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降散组方特色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 ,为治温疫 1 5方之总方。因其配伍精当 ,应用广泛 ,疗效确切 ,临床用治多种外感疾病及某些内伤之疾有显著疗效 ,为近代医家蒲辅周、赵绍琴等所推崇。笔者认为 ,该方药物组成充分体现了个方灵活机动、多方位兼顾而得其全 ,药味相反相成、协调配伍而取其善的制方特色。试将其组方特色及应用体会分述如下。升降散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 4味药组成。杨栗山用其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其方下所列证治相当广泛 ,杨氏认为温病病因为“乃杂气由口鼻而入三焦 ,怫郁内炽 ,温病之所由来”…  相似文献   

2.
<正>升降散系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方,该方有疏风清热、化痰散瘀、升清降浊之功,原方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导师宋绍亮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从医执教30余年,理论造诣和临床经验颇丰,其以升降散为  相似文献   

3.
胃肠疾患医话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中 《中医杂志》1996,37(8):464-465
1 升降散与胃气上逆清代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中收载的升降散,组方相当别致,从而令人瞩目。近来在中医药的刊物上常见用该方的介绍,如以升降散加荆芥、牛蒡子、黄芩、栀子、竹叶、桔梗治火郁低热。江南流传一个叫“表里和解丹”,专主卫气同病,也是以升降散作基础方(外加剂芥、藿香、薄荷、滑石、萝卜汁等)。河北玉田县有位老中医,常以升降散的原方研末,治疗顽固性腹胀,  相似文献   

4.
杨栗山是清代著名医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融合百家之长,辨明伤寒温疫,创立升降散名方,在中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读《伤寒温疫条辨》,不仅要学习先贤运用升降散及其变方的临床经验,还要领会杨栗山传承创新的精神,发皇古义,创新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鸿琦 《山西中医》1991,7(5):18-19
清代名医杨栗山以擅长火热疫毒证治而闻名中原。集毕生之经验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独重温热火郁证治,创升降散等“治温十五方”为后世称颂。已故名医蒲辅周对杨氏学说更是推崇备至。笔者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受业之际,受其门人薛伯寿老师影响,近年来重视杨氏“治温十五方”的临床应用,将杨氏升降散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试将运用体会简述如下。精神分裂症多属中医癫狂范畴。中医论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伤寒温疫条辨》(下称《条辨》)治疫15方为杨栗山创制,但据笔者考证,升降散等方主要是从陈良佑《二分析义》中辑录而非杨氏首订。另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条辨》继承发挥了《温疫论》的杂气学说。但是,该书对杂气学说究竟有哪些发挥或创新?吴、杨二氏辨治温疫的理论到底有何不同?尚无明确的答案。本人认为,杨栗山通过大量的治疫实践,基于  相似文献   

7.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大文 《河南中医》1997,17(3):139-140
杨栗山先生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地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的剖解,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升降散为中坚的治温十五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升降散方出于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是调表里三焦气机升降的代表方。方由白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等药组成,方中白僵蚕辛咸性平,轻浮而升阳,能解郁清热,祛风除湿,化痰散结定惊,杨栗山称之“能辟一切拂郁之气”;蝉衣甘寒,其气清肃,能开肺窍,凉散疏透郁热,解痉定惊;姜黄辛苦温,能散郁破血通络;大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始载于清·杨栗山所撰《伤寒瘟疫条辨》一书,方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组成,功可升清降浊,宣郁泄火,为治伏邪温病之主方,杨氏谓其能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邪热内部所致的疑难急症,每获良效。兹以典型病案为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之一,体现了中医辨病、辨证的特色。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用于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临床上遵其意、守其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列举升降散治疗肺炎、口角白斑、三叉神经痛的病案,阐述升降散加味在异病同治中的作用,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升降散治疗五官科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是论治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其余十四方皆为升降散之加减。该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具备。  相似文献   

12.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撰写于1784年,杨氏学术成就渊源,主要受到吴又可《温疫论》的启发,上溯经典,旁及诸家,继承发展了其杂气学说,阐明了伤寒温疫证治之异,并认为温疫与四时温病有别,温疫是杂气为病,传染性猛烈,杨氏对温疫的治疗自云:“余椎广河间双解、三黄之意”,但有发挥与创见。本文试就《寒温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作一粗线探索。若有谬误,企望指教。吴又可的杂气学说,曾使温病病因学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杨栗山承又可之说,面对“温疫盛行,死者枕藉”的现实,全力研究当时温疫流行的…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用于外科杂症验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用于外科杂症验案介绍青岛医学院(266012)张玉杰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266071)安培祯【关键词】医案,升降散,临床应用升降散是民间久经注传的验方,载于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并认为是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初起,其证不可名状者主...  相似文献   

14.
李青教授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云南省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年,特别擅用经方.升降散为治暑良方,出自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清代杨栗山对其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中治疗瘟疫.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川大黄、蜂蜜、米酒组成,用治"表里三焦大热",即温热弥漫表里内外之证,宣郁清热、调节表里上下及三焦气机升降[1].配伍精当、药简效宏,广泛用于内科杂病,现就几个典型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柴胡桂枝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原方由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减其半量合方而成,该方既有和解少阳、解肌发表之功,又有外和营卫、内调气血之效,可治营卫气血经脉不通之病。方中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两方合用,可使人体表里内外、脏腑经络畅通,一气周流,阴阳平衡,以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杨氏升降散为主治疗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医杨栗山以擅长火热疫毒证治而闻名中(?)。集毕生之经验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独重温热火郁证治,创(?)降散等“治温十五方”为后世称颂。已故名医蒲辅周对杨氏学说更是推崇备至。笔者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受业之际,受其门人薛伯寿老师影响,近年来重视杨氏“治温十五方”的临床应用,方知杨氏治温主方升降散不仅宜于温热火郁证治,对现代医学所叙精神分裂症疗效尤为卓著。试将笔者临床运用体会列举如下,以就正于同道。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多属中医狂证范畴。中医论狂,有寒热之分,杨氏治温十五方  相似文献   

17.
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肺系病证的特点。认为仲景多以六经统赅肺系病证,分表里、虚实、轻重、气血、上下而治,遣方用药多相反相成、脏腑同治,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之滥觞。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此方为治温疫的首要主方,表里轻重皆可酌用。因此方可调气机之升降,笔者常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报道如下。 1 慢性浅表性胃炎 王某,男,40岁,1996年8月20日就诊。自诉反复胃脘作痛7年,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现症见:食后胃脘即痛,嗳气不舒,脘腹胀满,舌红,苔白,脉象弦细且沉。中医辨为肝郁气滞,治宜疏调气机,解肝郁,方用升降散加味。药用:旋复花10g,代赭石10g(先煎),蝉蜕6g,僵蚕10g,姜黄6g,青皮10g,陈皮10g,大黄1g,枳壳6g,白芷6g,防风6g,芦根10g,3…  相似文献   

19.
杨栗山,名璿,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精研伤寒与温病,“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参以己见,著成《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此书深得后人推崇,近贤蒲辅周老中医认为:“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本文拟从《寒温条辨》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成就,着重探讨其治温15方临床  相似文献   

20.
升降散见于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该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后世医家将之灵活化裁,广泛用于外感以及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因疗效确切而备受推崇。本文将从理论及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