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DWI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DW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生物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DWI数据,测量ADC值,评价并比较ADC值在不同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间的差异,并分析ADC值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阳性病灶ADC值低于淋巴结阴性病灶(P=0.035),高级别乳腺癌ADC值低于中级别、低级别乳腺癌(P=0.021、0.002),ADC值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s=-0.35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呈弱的负相关(rs=-0.227,P=0.034;rs=-0.093,P<0.001)。结论 DWI能够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月经状态对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MRI及DWI资料,其中317例鳞癌和35例腺癌;177例未绝经,175例已绝经。于ADC图像宫颈癌病灶最大层面测量并记录病灶的ADC最大值(ADCmax)、最小值(ADCmin)和平均值(ADCmean)。比较宫颈鳞癌与腺癌ADC值差异、绝经与未绝经患者宫颈鳞癌和腺癌ADC值差异;分别比较宫颈鳞癌及腺癌中绝经与未绝经患者ADC值差异。结果 宫颈鳞癌ADCmean和ADCmin均低于腺癌(t=-2.05,-2.28,P均<0.05)。未绝经患者中,宫颈鳞癌ADCmean和ADCmin均低于腺癌(t=-4.40,-5.40,P均<0.05);而绝经患者中,宫颈鳞癌ADCmean、ADCmin和ADCmax均与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1.57,0.45,P均>0.05)。宫颈鳞癌及腺癌中,未绝经患者的ADCmean、ADCmax和ADCmin均高于绝经患者(t=-3.96,-2.53,-2.78及t=-3.71,-1.15,-5.01,P均<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ADC值不同,且受患者月经状态影响;未绝经患者中腺癌的ADC值高于鳞癌,绝经患者中腺癌ADC值与鳞癌相仿。未绝经患者宫颈癌病灶ADC值均高于绝经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AD患者(AD组)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30名志愿者(对照组),按年龄段各分为6个亚组[55~59岁(n=3)、60~64岁(n=4)、65~70岁(n=9)、71~74岁(n=5)、75~80岁(n=6)、>80岁(n=3)],测量双侧海马、红核、尾状核、杏仁体、壳核ADC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红核左、右侧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2)。AD组不同年龄亚组右侧海马、双侧尾状核、右侧壳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同年龄亚组双侧海马、壳核、尾状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右侧海马(r=0.615,P<0.001)、右侧壳核(r=0.653,P=0.001)及双侧尾状核(左侧:r=0.397,P=0.030;右侧:r=0.429,P=0.020)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ADC值可为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AD脑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神经退行性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CEUS和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AngioPLU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3例PTC的CEUS表现及AngioPLUS表现,根据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比较3组间病灶峰值强度(PI)、病灶与邻近甲状腺组织峰值强度差值(ΔPI)的差异,评价PI、ΔPI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PI和ΔPI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P<0.001),其中低增强组ΔPI小于等增强组(Z=-6.45,P<0.001)和高增强组(Z=-3.99,P<0.001),等增强组ΔPI小于高增强组(Z=-3.73,P<0.001)。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7,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P均<0.001),而等增强组PI与高增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PI(rs=0.650,P<0.001)、ΔPI(rs=0.798,P<0.001)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呈正相关。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rs=0.768,P<0.001)、PI(rs=0.442,P<0.001)、ΔPI(rs=0.647,P<0.001)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结论 PTC病灶内部CEUS强化程度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通过AngioPLUS显示的PTC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可间接评价其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诊断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中的价值。方法 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行常规MR及多b值DWI IVIM检查,由2名医师独立测量肿瘤的ADC值及IVIM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假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将患者分为pCR组(14例)和非pCR组(47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所有参数及其新辅助化疗前后变化的百分数(Δratio),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参数诊断pCR的效能。结果 与非pCR组比较,pCR组化疗前ADC值(P=0.002)和D值(P=0.007)更低,ΔratioADC值(P < 0.001)和ΔratioD值(P=0.002)更高;两组化疗前和化疗后D*f值及其Δrati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ΔratioD值诊断pC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0.786,P < 0.01)。结论 D值有助于预测和鉴别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的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绝经前和绝经后因子宫以外的盆腔器官病变接受MR检查的女性患者78例,根据其月经状态分为月经期(n=18)、卵泡期(n=20)、黄体期(n=20)和绝经后(n=20)。在ADC伪彩图中测量子宫各层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的ADC值,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构、不同月经状态下子宫ADC值的差异。结果 相同月经状态下,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间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子宫肌层、内膜、结合带ADC值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各层结构在不同月经状态的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月经期、黄体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带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与黄体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黄体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ADC值在绝经后与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各层结构ADC值变化较大。利用ADC值评判子宫疾病时,应考虑不同月经状态下的基线ADC值变化。  相似文献   

7.
MRI定量参数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MRI定量参数ADC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评估肠道克罗恩病(CD)病变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回盲部单发病灶的CD患者,依次行常规MR、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扫描,测量ADC和Ktrans值,同时评估患者Harvey-Bradshow指数(HBI)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根据HBI将50例患者分为重度活动组、轻中度活动组及静止组,比较3组间Ktrans、ADC值的差异;对Ktrans、ADC值与对应的HBI、CRP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例CD患者中,静止组16例、轻中度活动组21例、重度活动组13例。3组Ktrans、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肠壁Ktrans值与HBI呈正相关(r=0.635,P<0.001),与CRP呈正相关(r=0.764,P<0.001);ADC值与HBI呈负相关(r=-0.614,P<0.001),与CRP呈负相关(r=-0.490,P<0.001)。病变肠壁HBI与CRP呈正相关(r=0.755,P<0.001),Ktran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 MRI定量参数Ktrans和ADC可反映CD活动状态,且Ktrans的稳定性和敏感性优于ADC。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追踪技术探讨有听力损害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听觉中枢传导通路的纤维显微结构改变。方法 收集存在听力损害的MS患者15例(MS组),其中单侧听力损害8例,双侧7例;另收集健康对照组15名。以MS组和对照组脑干内外侧丘系(LL)、中脑下丘(IC)分别为ROI1、ROI2进行DTI;再借助纤维追踪技术观察两侧颞横回(ROI3)中枢听觉皮层的纤维走行,比较两组不同ROI神经纤维的FA、ADC值,并分析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MS组双侧听力损害患者的听觉传导通路ROI1P=0.016)、ROI2P=0.038)、ROI3P=0.007)的FA均低于对照组,ROI1P=0.016)、ROI2P=0.039)ADC值高于对照组,ROI3的ADC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MS组单侧听力损伤患者的损伤侧仅ROI1P=0.022)、ROI3P=0.029)FA低于对照组。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EDSS评分、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 MS患者中枢听觉传导通路DTI参数存在异常,可为临床听力损害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分析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5例乳腺病变患者行APTWI及DWI,测量并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平均ADC(ADCmean)、最小ADC(ADCmin)及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3.5 ppm)]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良恶性病变中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70个病灶纳入研究,包括32个良性(良性组)和38个恶性病灶(恶性组)。良性组ADCmean、ADCmin及MTRasym(3.5 ppm)值均高于恶性组(t=-5.63、-5.94、-0.24,P均<0.05);ADCmin、ADCmean及MTRasym(3.5 ppm)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27及0.729(P均<0.01);ADCmin的AUC大于MTRasym(3.5 ppm)值(Z=1.990,P=0.046),其余各参数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MTRasym(3.5 ppm)值与ADCmeanr=-0.325,P=0.046)和ADCmin值(r=-0.384,P=0.017)均呈负相关;良性组MTRasym(3.5 ppm)值与ADCmin值呈负相关(r=-0.357,P=0.045)。结论 APTWI及DWI均可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相比DWI,APTWI的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频散技术检测颈动脉黏弹性的可行性。方法 将45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 50岁组(n=23)和<50岁组(n=22)。采用剪切波频散技术测量颈总动脉浅壁和深壁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SWES和SWED)、颈总动脉浅壁和深壁的剪切波频散值(SWDS和SWDD);同时测量颈总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PWV)。比较2组间各黏弹性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与年龄、血压和PWV的相关性。结果 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校正前后,<50岁组SWES、SWED、SWDS和SWDD均大于≥ 50岁组(P均<0.05)。颈总动脉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年龄、SBP、DBP和PWV呈负相关(r=-0.282、-0.374、-0.321、-0.256,P均<0.05)。≥ 50岁组中颈总动脉剪切波频散值与PWV呈负相关(r=-0.393,P=0.038),<50岁组中与SBP呈正相关(r=0.366,P=0.048)。结论 超声剪切波频散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估颈总动脉黏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2.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5例自发性脾破裂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治  王悦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3):235-23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脾破裂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86-1998年我院收治的8例自发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5例,误诊率62.5%,结论凡不明原因上腹部疼痛,伴有失血征象而无法解释、无外伤史,积极行B超、腹穿以明确。若有血吸虫、肝炎等肝脾病变或脾亢更应警惕本病,发病前有饱食或重体力劳动等腹压增高原因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8.
赵海平  马莉  张艳君 《护理研究》2012,26(3):208-211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为改进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例原发性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采用自设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进行调查.[结果]将病人生命质量总分作为应变量,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人格变量的4个维度和应对变量的3个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神经质维度和屈服应对维度进入方程,决定系数为0.542,即2个变量能联合预测生命质量54.2%的变异量.[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乳腺癌病人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定生活质量.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躯体不适、运动与感觉、工作与学习及业余娱乐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及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相当,且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