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EUS在临床应用日益普及,通过观察造影剂在组织内的灌注过程,实现对病灶的分析,在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已较为成熟。目前,CEUS用于颈动脉斑块的靶向显影和治疗方面研究也在逐步开展。本文对CEUS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新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的增强模式及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及再发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厚度>2.5 mm的61例患者进行CEUS检查,随访至少18个月,并将患者分为再发病组与未再发病组。患者18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服药依从性、二维超声及CEUS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再发病的因素按强度大小排列,分别为CEUS特征、高血压、药物依从性、高血糖及二维超声特征。结论 CEUS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灌注模式进行评估,并对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进行预测,对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首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62例(LAAS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循环血白细胞指标与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LAAS组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均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均< 0.05)。LAAS组颈动脉斑块CEUS参数时间-强度曲线(TIC)峰值强度(TIC-P)、强度均值(TIC-M)、伽马拟合曲线(FC)峰值(FC-P)、锐度(FC-S)和曲线下面积(FC-AUC)均大于对照组(P均< 0.05);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FC-AUC值相关(r=0.298、0.739,P <均0.05)。总白细胞计数是TIC-P独立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是FC-AUC独立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存在相关性。循环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大可致斑块易损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增强的程度与常规超声斑块回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病变的患者32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常规超声上将颈动脉斑块的回声分为低、中、混合及强回声4种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人为分为0~4级。定量分析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结果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H=47.4,P<0.0001),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增强越明显。低回声斑块中有75.6%(31/41)达2级以上增强,而部分中等回声及混合斑块超声造影也可表现为明显增强,2级以上增强分别占56.8%(25/44)及62.3%(38/61)。强回声斑块则只有1个(1/21,4.8%)表现为2级增强。低、中、混合、强回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分别为(4.33±3.34)dB、(3.71±3.40)dB、(3.16±2.56)dB、(0.96±0.37)dB,增强强度比值分别为0.24±0.17、0.21±0.17、0.19±0.13、0.06±0.02。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增强强度(t=7.75,P<0.0001)及增强强度比值(t=4.49,P<0.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增强越显著,呈线性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在常规超声评价斑块回声强弱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关于斑块稳定性的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筛选,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61例存在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组27例,34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低回声斑块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并对三维图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处理,计算并记录斑块的体积和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条数,计算血管指数,所有参数进行两组间的对比分析. 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低回声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斑块体积、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不仅能显示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的空间立体分布,还可以通过血管指数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这为进一步研究斑块内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和致残的三大原因之一。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血管狭窄不是导致脑卒中的唯一原因,许多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并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对预防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诸多研究证实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的稳定性和临床症状有关。CEUS能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为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灰阶谐波CEUS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常规超声显示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斑块,根据回声特征及形态学分为均质、非均质及溃疡型斑块,均质斑块又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分析斑块回声特征与造影增强模式特点。结果 CEUS显示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等回声(χ2=10.64,P=0.001)、强回声(χ2=18.62,P<0.001)及溃疡型斑块(χ2=7.38,P=0.007);但低回声与非均质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138)。增强的64个斑块中,46个(46/64,71.88%)斑块表现为由管壁外膜向斑块内增强,其中44个弥漫性增强,2个为束状增强;18个(18/64,28.13%)斑块表现为由管腔向斑块内蔓延的稀疏增强。各类型斑块间CEUS增强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提供更多有关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计算颈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EI),同时采用半定量分析对颈动脉斑块增强进行分级,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致.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其中双侧颈动脉病变患者32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分为0~4级.随后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分别计算斑块内EI及斑块内EI与颈动脉管腔内EI比值Ratio.比较不同超声造影增强分级颈动脉斑块内 EI及Ratio值差异.结果0~4级不同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颈动脉斑块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 EI分别为(1.42±2.15)、(2.60±2.64)、(3.77±2.37)、(4.63±3.32)、(5.99±3.10)dB,Ratio值分别为0.09±0.11、0.15±0.12、0.22±0.11、0.26±0.17、0.34±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534、18.647,P均<0.0001),相邻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颈动脉斑块EI及Rat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增强分级与定量分析EI两种方法评价劲动脉斑块内增强程度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需要及本身具备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常规超声证实存在颈动脉斑块的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 结果其中7例患者常规超声显示存在低回声斑块而经超声造影证实斑块分级仅为Ⅰ级;5例患者常规超声显示存在高回声斑块而经超声造影证实斑块分级为Ⅲ~Ⅳ级;3例患者经超声造影显示出常规超声未能清晰发现的颈内动脉外侧壁斑块;2例患者经过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综合分析证实存在动脉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狭窄率估测为50%~69%。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在发现颈动脉外侧壁斑块、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及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优于常规超声;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方面,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综合应用要优于单纯应用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13.
14.
朱斌  王永霞 《临床荟萃》2015,30(12):136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81例住院高血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斑块组(研究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计算并比较2组白天以及夜间的血压变异系数。结果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的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及舒张压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白天血压变异性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纳入30例TA累及颈总动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12)及非活动期组(n=18);对比观察2组常规超声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以及CEUS参数,包括颈总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增强程度(EI)、峰值强度(DPI)及达峰时间(TTP)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压积(PCT)],分析CEUS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活动性的价值。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年龄小于非活动期组(t=-2.37,P=0.02),而WBC计数、CRP、颈总动脉壁IMT、血管化分级、EI及DPI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均>0.05)。EI、DPI均与CRP呈弱正相关(r=0.28、0.27,P=0.03、0.04),与IMT呈低度正相关(r=0.39、0.41,P均<0.01),而与动脉壁血管化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63、0.76,P均<0.01)。根据CEUS参数(动脉壁血管化分级、EI、DPI)及联合参数(EI+IMT、EI+CRP)判断活动期TA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P、ESR及IMT等(P均<0.05)。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累及颈总动脉的TA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89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病例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CAD)组52例与对照(CON)组3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进一步分为非心肌梗死(non-MI)组及曾有心肌梗死病史(MI)组。超声检查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现的粥样硬化斑块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斑块。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D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CON组(P〈0.05),MI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non-M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存在与心肌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及血压变异性(BPV)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0例)和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70例).采用E-Tracking技术测定两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BPV系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不同程度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 纳入92例长期饮酒男性患者,将其分为A组(无AFLD,n=33)、B组(轻度AFLD,n=30)及C组(中重度AFLD,n=29);以32名不饮酒健康男性为对照组(D组)。比较4组一般资料、左侧颈总动脉常规超声及SWE参数,计算管壁运动度(△D)和动脉僵硬度系数(β);观察一般资料及常规超声参数与SWE参数的相关性,分析SWE定量评估颈总动脉弹性的价值。结果 相比A、B及D组,C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均<0.05);相比A及D组,B、C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甘油三酯(TG)均增高(P均<0.05),且C组均高于B组(P均<0.05);C组、B组、A组及D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依次减低(P均<0.05)。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β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相比A及D组,B、C组最大弹性模量(MEmax),平均弹性模量(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