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接受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表达。所有患者在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并比较不同AR状态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在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30.8%(23/75),总c CR率为34.7%,总p CR率为30.7%。AR阴性组和AR阳性组c CR率分别为44.2%(23/52)和13.0%(3/23)(χ2=6.848,P=0.009);两组p CR率分别为40.4%(21/52)、4.3%(2/23)(χ2=7.531,P=0.006)。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AR阴性组。结论 AR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不敏感,且预后差。检测AR表达有助于判断TNBC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3.
张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2):137-138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乳腺腺体发生恶变为致病成因,影响患者的健康,晚期将危及患者的生命。三阴性乳腺癌为乳腺癌疾病类型之一,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功效显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前临床新辅助化疗方式及类型多样。本文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三阴性乳腺癌中新辅助化疗前后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化疗前后的蛋白水平和分子变化。方法 选取9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TA方案)前后的乳腺癌组织中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大小和MMP-9的表达情况关系。结果 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后MMP-9的mRNA表达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病灶缓解率(CR+PR)为77.3%,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乳腺癌MMP-9蛋白低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缓解率为84.3%),优于高表达者(缓解率59.3%),以上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MP-9基因表达水平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明显降低,与新辅助化疗后疗效呈负相关,提示MMP-9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2例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4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完全缓解率16.67%,总有效率64.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5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不影响化疗完成。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8.
都海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2)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表达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 tor,ER)、孕激素受体(erogesterone recep 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 约占乳腺癌的10%~17%[1],好发于50岁以下的患者及非洲裔美国黑人妇女,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具有侵袭性强、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81-83,87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阴性原发灶癌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阴性者129例,其中伴原发灶癌残留者75例,新辅助治疗方案为蒽环类+紫杉类,化疗后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探讨化疗后淋巴结阴性原发灶癌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前T分期T3、化疗周期4、新辅前Ki6714%和脉管瘤栓阳性均是原发灶癌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周期4、新辅前Ki6714%和脉管瘤栓阳性是化疗后原发灶癌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尽量予以术前足疗程完成,术后淋巴结阴性原发灶癌残留者可参考新辅前Ki67和脉管瘤栓等高危因素,考虑强化局部或者全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35例女性Ⅰ~Ⅲ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单周方案4周期,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32 1%,临床部分缓解45 7%,疾病稳定14 5%,疾病进展7 7%,病理完全缓解24 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EC化疗方案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6个周期TEC化疗方案治疗的36例三阴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远期化疗疗效。结果:化疗后随访18~24个月,中位22.8个月;36例患者中30例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总有效率为83.33%。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1例(86.11%),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8.33%),恶心、呕吐30例(83.33%),腹泻8例(22.22%),口腔黏膜炎5例(13.89%),乏力虚弱22例(61.11%),术后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2例,2年生存率为97.22%。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早期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目前蒽环联合紫杉醇的TEC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TNBC术后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医学研究》2016,(1)
目的观察3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来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TAC组、TC组、CEF组,各40例。TAC组采用TAC方案化疗,TC组采用TC方案化疗,CEF组采用CEF方案化疗。观察3组患者化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TAC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TC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高于CEF组(P<0.05);TAC组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未出现与化疗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能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增加2年无病生存人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2例。A组患者采用TAC方案治疗;B组患者采用TC方案治疗;C组患者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采用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中药复康灵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化疗不良反应及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且新辅助化疗的脾胃虚弱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Tcb(多西他赛+卡铂(docetaxel+carboplatin))方案化疗;治疗组给予TCb方案化疗同时使用中药复康灵。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理MP(Miller&Payne, MP)分级标准的改善率、血清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 E2)、黄体酮(Progesterone, P)、泌乳素(Prolactin, PRL)]水平、骨髓抑制、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及临床缓解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91.67%(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理MP改善率显示,治疗组病理总改善率58.33%(35/60)高于对照组51.67%(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5级(... 相似文献
16.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R(-)/PR(-)/HER-2(-)19例,pCR(病理完全缓解)7例(36.84%);ER(+)/PR(+)/HER-2(+)8例,pCR 1例(12.50%);ER(+)/PR(+)/HER-2(-)28例,pCR 3例(10.71%);ER(-)/PR(-)/HER-2(+)25例,pCR 3例(16%);其他组合中均无pCR.ER(-)/PR(-)/HER-2(-)组合的pCR率与其他组合(非TN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TNBC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可获得更高的pCR率. 相似文献
17.
18.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特别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作用和近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Ⅱa~Ⅳ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全组79例原发病灶中临床CR 2例,PR 49例,共51例有效,有效率64.5%,腋窝淋巴结肿大43例,临床CR 19例,PR 6例,共25例有效,有效率58%。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使乳腺癌特别是局部晚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和腋窝淋巴结缩小,肿瘤降期,为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根治性手术和保乳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
1 三阴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流行学研究数据将乳腺癌视为一个整体,未作具体分型研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不同类型乳腺癌预后有明显差异。相关统计发现,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多发于40岁以下绝经前非洲妇女,早孕、未哺乳和应用抑乳药物为其发生危险因素,其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