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加和血液透析维持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血管径路的问题逐渐突出[1]。采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血管径路是常用的长期血液透析径路之一,可以作为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成熟期的过渡,也可以用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或血管资源耗竭难以建立内瘘患者的长期血液透析血管径路[2]。但一般不作为长期血液透析的  相似文献   

2.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清除血液中多余代谢废物、水分,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为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相较于其他血管通路,该通路具有对生活影响小、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利于维持透析过程中血流通畅,以确保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1]。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突发性聋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早期诊疗、疗效评估、康复治疗及随访等情况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争议。突发性聋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2019年8月初,AAO-HNSF发布了继2012年第1版《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之后的更新版(以下简称《指南》更新版)[2]。本文将对比2012版美国指南以及我国目前采用的2015版指南,解读此次更新版美国指南,并对我国目前突发性聋的诊疗现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也是重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全球AR患者超过5亿,我国大陆地区AR的患病率为4%38%[1]。AR在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2001年ARIA指南发布,并于2008年和2010年重新修订[3-4],以ARIA为参考,结合近年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和国外最新指南[5-6],我国修订了"变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132例,根据CKD临床实践指南,计算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据此分为健康组[eGFR≥90 mL·min-1·(1.73 m2)-1,25例],轻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51例],中/重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34例]和CKD血液透析组(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3±14.0)岁,中位eGFR为94.0mL·min-1·(1.73 m2)-1。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6.
吴锡  任艳  田浩明  陈涛   《四川医学》2024,45(2):195-198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是内分泌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以高醛固酮(aldosterone, ALD)水平和被抑制的肾素为特征,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32%之间[1-2]。早期筛查出PA患者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及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2016年,内分泌科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承认PA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呼吁医生大幅加强对有PA风险的高血压患者的筛查[3]。1981年,  相似文献   

7.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新发胰腺癌49.6万例,有46.6万人死于胰腺癌,居于全球癌症死因第7位[1]。胰腺癌5年存活率约6%[2],其主要原因包括胰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3],发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等[4]。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但30%~40%的患者因局部血管受侵犯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平均生存期仅6~9个月,这部分病例被称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5]。如何通过综合治疗提高LAPC的转化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晚期阶段[1]。全球3800万人患有心衰[2],美国的患病例数已增加到620万[3],我国现患病人数已达450万[4]。尽管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可改善预后,但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仍然很高,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高达67.4%。中外指南均强调[5,6],自我管理对心衰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4],迷走神经刺激疗法(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已作为一种新型疗法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5-6]、系统性红斑狼疮[7]、炎性肠病[8-9]、干燥综合征[10]、外科术后神经炎症[11]、局部炎症反应[12]等急慢性炎症治疗。动物实验研究发现,VNS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1],甚至,有学者认为,VNS可作为一种潜在疗法,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相关炎症风暴,  相似文献   

10.
<正>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相关指南及共识中指出,患者在入住ICU 24~48 h内便可启动肠内营养。然而ICU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易出现喂养不耐受,指南[1]中推荐,对于存在喂养不耐受或者误吸高风险者,适宜幽门后喂养。鼻肠管是幽门后喂养的有效通路[2],放置的主要方法有盲插、胃镜引导、超声引导、电磁导航等[3-5]。这些方法中,盲插法操作简单,受到的限制较小,但在置管过程中,管路可能会误入气道,表现为呛咳、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偶有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1.
金伟  邬一峰  刘淼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596-1599
<正>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1-2]。临床上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病变及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等,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4]。目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尚不清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代谢失调会逐步累及血脂代谢紊乱,致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5]。炎症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6]。  相似文献   

12.
孙旦  黄海丽  张培华   《四川医学》2022,43(8):832-835
<正>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最新研究表明2019年全球有4.6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全球约有近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发展中国家[1]。研究显示,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298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约为4.1%[2-3]。皮肤难愈性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及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周围血管病变、胶原异常等,导致皮肤创面难以愈合,常发展为慢性溃疡。持续的高血糖导致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促血管生成信号通路障碍和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此外,高血糖时由于白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免疫功能异常,相关部位免疫反应不足,使糖尿病溃疡更难愈合[4]。  相似文献   

13.
<正>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具有多种临床表型和合并症[1]。过去将其认为是一种以高血压、心脏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疾病,但现在被认为是涉及多系统的临床综合征[2]。近年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3-8]显示,HFpEF患者预后药物治疗的积极结果并未取得改善。因此,现有指南[9]主要强调对HFpEF患者的病因和合并症进行筛查、治疗,希望通过治疗潜在病因和合并症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既往研究[10-11]表明,与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相比,HFpEF患者合并症患病率更高。EMPEROR-Preserved研究[12]公布的5 988例HFpEF患者基线特征显示,  相似文献   

14.
<正>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全球首位[1]。根据病理分型,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其中NSCLC患者占85%[2]。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故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20%[3],特别是Ⅳ期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5.3%[4]。根据CSCO诊疗指南,含铂双药化疗仍是NSCLC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血管内治疗可降低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致残风险[1],从急性脑梗死发作至血运重建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部分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发作后24h内仍可能受益于血管内治疗[2]。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等资料[1-2]显示,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5位,病死率排名第4位,在中国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排名第3位。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67.9万例,死亡人数高达49.8万例。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3]。目前国内仍缺乏有效的胃癌普查手段,导致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约占90%[4]。  相似文献   

17.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充足血流量的内瘘是保证透析充分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和内瘘的反复穿刺,引起内膜增生,继而出现狭窄及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长期的炎症反应和内瘘局部的钙化是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1]。远红外线照射能提高内瘘血流量和功能,且能促进新内瘘的成熟,已应用于临床[2],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方式,需要依靠血管通路对体内外的循环血液进行引出和回流。因此,良好血管通路对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具有使用方便、长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为MHD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1]。然而,由于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血管通路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其中,AVF血栓形成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正>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 mastitis,LM)不仅危害母亲的身心健康,且与新生儿/婴儿获得乳汁的持续与否密不可分。因多发于产褥期,LM患者遭受乳汁淤积的痛苦被放大,患者自报告其疼痛程度甚至较分娩更为强烈[1]。若多次复发,患者将对哺乳产生恐惧[1],LM也被视为母乳喂养中断的第三大原因[2]。  相似文献   

20.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1],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2],且其5年生存率约40%~50%[3]。因为人体头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电离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故以放射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首选治疗手段[4]。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