均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2D-STI能观察后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心肌纤维径向重构与收缩功能变化的进展过程,是评价实验性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右心双腔间隔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右心双腔间隔起搏患者(起搏器组)和3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D-STI检查,于心尖四腔切面图像获得左心室总体纵向峰值应变(GLS)、总体周向峰值应变(GCS)、总体径向峰值应变(GRS)、总体面积峰值应变(GAS)及左心室总体拧转(GTw)和左心室整体扭转(GTs)值。比较2组间三维应变参数,并分析GTw、GTs与GLS、GCS、GAS及GRS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起搏器组左心室GLS、GCS、GAS、GRS及GTs均明显减低(P均<0.05);2组间G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Ts与GCS和GRS呈正相关(r=0.45、0.40;P均<0.05),与GAS、GLS无相关性(P均>0.05);GTw与GLS、GCS、GAS、GRS均无相关(P均>0.05)。起搏器组GTw、GTs与GLS、GCS、GAS、GRS均无相关(P均>0.05)。结论 右心双腔间隔起搏可损害左心室心肌形变能力,致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