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能谱CT snapshot assist(SSA)技术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降低患者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59例,分为SSA组及常规组,SSA组采用SSA技术扫描。比较SSA组与常规组图像质量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 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2,P=0.307),2组冠状动脉CTA左主干起始处的主动脉根部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1,P=0.951);噪声、CNR、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SA组DLP为(135.44±37.41)mGy·cm,ED为(1.89±0.52)mSv,常规组DLP为(275.57±36.59)mGy·cm,ED为(3.85±0.51)mSv,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04,P均<0.001),SSA组较常规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约50.85%。结论 能谱CT的SSA技术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冠状动脉成像中可以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infection disease 2019,COVID-19)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日我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50例,所有患者首次进行常规剂量胸部CT检查,治疗后复查时进行胸部低剂量(Low dose,LDCT)检查,比较两种扫描方案图像质量及患者X线受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医生采用5分法进行双盲评分。两种方案图像质量信号的噪声比(SNR)的的比较及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Kappa检验观察两名医师间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LDCT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9.0%,常规剂量组优良率99.0% (P>0.05);LDCT组有效辐射剂量2.43±0.66 mSv,常规剂量组4.02±1.03 mSv(P<0.05) 。结论: CT扫描是COVID-19流行期间快速、高效辅助诊断和评估治疗的检查技术,LDCT扫描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还可降低辐射剂量,对其治疗后随访应用价值较高,保护需要频繁复查的COVID-19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Revolution CT不同权重前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Pre-ASiR-V)对仿真胸部体模中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Pre-ASiR-V权重。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含有4个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描,Pre-ASiR-V权重分别设置为0、20%、40%、60%、80%和100%,记录并比较不同Pre-ASiR-V权重图像的平均噪声、有效辐射剂量(ED)和pGGN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 Pre-ASiR-V权重为0、20%、40%、60%、80%和100%的图像平均噪声分别为(17.93±2.20) HU、(17.30±3.68) HU、(18.20±3.44) HU、(18.80±0.20) HU、(19.87±2.56) HU和(15.90±4.56)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8,P=0.723);ED分别为7.40 mSv、5.16 mSv、3.36 mSv、1.97 mSv、0.97 mSv和0.33 mSv,与Pre-ASiR-V为0的图像比较,随着Pre-ASiR-V升高,ED分别降低30.27%、54.59%、73.38%、86.89%、95.54%。2名医师对pGGN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78,P=0.003),评分均 ≥ 3分。Pre-ASiR-V权重为80%及100%时,图像的主观评分略低。结论 Pre-ASiR-V权重对仿真胸部体模高分辨率图像的噪声影响较小,但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Pre-ASiR-V权重60%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鼻旁窦CT扫描中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对眼眶区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65例疑诊鼻旁窦病变患儿行鼻旁窦CT平扫,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n=27)采用常规CT扫描,观察组(n=38)采用常规CT扫描加眼眶区ODM技术。分析2组眼眶区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管电流分布情况,比较图像对比噪声比及有效辐射剂量的组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眼眶前方向管电流[(127.39±17.98)mA]低于对照组[(141.00±26.46)mA,t=2.47,P=0.02],2组间眼眶后、左、右方向的管电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90,-0.90,P均>0.05)。2组间图像对比噪声比及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1.21,P>0.05)。结论 儿童鼻旁窦CT扫描中,应用ODM技术,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眼眶前方向局部管电流,减少眼眶区域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仿真胸部体模T12骨密度(BMD)的准确性和胸部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男性胸部体模,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20、30、40、50、60 mAs,联合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Level 4)及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 2)行胸部扫描。比较采用不同管电流和重建技术时胸部体模T12的BMD及客观评价结果;比较管电流20 mAs、采用IMR算法与管电流60 mAs、采用FBP迭代算法的纵隔窗和肺窗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并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管电流、重建技术不同时,胸部体模T12的BMD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同管电流下,采用IMR算法获得的SD值明显低于iDose4和FBP(P均<0.001)。管电流60 mAs、采用FBP算法时,2名观察者观察纵隔窗的一致性较好(Kappa=1,P<0.001),观察肺窗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4,P=0.002);管电流20 mAs、采用IMR时,2名观察者观察纵隔窗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4,P=0.002),观察肺窗的一致性较好(Kappa=1,P<0.001)。结论 低管电流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可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满足骨密度测值的准确性及胸部图像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80%重建成4种图像。记录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组图像的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485)。第一组的CTDIvol为(3.41±1.28)mGy,第二组为(1.40±0.58)mGy,第三组为(0.76±0.46)mGy。第三组的ED降至(0.35±0.20)mSv。第二组ASIR50的图像噪声和第三组的ASIR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IR技术有助于降低胸部低剂量图像的噪声,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ED可降至0.35 mSv。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胸部CT双期增强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130例拟诊为肺部占位的患者接受胸部双期增强扫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A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10;B组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8。A组图像采用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重建,B组图像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重建。比较两组图像肺动脉(PA)期及支气管动脉(BA)期的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优良率并计算辐射剂量。结果 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3.30±0.89)mSv,B组为(1.27±0.19)mSv,B组较A组下降61.52%(P<0.001)。PA期和BA期,B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A组,CNR显著高于A组(P均<0.001);两组肺窗和纵隔窗主观图像质量均达到较高评分,双期血管显示优良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低剂量胸部双期增强扫描可在较常规剂量降低61.52%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并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对不控制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方法 20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接受256排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智能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扫描患者实时心率分成4组,A组(心率≤69次/分)、B组(心率为70~80次/分)、C组(心率为81~90次/分)、D组(心率≥91次/分),每组50例。由2名有心血管CT诊断经验的医师以盲法对4组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进行评价,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共评价600支血管2 575个节段,4组图像节段水平、患者水平、血管水平的可诊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05±0.48)mSv、(2.41±1.20)mSv、(1.27±0.55)mSv、(2.66±1.1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2,P<0.001)。结论 Revolution CT宽体探测器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在不同心率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可行性,并提高了中高心率患者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接受Revolution CT上腹部轴位CT灌注(CTP)扫描的患者13例(CTP组),测量胰腺的CTP参数,提取最佳时期CTA及3期增强图像,并记录整个灌注期的辐射剂量。收集同期行全腹3期增强及CTA扫描者18例(对照组),采用螺旋扫描模式。2组患者胰腺均无病变。评价2名观察者测得各CTP参数和对胰十二指肠上动脉(SPDA)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比较2组SPDA图像的主观评分和CTA图像SPDA以及3期增强图像胰腺的CT值、图像噪声、CNR和SNR。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CTP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均>0.75)。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为(24.52±0.01)mSv。2名观察者对2组CTA图像SPDA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29、0.769),2组评分中位数均为5分;CTP组SPD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TP组静脉期、平衡期的胰腺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在获得稳定的胰腺CTP定量数据的同时,可提取图像质量相仿甚至更佳的胰腺3期强化图像,并可获得更优质的胰周CTA图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低剂量CT(ULDCT)能谱纯化(SPS)技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 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行常规低剂量CT(LDCT)及ULDCT检查,ULDCT采用锡片预滤器达到能谱纯化.以滤波反投影(FBP)重建LDCT图像(LDCT-FBP组),分别以FBP(ULDCT-FBP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扫描(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将114例接受胸部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同时开启CARE Dose 4D及CARE kV,B组(64例)只开启CARE Dose 4D进行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及辐射剂量。结果 与B组相比,A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减少约30.29%,剂量长度乘积(DLP)减少约30.41%,有效剂量(ED)减少约30.36%(P均<0.05)。A组图像噪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平扫、增强图像除B组脊柱后方肌肉SNR高于A组(P<0.05)外,平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质量评分均在4.5分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部CT扫描时,联合使用CARE kV和CARE Dose 4D技术,可获得优质图像,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当iCT管电流设置为17 mAs时,其他参数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低剂量胸部CT筛查的200名志愿者,设定管电流为17 mAs,根据管电压及自动曝光控制(DoseRight)设置分为4组:A组为120 kV,DoseRight扫描;B组为100 kV,DoseRight扫描;C组为120 kV,固定管电流扫描;D组为100 kV,固定管电流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进行肺窗及纵隔窗算法重建。比较4组的有效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4组肺窗、纵隔窗的iDose4、IMR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及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组图像质量均较C组图像质量好(P均<0.05),与其余3组比较D组图像质量最差(P均<0.05);C组纵隔窗及D组肺窗、纵隔窗的iDose4重建图像质量评分较低;A、B、C、D组SNR值依次降低(P均<0.01);A组有效剂量最高(P均<0.01),D组有效剂量最低(P均<0.01),B组和C组间有效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 iCT管电流为17 mAs时,采用100 kV管电压、DoseRight扫描及IMR重建方式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和较低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