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致敏淋巴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从被骨水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致敏的新西兰兔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并提取培养介质(LCM),分离培养兔颅骨成骨细胞和兔骨髓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染色和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在成骨细胞与骨髓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在无LCM,未经MMA刺激的LCM和经MMA刺激的LCM等3种情况下,进行成熟破骨细胞计数和TrACP活性检测。结果:骨髓细胞能够分化成破骨细胞并且能在骨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致敏淋巴细胞培养介质能够明显促进破骨细胞数量的增加和TrACP的分泌,在加入MMA刺激后,这种作用更加显著。结论:致敏淋巴细胞能够促进骨髓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3.
张超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3):281-284
物理治疗学是医学物理学发展最快、在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物理治疗正广泛应用于肿瘤、炎症、创伤等的治疗,其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以及电磁学4方面。目前,物理治疗应用最多,研究最广泛的就是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相关的骨组织吸收、再生和改建方面。 相似文献
4.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胞外区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克隆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方法 自 1g死胎肝组织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cDNA后作为模板 ,设计上下游引物 ,多聚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将PCR产物克隆至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pProEXTM HTc ,并送测序。在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下 ,可以稳定表达出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胞外区蛋白 ,用镍离子交换柱纯化该蛋白。结果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扩增出特异的目的条带 ,75 0bp大小。测序结果完全正确。诱导后可以表达重组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 3 2× 10 3 。结论 RT PCR可以简便的扩增目的基因。重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蛋白可以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得到。 相似文献
5.
破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也来源于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1] 。通过分泌酸和多种水解酶使骨质溶解 ,并将摄取的骨基质在细胞内进一步消化 ,使骨小梁表面的骨组织减少[2 ] 。许多细胞因子或影响破骨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或调节破骨细胞的活性而发挥对骨代谢的作用。白细胞介素就是其中之一。笔者综合近年相关文献 ,着重讨论较为明确的几种白细胞介素对破骨细胞分化与活性的调控作用。一、IL 1IL 1主要由单核 巨噬细胞产生。IL 1的生物特性较为复杂 ,有两种分子类型 :IL 1α和IL 1β ,其抗原性虽不同 ,但生物特性相似。IL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钛颗粒介导前破骨细胞分化及成熟的影响。 方法骨髓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30 ng/ml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50 ng/ml刺激下,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扫描电镜观察钛磨损颗粒形貌结构。对不同浓度下橙皮苷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t检验分析得出最低有效浓度;对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数及骨吸收陷窝面积判断橙皮苷对破骨细胞分化及成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验证橙皮苷对钛颗粒介导的破骨基因,包括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组织蛋白酶K (CTSK)、TRAP的影响。TRAP阳性细胞数及骨吸收陷窝面积、RT-PCR结果数据均采用t检验分析。 结果扫描电镜显示钛磨损颗粒大小在1~3 μm。CCK-8实验结果显示橙皮苷对巨噬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浓度超过40 μmol/L后,会对巨噬细胞产生抑制作用(F=40.1, P<0.01),所以选择40 μmol/L作为对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中发现40 μmol/L的橙皮苷会明显抑制前破骨细胞的分化,TRAP阳性细胞数目及破骨细胞的面积明显减少(t=5.5,P<0.05)。与对照组相比,扫描电镜观察钛颗粒介导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增多,但加入40 μmol/L的橙皮苷后,这种吸收效果或明显减少(t=6.1,P<0.05)。最后,通过RT-PCR实验得出,40 μmol/L的橙皮苷会明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NFATc1, CTSK,TRAP基因(t=7.1、4.8、9.1,均为P<0.05)。 结论橙皮苷抑制钛颗粒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及成熟。 相似文献
7.
随着miRNA的发现,其生理、病理作用逐渐被认识,在骨代谢方面,miRNA在破骨细胞的分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对近3年miRNA与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正常机体RANK通路中的miRNA,以及骨代谢疾病状态下改变的 miRNA,探讨miRNA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揭示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并讨论miRNA相关制剂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破骨细胞从起源发育至成熟,再经活化发挥吸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多级调控过程,始终都受到一系列细胞因子的影响。有些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起促进作用,如:RANKL、TNF-α、IL-1、IL-6、1,25-(OH)2D3、PTH、M-CSF等,其中RANKL和M-CSF是破骨细胞形成和分化过程中的两个必需的因子;有些因子起抑制作用,如:OPG、IL-4、IL-10、雌激素、降钙素、TGF-β等。OPG/RANK/RANKL系统在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大部分细胞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OPG/RANK/RANKL系统来发挥作用,其中还涉及到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复杂的相互作用。介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各种细胞因子反应的信号传导路径主要包括MAPK、NF-kappaB、CN/NFAT等通路,全面地了解破骨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分析各种骨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破骨细胞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单核髓性造血干细胞, 是一种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巨细胞, 其在骨代谢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而机体对于破骨细胞的调控非常严格。破骨细胞动员和分化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多级调控过程, 在相关调控机制中, OPG/RANKL/RANK系统起着分化调节枢纽的作用, 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关键信号途径。最近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和免疫细胞在骨代谢领域相互联系紧密, 这也为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另外破骨细胞凋亡在骨代谢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但其相关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仍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多核巨细胞,是机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OC功能失衡与多种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和Paget's病等,常作为骨代谢疾病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靶细胞.组蛋白(histone,H)是细胞核内序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组蛋白修饰是指组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破骨分化的影响,并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模型鼠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通过梯度浓度的二甲双胍干预RANKL诱导的大鼠BMDM破骨分化,并检测破骨分化标志基因Nfatc1、Ctsk、C-fos、Traf6及相应标志蛋白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将24只8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干预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其中对照组与模型组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使用二甲双胍灌胃,治疗时间为3个月,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并检测各组大鼠骨量的变化。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二甲双胍显著抑制大鼠BMDM破骨分化,并呈浓度依赖性,显著下调破骨分化标志基因Nfatc1、Ctsk、C-fos、Traf6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破骨分化标志蛋白C-FOS、NFATC1、TRAF6、CTSK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模型组相比较于对照组,体重减轻、空腹血糖上升、骨量降低;治疗组相比较于模型组,体重增加、空腹血糖降低、骨量增加。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破骨分化,在增加体重、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可以减少骨表面的破骨细胞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补骨脂中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ANKL+M-CSF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给予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干预3 d后,根据各组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计算EC50,筛选抑制作用最强的化合物进行下一步试验。采用Western blot分析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干预下的破骨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的水平,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EC50分别为15.89、15.18、12.39 μmol/L。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可以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p65、AKT、p38、JNK、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中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临床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SV)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0、0.1、0.5、1、5及10μmol/L)RSV,CCK-8检测干预后12、24、48、72 h时的细胞活力;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程度。加或不加入3-甲基嘌呤(3-MA)抑制自噬,RT-PCR检测破骨分化相关标志物TRAP、MMP-9、CTSK和自噬相关标志物LC3、Beclin-1、P62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I、Beclin-1、P62的表达情况。结果RANKL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活力提高,加入0.1~10μmol/L的RSV,细胞活力先上升后下降,在0.5μmol/L时达到最大;0.1μmol/L和0.5μmol/L的RSV能提高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和TRAP、MMP-9、CTSK、LC3、Beclin-1、P62的mRNA表达,自噬相关蛋白LC3II/I和Beclin-1也增加,P62的蛋白表达则减少;而1~10μmol/L RSV随浓度升高相关mRNA及蛋白LC3II/I和Beclin-1的表达减少,P62的蛋白表达增加;加入3-MA后,相关mRNA及蛋白LC3II/I和Beclin-1的表达减少,P62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RSV浓度在0.1~10μmol/L范围内,破骨细胞分化和自噬水平先升高后降低,抑制自噬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白藜芦醇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可能部分是通过调节自噬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外周血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及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及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进行鉴定。CCK-8法筛选艾拉莫德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浓度。观察艾拉莫德25μg/mL、12.5μg/mL、6.25μg/mL对RA患者PBMCs生成破骨细胞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艾拉莫德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00 ng/mL RANKL和50 ng/mL M-CSF在第14天将RA患者PBMCs诱导为破骨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艾拉莫德25μg/mL、12.5μg/mL、6.25μg/mL三个浓度对PBMCs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且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以25μg/mL组最为显著。艾拉莫德能抑制TRAP、CTSK、RANK、AP-1 mRNA的表达水平,且随艾拉莫德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艾拉莫德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250mm×6.0mm,5μ);流动剌为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内含0.015mol/L高氯酸,pH为3.0);检测波长为218nm。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8.07~80.7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0.7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盐酸二甲双胍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破骨细胞是人体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修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铁蓄积与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密切相关,铁蓄积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激活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核因子-κB通路,诱导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引起骨量丢失,削弱骨骼强度。本文就铁蓄积调控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谱系,其数量和活性的不足或增加分别会导致骨硬化症和骨质疏松及其他溶骨性疾病。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我们就必须揭示破骨细胞的分化调节机制。笔者将就破骨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及其调节因素以及一些潜在可行的治疗骨量丢失相关疾病的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Teruya Kawamoto Chun Fan Robert J. Gaivin Michael A. Levine Steven A. Lietm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2011,29(10):1521-1527
Germline mutations in SH3BP2 gen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atients with cherubism, a skele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that is limited to the mandible and maxilla.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SH3BP2 overexpression in Raw264.7 cells increased RANKL‐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Here,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decreased SH3BP2 on osteoclastogenesis. shRNA knockdown of SH3BP2 decreased PLCγ2 phosphorylation and NFATc1 expression, and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osteoclast‐specific genes. In BMMs knockdown of SH3BP2 led to reductions in both the number and the surface area of TRAP positive and multinucleated osteoclasts. Bone resorptive activity was also dramatically blocked by shRNA knockdown of SH3BP2. Similarly Sh3bp2(?/?) deficient mice BMMs formed smaller osteoclasts that stained less with TRAP than wild‐type mice. Taken togeth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H3BP2 knockdown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H3BP2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osteoclastogenesis and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suppression of pathologic bone resorption. © 2011 Orthopaedic Research Societ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Orthop Res 29: 1521–1527, 20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