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和T1ρ检查,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计算定量参数T1ρ值。比较对照组及不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患者的T1ρ值,并分析T1ρ值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4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ARCO 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8例。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3,P<0.01);Ⅲ期与对照组、Ⅰ期及Ⅱ期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75,P<0.01)。结论 T1ρ成像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软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关节镜为“金标准”,研究T1ρ技术对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对比T1ρ、PDWI对早期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研究40例临床诊断为踝关节损伤拟住院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MR和T1ρ成像检查,随后的1周内行关节镜检查。冠状位测量正常与损伤软骨的T1ρ值,所有病例均记录MR和关节镜结果。结果 T1ρ技术可清晰地显示踝关节距骨软骨,且呈现不同色阶。正常软骨的T1ρ值为(32.66±1.92)ms,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T1ρ值逐渐增高。Ⅰ-Ⅱ型软骨损伤的T1ρ值无明显差异(P=0.12>0.05),其余各分型软骨的T1ρ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ρ技术能够客观的分析踝关节距骨软骨的损伤程度;T1ρ技术对于发现早期软骨损伤非常敏感,较常规PDWI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量T1ρ成像在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和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双侧腕关节MR扫描,包括常规序列和定量T1ρ序列。根据常规MRI将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骺板损伤亚组,未见桡骨远端骺板损伤腕关节归为无骺板损伤亚组。在T1ρ伪彩图上测量3组桡骨远端骺板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的T1ρ值,比较3组T1ρ值及同组内不同区域T1ρ值的差异。结果 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桡骨远端骺板的T1ρ值低于对照组(P均<0.001),但骺板损伤亚组、无骺板损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3组桡骨远端骺板的舟骨相对面区、月骨相对面区、外侧区T1ρ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1ρ序列有助于发现青年跳水运动员桡骨远端骺板损伤内部超微结构和细胞分子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1ρ和T2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 T1ρ技术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OA)软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经临床和MRI确诊的OA患者75例及健康志愿者2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MR及MR T1ρ成像。根据常规MRI表现,按Noyes分级将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比较不同OA组与对照组患者T1ρ值差异,分析年龄与T1ρ值的相关性。结果 膝关节T1ρ伪彩图对照组呈均一蓝色,轻度OA组呈斑片状绿色增高影,重度OA组色阶信号混杂。对照组、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膝关节软骨平均T1ρ值为(39.18±2.05)ms、(44.00±3.33)ms和(47.57±3.57)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 T1ρ成像可显示膝关节OA患者早期软骨损伤,有助于早期诊断O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与磁共振T2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机制.材料与方法 收集30例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行微创治疗术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行3.0 T常规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T2-mapping功能成像,测量距骨软骨T2值.术后离体距骨骨软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距骨骨软骨MMP-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距骨骨软骨T2值与MM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距骨骨软骨损伤以内中侧最为多见(磁共振6分区法),距骨骨软骨T2值随软骨损伤Mankin分级明显增大(P<0.05).软骨MMP-1蛋白表达高级别与低级别差异明显(P<0.05).软骨T2值与软骨MMP-1表达呈线性相关趋势,Pearson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T2值增加与MMP-1蛋白表达增加呈直线性正相关(r=0.821,P<0.0001).结论 距骨骨软骨损伤以内中侧最为多见,距骨骨软骨磁共振T2值随软骨损伤分级逐级递增;距骨骨软骨损伤磁共振T2值与MM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距骨骨软骨磁共振T2-mapping功能成像T2值定量分析可在体、无创性预测不同级别软骨损伤MMP-1蛋白的表达含量,为临床治疗OLT提供影像学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靴形线圈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2D-FSE-PD)、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成像和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成像对距骨软骨损伤成像的准确率。方法 对 43例患者(45个踝关节)采用靴形线圈行2D-FSE-PD和3D-SPACE序列扫描,然后更换为小FOV表面线圈行2D-FSE-PD成像。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扫描方法显示距骨软骨损伤的符合率。结果 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为86.67%(39/45),靴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为60.00%(27/45),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的符合率为68.89%(31/45)。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高于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χ2=4.114,P=0.002)和2D-FSE-PD序列(χ2=8.182,P<0.001),而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的符合率与2D-FSE-PD序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6,P=0.125)。结论 与靴形线圈的2D-FSE-PD与3D-SPACE序列相比,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距骨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CS)技术三维MRI(3D-MRI)用于膝关节成像的可行性及其评估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6例疑诊膝关节损伤患者(损伤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膝关节MRI,采集常规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图像(fsPDWI)和CS-3D-MRI。记录损伤组患者关节镜检查结果。损伤组患者于关节镜检查前接受MRI,以单一DS方式(CS-DSmedium)重建图像,分析CS-3D-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对照组均行右膝扫描,以3种降噪(DS)水平(CS-DSweak、CS-DSmedium、CS-DSstrong)重建CS-3D-MRI,采用主、客观方法评价矢状位图像质量。结果 对照组不同方法重建CS图像和fsPDWI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P=0.32);4个序列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01、9.62,P均<0.05),CS-DSstrong图像SNR最高(P<0.05),fsPDWI与CS-DSmedium图像之间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CS-3D-MRI均显示半月板损伤,与关节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强(Kappa=0.94,P<0.01)。结论 基于CS技术的3D-MRI可用于膝关节成像,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评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成像检测兔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 将32只实验兔随机分组;其中24只(实验组)随机分为A~D组,每组6只,均予左侧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模型;余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E组),随机分为EA、EB、EC、ED亚组,每组2只,分别做为A、B、C、D组的空白对照。于末次注药后1、2、3、4周分别对A~D组(对EA、EB、EC、ED亚组进行同期对照成像)行双膝常规T2W、3D-FS-SPGR和T1ρ扫描后处死并取双膝关节股骨髁软骨做组织学检查。测量并分析兔股骨髁软骨T1ρ值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并与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 实验组处理侧(左侧)股骨髁软骨T1ρ值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组处理侧股骨髁软骨T1ρ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P<0.05);T1ρ伪彩图显示实验组处理侧软骨呈浅绿色向深绿色的渐进性改变;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处理侧股骨髁软骨发生早期退变,软骨内PG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T1ρ值能够敏感地量化反映关节软骨退变早期、形态学改变之前的蛋白多糖变化。T1ρ成像可能为临床检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TI评估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常规MR诊断髌股关节软骨正常或轻度损伤患者的DTI及关节镜检查资料。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其中40例Outerbridge分级Ⅰ、Ⅱ级者纳入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33例无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者纳入对照组,排除9例Outerbridge分级为Ⅲ、Ⅳ级者。对比分析2组髌股关节软骨DTI表现,并与关节镜结果对照。结果 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40例关节镜检查共发现62处软骨轻度损伤;其中通过ADC及伪彩图可显示49处(49/62,79.03%),FA伪彩图可显示51处(51/62,82.25%)。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ADC及FA伪彩图表现为软骨色阶不均匀,内见红色或粉色色阶。与对照组正常软骨比较,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软骨损伤区ADC值明显增高,FA值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DTI可显示及量化髌股关节软骨的轻度损伤,为早期软骨损伤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MR序列及常规序列在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7名志愿者行MR常规序列及UTE序列腰椎成像,分析UTE序列显示的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TE序列成像中,椎体软骨终板显示为非钙化性软骨终板及钙化性软骨终板。L1~S1各节段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分型、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与MR常规序列比较,UTE序列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分层及其损伤,且软骨终板损伤与腰椎退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3.0T MR T1及T2 mapping在肩关节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患者组,34肩)和30名正常人(正常组)采用3.0T MR仪行肩关节常规、T1及T2 mapping序列扫描,按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肩关节软骨分级,分别测量其外、中、内带T1及T2 mapping值;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分析T1及T2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34肩中,24肩(24/34,70.59%)关节软骨分级ICRSⅠ~Ⅱ级(轻度退变亚组),10肩(10/34,29.41%)Ⅲ~Ⅳ级(重度退变亚组);正常组30肩关节软骨分级均为ICRS 0级。患者组肩关节软骨T1及T2 mapping值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其中重度退变亚组T1 mapping值高于轻度退变亚组及正常组(P均<0.05),轻度退变亚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软骨外、中、内带T1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均呈低度正相关(r=0.282、0.449、0.343,P均<0.05);T2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均呈明显正相关(r=0.635、0.739、0.746,P均<0.05)。随软骨退变程度加重,T1及T2 mapping值呈上升趋势(P均<0.05)。肩关节软骨ICRS分级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678,P<0.05);T1及T2 mapping值与年龄均呈低度正相关(r=0.393、0.438,P均<0.05)。结论 T1及T2 mapping值可量化肩关节软骨退变,并与年龄相关;T1及T2 mapping序列可作为常规MR评估肩关节软骨退变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超声联合3.0T MRI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疑诊膝关节滑膜皱襞患者动态超声及3.0T MRI资料,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2种影像学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的效能,对比其单独及联合测量的滑膜皱襞长度和厚度与关节镜结果的差异,分析其判断滑膜皱襞位置及分型与关节镜的一致性。结果 共检出70例膝关节滑膜皱襞,其中11例位于髌上、15例位于髌下、30例位于髌内侧、14例位于髌外侧,包括A型9例、B型35例、C型23例及D型3例。单一动态超声与3.0T MRI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二者联合(P均<0.05)。单一动态超声及3.0T MRI所测膝关节滑膜皱襞长度及厚度均低于二者联合及关节镜测量结果(P均<0.05),二者联合与关节镜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一动态超声、3.0T MRI及二者联合评估膝关节滑膜皱襞位置(Kappa=0.755、0.826、0.897)及分型(Kappa=0.721、0.744、0.860)均与关节镜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动态超声联合3.0T MRI对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及判断其分型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髋臼撞击征(FAI)关节镜手术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与疼痛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募集计划行关节镜手术的FAI患者42例(43个髋关节)。采用3.0T MRI获取术前和术后MRI图像。采用髋关节残疾与骨关节炎结果评分(HOOS)评估疼痛变化情况。采用术后MRI图像评估髋关节成形术、股骨成形术、软骨和盂唇修复术、骨髓水肿、软骨下囊肿、软骨缺陷、盂唇撕裂、囊部缺陷和渗出情况,并分析最佳检测方位。结果 髋臼清理术长度增加与HOOS改善有关(OR^:-2.07,95%CI:-3.53~-0.62,P = 0.008),而其他成像结果与HOOS改善无相关性。股骨成形术和关节囊改变斜轴位检测效果最好,而髋臼成形术、软骨和盂唇修复术矢状位检测效果最好。MRI反映盂唇修复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反映股骨成形术后变化的敏感性为97.7%。MRI反映髋臼成形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5.0%。MRI反映软骨修复术后变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54.3%。结论 关节镜下髋臼成形术与术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评价长骨中心型低度恶性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WHO Ⅰ级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于手术前2周内接受常规MRI。观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采用Kappa检验评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MRI诊断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MRI显示9例发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其中6例骨皮质内层见不同程度扇贝样凹陷,3例骨皮质内层不同形式虫蚀样破坏;4例骨髓腔内浸润,表现为肿瘤边缘模糊、肿瘤周围骨髓出现异常信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骨髓腔浸润和骨皮质浸润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41、0.621,P均<0.05),诊断肿瘤骨皮质内层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分别为90.00%(9/10)、60.00%(3/5),特异度为100%(1/1)、83.33%(5/6),准确率为90.91%(10/11)、72.73%(8/11)。结论 MRI对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T2* mapping定量评估新兵奔袭集训后胫股关节软骨早期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22名新入伍健康男兵于奔袭集训前后分别采集右侧膝关节MRI,将关节软骨分为股骨内侧髁(MFC)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股骨外侧髁(LFC)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胫骨内侧平台(MTP)、胫骨外侧平台(LTP)6个区域,并将各区域分为浅层及深层,比较集训前各区域浅层与深层软骨T2*值、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差异,分析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的变化百分率。结果 集训前胫股关节各区域软骨浅层T2*值均高于深层(P均<0.05);集训后LFC承重区、MFC承重区浅层、LTP浅层、MTP软骨T2*值均明显高于集训前(P均<0.05);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变化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P<0.05)。结论 T2* mapping可无创定量评估新兵奔袭集训后胫股关节软骨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S和T1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腰痛患者64例,按年龄分为<30岁组(10例)、30~39岁组(12例)、40~49岁组(11例)、50~59岁组(15例)、>59岁组(16例)。对每例患者选取2个腰椎间盘进行MRS扫描,获得髓核氮-乙酰氨基峰下面积(N-acetyl)、水峰下面积(Water),及N-acetyl/Water值;并行T1ρ成像,分别测量髓核及纤维环T1ρ值。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及年龄组间MRS及T1ρ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并分析Pfirrmann分级和年龄与T1ρ和MRS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64例患者共128个椎间盘中,Pfirrmann Ⅱ级61个,Ⅲ级40个,Ⅳ级23个,Ⅴ级4个。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间及不同年龄组间,髓核T1ρ、N-acetyl、Water及N-acetyl/Wate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纤维环T1ρ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etyl、N-acetyl/Water、髓核T1ρ值,随Pfirrmann分级增加、患者年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MRS和T1ρ成像技术均可用于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评估,且与Pfirrmann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不同翻转角(FA)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序列MRI对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收集25例单侧膝关节疼痛患者,以FA 30°、60°及90° 3D-DESS序列采集膝关节MRI,评估每例患者髌骨(Pat)、股骨滑车(Tro)、股骨外侧髁(LFC)、股骨内侧髁(MFC)、胫骨外侧平台(LTP)及胫骨内侧平台(MTP)6个软骨情况,根据结果分为软骨损伤阳性(Ⅱ~Ⅳ级)和阴性(0、Ⅰ),对图像评价软骨损伤的诊断信心进行评分。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结果与其的一致性。比较不同FA图像的诊断信心评分。结果 对于Pat、Tro、MFC、LFC、MTP、LTP,FA 90° 3D-DESS图像的结果与关节镜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1.00、0.84、1.00、0.81、0.97、0.91,P均<0.01),但显示正常软骨结构欠佳;FA 60° 3D-DESS图像一致性较好或一般(Kappa=0.87、0.61、0.81、0.74、0.73、0.68,P均<0.01),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显示较好;FA 30° 3D-DESS图像一致性一般或差(Kappa=0.47、0.38、0.50、0.30、0.32、0.23,P均<0.01),但可清晰显示软骨结构。FA 30°图像诊断信心评分低于FA 60°(P均<0.05)及FA 90°图像(P均<0.01),FA 60°图像诊断信心评分低于FA 90°图像(P均<0.05)。结论 FA 90° 3D-DESS图像显示软骨损伤最佳,FA 30°清晰显示软骨形态及结构,而FA 60°能兼顾周围骨质及软组织,临床中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F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 T2 mapping成像评价正常成年人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差异的可行性。方法 对81名健康志愿者行腕关节MR T2 mapping成像,其中30名行双侧腕关节扫描,分为利手组和非利手组。经后处理获得T2 mapping伪彩图,测量桡侧软骨、三角纤维软骨盘(TFC)、纤维血管、类半月板及TFC尺侧附着处T2值。比较不同性别之间、利手组与非利手组之间腕关节软骨不同区域T2值差异。结果 腕关节软骨不同区域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35,P<0.01)。纤维血管组织[(34.22±6.85)ms]与TFC尺侧附着处[(32.57±7.23)ms]、桡侧软骨[(41.37±7.04)ms]与类半月板[(39.26±8.88)ms]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软骨各区域间T2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间、利手组与非利手组间腕关节不同区域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直观显示腕关节TFCC形态,定量分析TFCC不同区域T2值变化,不受性别及是否利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2 mapping成像评价青年健康志愿者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的可行性,并定量分析肩关节软骨T2值。方法 对16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肩关节斜冠状位8回波T2 mapping成像,并经后处理获得伪彩图,将肩关节软骨三等分为外带、中带、内带,测量其T2值。比较外带、中带、内带间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间、左右侧间T2值差异。结果 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内带T2值分别为(38.67±2.82)ms、(38.41±2.52)ms、(36.49±1.80)m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9,P=0.001),肩关节外带、中带软骨T2值均大于内带(P均<0.05)。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及内带的左侧与右侧T2值、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外带、内带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中带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评价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