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3DUS)ESHRE-ESGE共识诊断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常规检查怀疑为子宫畸形患者的3DUS和MRI资料。以MRI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Kappa值。结果 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正常子宫的敏感度80.00%(12/15)、特异度100%(77/77)、阳性预测值100%(12/12)、阴性预测值96.25%(77/80)、Youden 指数0.80、Kappa值0.87;诊断纵隔子宫的敏感度100%(60/60)、特异度84.38%(27/32)、阳性预测值92.31%(60/65)、阴性预测值100%(27/27)、Youden指数0.84、Kappa值0.88;诊断双角子宫敏感度81.82%(9/11)、特异度100%(81/81)、阳性预测值100%(9/9)、阴性预测值97.59%(81/83)、Youden指数0.82、Kappa值0.89;诊断单角子宫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Youden指数和Kappa值均为1。结论 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子宫畸形与MRI有较强的一致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剪切波弹性成像定性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SWE定性技术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6例患者共261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以常规超声图像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将SWE图像分为6种类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SWE分型、BI-RADS分类及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病灶100个,恶性病灶161个。以SWE分型3型为诊断界点,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138/161)、93.00%(93/100)、88.51%(231/261)、95.17%(138/145)、80.17%(93/116);以BI-RADS 4a类为诊断界点,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6%(159/161)、73.00%(73/100)、88.89%(232/261)、85.48%(159/186)、97.33%(73/75);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38%(160/161)、70.00%(70/100)、88.12%(230/261)、84.21%(160/190)、98.59%(70/71)。SWE分型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BI-RADS分类及联合诊断(P均<0.05),BI-RADS分类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SWE分型(P均<0.05),三者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WE定性技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筛查胎儿严重畸形的效能。方法 分析接受11~13+6周超声检查且有随访结果的3 515胎胎儿早孕期超声表现,并评估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 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为80.00%(60/75)、特异度为99.42%(3 420/3 440)、准确率为99.00%(3 480/3 515),阳性预测值为75.00%(60/80)、阴性预测值为99.56%(3 420/3 435)。严重结构畸形分布5大系统,共21种畸形。结论 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可筛查胎儿异常包括胎儿严重结构畸形及染色体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在甲状腺结节分级中的应用。方法 对166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级,在超声引导下对结节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以TI-RADS 2、3级为良性病变,TI-RADS 4、5级为恶性病变,TI-RADS分级提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5.35%(862/904)、16.16%(123/761)、57.47%(862/1500)、74.55%(123/165)、59.16%(985/1665)。结论 TI-RADS分级有助于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描述及诊断,但仍需不断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 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其中超声诊断33例,假阴性5例,未出现假阳性;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24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1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9.13%(41/46)、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100%(8/8);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准确率52.17%(24/46)、敏感度52.63%(20/38)、特异度50.00%(4/8)。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敏感度与核素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具有无创、无辐射、价格易接受及敏感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扩张症(PI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8 年10月20例临床诊断PIL的患儿,均行腹部高频超声和组织病理活检,计算超声诊断PIL的超声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高频超声诊断PIL的诊断符合率80%,灵敏度92%,特异度57%,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80%。结论 高频超声可较准确地从肠壁增厚的患儿中筛查出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MRI对胆管闭锁及非胆管闭锁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黄疸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TC征、肝右动脉和胆囊等;对其中23例患儿行MR检查,观察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以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或临床痊愈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小儿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47例患儿中,胆管闭锁19例、非胆管闭锁28例。高频超声观察指标中,TC征阳性、肝右动脉增宽和异常胆囊对诊断胆管闭锁的诊断价值较高,以其中两项阳性诊断胆管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47%(18/19)、92.86%(26/28)和93.62%(44/47)。MRI观察指标中,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或不连续(伴或不伴胆囊未显示)诊断胆管闭锁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44.44%(8/18)、80.00%(4/5)和52.17%(12/23)。结论 高频超声对鉴别胆管闭锁及非胆管闭锁性黄疸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静脉隔离(PVI)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双源CT(DSCT)诊断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8例拟接受PVI治疗的AF患者资料。所有患者PVI术前均接受TEE及DSCT检查。TEE显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为阳性,DSCT显示造影剂充盈缺损为阳性。以TEE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及DSCT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相关检查资料。结果 经TEE确诊为左心耳血栓22例(22/338,6.51%),DSCT诊断左心耳血栓42例(42/338,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0,P<0.01)。22例DSCT阳性而TEE阴性者中,11例(11/22,50.00%)TEE显示血流缓慢引起的自发显影,比率明显高于DSCT阴性组(4/29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0,P<0.01)。DSCT的诊断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93.04%(294/316),准确率为92.90%(314/338),阳性预测值为47.62%(20/42),阴性预测值为99.32%(294/296)。TEE及DSCT检查中,阳性患者左心房前后径、横径及上下径均大于阴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TEE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E阳性患者中LVEF<50%的比例(27.27%,6/22)高于TEE阴性患者(7.91%,25/316;χ2=7.01,P<0.01)。结论 DSCT有助于诊断AF患者左心耳血栓,其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联合TUI和VCI技术诊断肝实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成像(TUI)和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技术诊断肝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50个肝实性肿瘤病灶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检查,评价两种技术对病灶的显示能力。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8.00%(34/50),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00%(45/50,P<0.05);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1.67%(33/36)、特异度为85.71%(12/14)、准确率为90.00%(45/50)、阳性预测值为94.29%(33/35)、阴性预测值为80.00%(12/15),其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与二维超声诊断肝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维超声联合TUI、VCI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定性诊断肝脏肿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定量分析鉴别乳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患者行UE检查,检测弹性指数(EI)和弹性指数差(EID)。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EI、EID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86例肿块经病理证实良性44例,恶性42例。ROC曲线分析显示,EI、EID鉴别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95。以EID≥2.5为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39/42)、90.91%(40/44)、91.86%(79/86)、90.70%(39/43)、93.02%(40/43);以EI≥3.6为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90%(26/42)、86.36%(38/44)、74.42%(64/86)、81.25%(26/32)、70.37%(38/54)。EID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I(χ2=9.33、11.50、7.80,P均<0.05),二者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1.42,P均>0.05)。结论 UE定量分析参数EI、EID均有助于鉴别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良恶性,且EID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以患者为观察单位,PET/CT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6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64例,灵敏度79.41%(54/68),特异度80.65%(50/62),准确率80.00%(104/130),阳性预测值81.82%(54/66),阴性预测值78.13%(50/64);以淋巴结数为单位,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5个,非纵隔淋巴结212个,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74.42%(96/129),特异度86.06%(179/208),准确率81.60%(275/337),阳性预测值76.80%(96/125),阴性预测值84.43%(179/212)。PET/CT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床旁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因急性呼吸困难入院的患者58例,于药物治疗前行床旁经胸肺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比较经胸肺超声检查结果,判断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结果 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度为93.75%(30/32, 95%CI 77.78%~98.91%),特异度为88.46%(23/26, 95%CI 68.72%~96.97%),阳性预测值为90.90%(30/33, 95%CI 74.53%~97.62%),阴性预测值为92.00%(23/25,95%CI 72.50%~98.60%),诊断准确率为91.38%(53/58)。 结论 根据经胸肺超声彗尾征可以较准确地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与声触诊定性弹性成像(VTI)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二者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44例肝结节患者(共54个结节)分别进行RTE及VTI检查。对弹性图像分别进行评分,并评价结节硬度。对照临床诊断结果,分别计算RTE和VT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RTE诊断肝脏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27/33)、71.43%(15/21)、77.78%(42/54)、81.82%(27/33)、71.43%(15/21),VTI分别为72.73%(24/33)、71.43%(15/21)、72.22%(39/54)、80.00%(24/30)、62.50%(15/24)。RTE和VT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和0.722(Z=0.45,P=0.3264),两种弹性成像方法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TE和VTI对同一病灶的诊断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RTE与VTI对肝内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及其图像特征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6月~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106例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根据病理诊断良恶性结果进行分组,比较良性组(n=45)、恶性组(n=61)患者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差异,包括:淋巴结长径(L)/短径(S)、血管化评分(VS)、淋巴结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流速(Vmin)、阻力指数(RI)。比较高频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评估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结果良性组、恶性组患者淋巴结L/S < 2、VS、淋巴结Vmax、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频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准确率为85.85%,敏感度为90.16%,特异性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85.94%,阴性预测值为85.71%。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结Vmax、RI诊断价值均较高(P < 0.05)。结论高频超声评估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较高,可区分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利用改进的Level Set变分模型对126例乳腺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分割,提取肿瘤边界,分别计算16个形态特征参数,结合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及部分特征参数性质确定特征向量组合,最后用模糊C-均值方法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结果 126例中,恶性肿瘤50例,良性肿瘤76例。通过Level Set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分割良、恶性的准确率达80.95%(102/126),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40/50)、81.58%(62/76)、74.07%(40/54)和86.11%(62/72)。结论良、恶性乳腺肿瘤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灰阶超声可有效鉴别乳腺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