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结邹老临证经验,并附医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邹燕勤教授认为肾气不足是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肾病治疗中注重辨证施治,维护肾气,其"治肾"学术思想中独特的维护肾气、调补脾胃、预防肺卫咽喉或皮肤之邪传变的理论,及在遣方用药中运用"扶正祛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防微杜渐"等理论均体现其学术思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指出IgA肾病(IgAN)多因禀赋异常、体质虚弱,或感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故提倡预防为先;其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夹湿、热、瘀,西医治疗有其局限性,进行积极的中医药干预,疗效显著;在平稳期加以中医药养护,可明显延缓进入尿毒症的进程,故提出了从“防治养”整体观论治IgAN,拟探讨一个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慢病管理模式,并将这医疗模型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运用辨证分型治疗lgA肾病的经验。张老认为IgA肾病病程长,以脾肾亏虚为主,复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固护正气;缓解期以补虚为主。临证分为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不统血、肾虚火旺、肾气不固和瘀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从咽论治”治疗IgA肾病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收治的88例IgA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从咽论治”理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24h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较大,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组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从咽论治”治疗IgA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可将其作为IgA肾病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案进行推广虚鼠,  相似文献   

6.
龚永杰  占永立 《中医杂志》2020,(11):1000-1003
IgA肾病发病主要与肺、脾、肾亏虚有关,故其论治多从肺、脾、肾着手。具体治法包括:从肺论治,益肺固表治其本,清热解毒治其标,常以玉屏风散合银翘散加减;从脾论治,注重平调寒热,条畅气机,多以半夏泻心汤合枳术丸加减;从肾论治,根据肾脏阴阳偏性,灵活补益,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与临床实践2方面总结了占永立教授从咽论治IgA肾病的经验。占教授将Ig A肾病分为3型进行辨证论治:1)肺气不足,热毒扰咽证; 2)脾气虚弱,热邪客咽证; 3)肾阴亏虚,余热留咽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咽为主,兼以扶正,根据病情灵活选方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从肺论治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从肺论治、辨证分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抗凝、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保护肾功能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7.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肺论治原发性IgA肾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15-2316
通过对病机分析、临床诊疗特色的阐释,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从毒论治IgA肾病的中医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75-1376
IgA肾病(IgAN)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约占我国肾小球疾病发病的20%~30%,罹患人群往往在发病10~20年间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对于该病的诊疗长期作为肾脏病领域临床与科研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代表的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病机演变规律与优势辨治方案的筛选工作,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特色中医学术思想,"从风论治"IgA肾病便是曹式丽教授中医药特色辨治思维与用药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曹式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统开展的曹式丽教授中医肾病学术经验整理与挖掘研究成果,对曹式丽教授从风论治IgA肾病的学术经验予以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属于中医"水肿"、"腰痛"、"尿血"、"虚劳"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施治本病已取得一些进展。笔者有幸师从李学铭教授,现将李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李师认为,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有气血阴阳亏虚及脏腑虚损;标  相似文献   

12.
邹燕勤教授肾病治肺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辉 《国医论坛》1998,13(3):21-21
水肿、蛋白尿、血尿,是多种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临床消除或改善此类症状,颇为棘手。邹燕勤教授在30余年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肾脏病人除表现上述症状外,还常伴发肺系症状,其表现如咳嗽、咽痛、咽部红肿、清腐成脓等。而肺系疾病的发生与反复又常加重肾脏疾病的病情。故从中医理论出发,独辟蹊径,提出肾病治肺大法,临床取得良效,现归纳如下。1疏风宣肺利水法此法多用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其临床表现为:目胞浮肿,甚则颜面肢体亦肿,按之凹陷。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红细胞、管型(三者可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出现人此外…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种.国医大师邹燕勤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的核心病机,肾虚是内在基础,湿、瘀是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病变的基本环节,三者相互交织,互为影响,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的关键,据此而立益肾、清利、活血为基本治法.本文对邹老从肾虚湿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案例分析其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远方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远方教授认为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为瘀血、湿浊及湿热内蕴。瘀血是IgA肾病病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强调灵活运用化瘀药物,发作期出现血尿、蛋白尿时治以活血化瘀为主,而稳定期表现以本虚为主时,则当益气固本为主,活血化瘀为辅。根据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瘀水互结等不同情况,灵活辨证用药,随时调整活血化瘀药物的用药和用量。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股骨头坏死皆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现代西医治疗疗效欠佳,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姜良铎教授是首届首都国医名师,提出了"从状态论治"的思想,兹选取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论治"IgA肾病合并股骨头坏死病例一则,以展示中医药在疑难症治疗方面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邹燕勤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岚  王钢 《国医论坛》2001,16(3):18-19
邹燕勤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中国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师承其父全国著名中医肾病、老年病专家邹云翔教授 ,临床数十载 ,学验颇丰 ,尤对慢性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邹教授治疗慢性肾炎善从脾肾入手以顾护其本 ,认为肾脏有病 ,非独肾脏有损伤 ,五脏之中他脏病变及内外各方面致病因素均可累及于肾。肝藏血 ,肾藏精 ,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转化 ,即所谓“精血相生”,肝阴与肾阴息息相通 ,称之为“肝肾同源”,临床上肝肾同病者亦屡见不鲜。如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及慢性肾炎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某些免疫…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来从咽从鼻论治慢性肾炎 1 8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 8例均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其中男 1 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 32± 1 6)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为 5年。其中 1 4例以蛋白尿为主 ,尿蛋白定量( 1 .84± 0 .60 ) g/2 4 h;4例以血尿为主 ,红细胞镜下( ~ )。确诊为慢性咽喉炎 1 5例 ,慢性鼻炎 1例 ,过敏性鼻炎 2例。2 治疗方法 清咽汤 :桑叶、金银花、蝉衣、连翘、制僵蚕、生甘草各 1 0 g,木蝴蝶 5 g,白花蛇舌草 2 0 g,黄芩、生地、赤芍各 1 5 g,桔梗 6g。阴虚明显者加麦冬、玄参各1 5 g,玉竹 1 …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IgA肾病患者常出现咽痛或咽部不适症状,需引起重视。中医治疗IgA肾病多以咽部为切入点,常用药中有较多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药,如桔梗、蒲公英、牛蒡子等,具有一定疗效,同时也可配合啄治法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袁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热、风湿、水湿(湿热)、瘀血.并提出了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五脏同治和气血水同治的治则思想,在控制病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肿瘤强调扶正抗癌并举,视不同肿瘤、不同病情、不同阶段,灵活调整用药。中药作用有三:一是调理诸多不适症状,使患者尽快恢复;二是扶正抑癌防止转移和复发;三是减轻放化疗副作用。临床常常以扶正消癥汤加味,使用汤剂为主,同时配合金龙胶囊、扶正散、扶正消瘤散等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