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CHD)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关系。方法:行PCI治疗的CHD患者83例,根据入组患者的Hb A1c水平将其分为A、B两组,A组(Hb A1c<6.5%)38例,B组(Hb A1c≥6.5%)45例,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术前术前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观察2组经PCI治疗后6和24月MACE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前的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t=5.944、5.095,P<0.01),两组ESR及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A、B两组患者MACE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月后A组患者出现心梗、病变血管再狭窄的比例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6.629,P=0.020、0.010)。结论:PCI术后,与高Hb A1c患者比较,Hb A1c水平低的CHD伴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康复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施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4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延续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2/37)、21.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出院后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应用格林管理模式干预对其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同意运用格林管理模式方法进行管理的患者64例为观察组,运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的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林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冠心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CI术后发生MACE情况分为危险组(n=54)与对照组(n=142)。就2组患者基线资料、病情检查、生化指标、治疗措施等项目下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将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伴有糖尿病、病变支数较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 mmol/L、尿酸(UA)≥420μmol/L、发病至恢复灌注时间≥12 h均是引起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与糖尿病、病变支数、LDL-C、UA、发病至恢复灌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与术后药物干预需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7.
8.
张龙 《大家健康》2016,(2):123-124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 LDL -C 冠心病 PCI 患者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方法:选取接受 PCI 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8例,根据术前LDL -C 水平,采用三分位法分为低 LDL -C(<1.68~2.38 mmol /L)组88例、中 LDL -C(2.38~3.08 mmol /L)组80例及高 LDL -C(3.08~0.79 mmol /L)组50例。随访1年,比较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 LDL -C 水平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1)vs 12(15.00)vs 19(38.00),χ2=13.580,P =0.000]。结论:低水平的 LDL -C 可降低冠心病 PCI 患者术后心血管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同依从性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至2014年在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180例进行随访,由临床药师负责,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用药情况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根据随访抗血小板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依从性好(n=138)及依从性差(n=4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组主要不良事件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低于依从性差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基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右江医学》2019,(8):624-626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我国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CHD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效果好且花费较低,操作简单,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3~4])。PCI术后由于支架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导致粘连因子的释放,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LVDs、LVDd、LVEF、FS等各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LVDs、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FS、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Ⅰ~Ⅱ级比例80.00%,较对照组更高62.50%,Ⅲ~Ⅳ级比例20.00%,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PCI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PCI组),并选择同期基线资料相似的60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对照组。分别于PCI术前(或药物治疗前)及术后(或药物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比较2组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并依据临床表现比较2组NUHA心功能分级的改变。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彩色多普勒检测各项左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PCI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其LVDd〔(45.26±12.85)vs(47.71±13.09)mm〕、LVDs〔(29.75±0.91)vs(31.06±0.61)mm〕、LVEF〔(50.56±5.91)%vs(47.62±8.52)%〕和FS〔(28.15±2.98)%vs(23.98±3.05)%〕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PCI组患者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PCI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72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加强拔管前后的护理。结果172例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灌注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5例拔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4例出现皮下血肿,10例出现排尿困难,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调查冠心病PC I术后患者的运动及动机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提高冠心病PC I术后患者运动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术后患者70例.使用戈丁-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DI-tei指数及NT-pro-BNP的变化,分析TDI-tei指数及NT-pro-BNP的变化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80例成功接受冠心病PCI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PCI术前、术后24hTDI-tei指数及NT-pro-BNP值,根据术后TDI-tei指数及NT-pro-BNP值升高与否,分为TDI-tei指数升高组和不升高组,NT-pro-BNP值升高组和不升高组,并随访PCI术后患者18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1.TDI-tei指数升高组与TDI-tei指数不升高组比较,临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2.NT-pro-BNP值升高组与NT-pro-BNP值不升高组比较,临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3.TDI-tei指数与NT-pro-BNP值均升高组与TDI-tei指数或NT-pro-BNP值仅一项指标升高组比较,临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 :TDI-tei指数与NT-pro-BNP能预测PCI术后患者的短期预后,TDI-tei指数与NT-pro-BNP值联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估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亚兰 《大家健康》2017,(10):257-2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某医院急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GQOL1-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痛PCI术后患者实施提高自我效能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6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4个维度(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