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变化对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632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年龄40~89岁),测定空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骨I型胶原C-末端肽(s CTX)和N-末端肽(s NTX),以及腰椎和近端股骨骨密度(BMD),并分析这些骨转换指标与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检测的各种骨转换指标与腰椎、股骨颈和髋部BMD呈显著负相关(r=-0.238~-0.528,P均=0.000)。调整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后,血清BAP、OC和s CTX与腰椎和股骨颈BMD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性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这些骨转换指标对腰椎BMD是一个有意义的负性决定因素,大约可以解释腰椎BMD 7.6%~27.9%的变异性。各种骨转换指标水平最高的四分位组(Q4)与最低的组(Q1)比较,腰椎、股骨颈和髋部的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显著增加4.6~15倍(OR=4.6~15,95%CI:2.6~30),3.2~13倍(OR=3.2~13,95%CI:1.5~36)和3.0~13倍(OR=3.0~13,95%CI:1.3~44)。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老年女性骨转换指标与BMD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关系,提示骨转换指标水平变化是中老年女性BMD的重要决定因素,骨形成指标和/或骨吸收指标水平增加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和患病风险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对其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度不足。近期研究发现骨转换标志物可能对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有应用前景,现综述近年来有关骨转换标志物(CTX-1和PINP)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筛查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高风险人群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和探讨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和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B-胶原降解产物(B-CTX)以及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 DPXIQ No.5689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4)骨密度(BM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N-MID和β-CTX,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5OHD,对87例患者进行上述指标测定并按骨密度正常、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伴有骨折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和C组骨密度较A组骨密度下降,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C组骨密度较B组骨密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 C组较A组降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25OHD和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组和C组低于A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C组较B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B组和C组高于A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C组高于B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密度与B-CTX呈负相关,与BMI、250HD、N-MID呈正相关.结论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更能早期反映骨代谢的变化,与骨密度联合判断骨骼的状态更加全面.对于判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状态,预测骨折危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和探讨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和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B-胶原降解产物(B-CTX)以及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ar DPXIQ No.5689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4)骨密度(BM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N-MID和β-CTX,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5OHD,对87例患者进行上述指标测定并按骨密度正常、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伴有骨折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和C组骨密度较A组骨密度下降,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C组骨密度较B组骨密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 C组较A组降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25OHD和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组和C组低于A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C组较B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B组和C组高于A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C组高于B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密度与B-CTX呈负相关,与BMI、250HD、N-MID呈正相关.结论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更能早期反映骨代谢的变化,与骨密度联合判断骨骼的状态更加全面.对于判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状态,预测骨折危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  相似文献   

6.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在众多的研究手段,如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等方法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以其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特点,在流行病学调查,长期跟踪监测以及预防性诊断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很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故对运用骨密度检测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女性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血清尿酸(uric acid,U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股骨颈BMD、股骨大转子BMD、股骨粗隆间BMD、髋部整体BMD、Ward’s区BMD、TC、TG、HDL-C、LDL-C、UA、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 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Vit D-T)及基础疾病情况等资料。髋部BMD、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β-CTX、PINP、Vit D-T、TC、TG、LDL-C、HDL-C、UA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股骨颈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与BMI、Vit D-T、TG、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大转子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粗隆间BMD与年龄、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UA呈正相关(r0,P0.05)。髋部整体BMD与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Ward’s区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 D-T、TC、LDL-C、UA呈正相关(r0,P0.05)。T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TG与UA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LDL-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 D-T、UA呈正相关(r0,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髋部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血脂的相关性不同,适当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及尿酸有利于维持骨量,预防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阈值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方法收集465例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双能X线测定的骨密度值、T值、Z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腰椎BMD值低于0.7955 g/cm2、T值低于-2.15、Z值低于-0.52时,骨折风险较高;髋部BMD值低于0.7270 g/cm2、T值低于-2.10、Z值低于-1.01时,骨折风险较高。结论对于骨密度低于上述阈值者,需高度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中国人群的骨密度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展开全国范围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健全中国人群骨密度数据库,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119例,其中84例为老年T2DM患者,35例为非T2DM对照。采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25-羟维生素D[25(OH)D]、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ollagen type 1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 1 N-terminal procollagen,P1NP)、全段甲状旁腺素以及肌酐、血钙(Ca)、血磷(P)等指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CN2。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和腰椎1~4(L1~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老年T2DM患者血清LCN2水平高于非T2DM对照组(197.13±42.15 ng/m L vs172.29±54.71 ng/m L,P=0.01)。按照血清LCN2水平三分位数将T2DM患者分为3组。其中腰椎BMD、股骨颈BMD、P1NP和CTX伴随LCN2水平增高而增高,而FPG和Hb A1c伴随LCN2水平增高而降低(所有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CN2和T2DM患者BMD呈正相关(股骨颈:r=0.350,P=0.001;腰椎:r=0.355,P=0.001),和骨转换标志物呈正相关(P1NP:r=0.354,P=0.001;CTX:r=0.438,P0.001),和糖代谢指标呈负相关(FPG:r=-0.321,P=0.003;Hb A1c:r=-0.342,P=0.002)。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LCN2是T2DM患者腰椎BM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CN2水平和老年T2DM患者骨代谢相关,LCN2水平增高可能有助于BMD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骨密度(BMD)、骨标志物的关系,探索OPN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MO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5名绝经后女性进行研究,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1-4及左股骨颈BMD,测定血中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OPN、骨钙素(OC)、钙(Ca)和磷(P)。结果①骨质疏松组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和正常组( F=0.118,P=0.000);②血清OPN水平与BMD(腰1-4,左股骨颈)、血Ca显著负相关,与年龄、β-CTX、OC显著正相关( P均<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左股骨颈骨密度(B,-11.971;SE,2.383;标准系数,-0.402;P=0.000)、血钙(B,-6.696;SE,2.383;标准系数,-0.225;P=0.006)是OPN水平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血清OPN水平与低BMD、高β-CTX水平及钙缺乏相关,该结果丰富了现有的临床证据,为防治PMOP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骨密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骨组织形态学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规律.方法 将136例OVCF患者按不同骨密度(T值)分为3组:I组,-3.5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51例。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83例)、骨量低下组(47例)和骨量正常组(21例),比较三组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对各项指标与B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甲状旁腺素(PTH)、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显著高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 05),骨量低下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 05)。骨质疏松组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25(OH) D_3显著低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 05),骨量低下组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 05)。血钙、血磷、骨钙素(BGP)、血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H、P1N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 538,-0. 520,-0. 462,P 0. 05),25(OH) D_3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 517,P0. 05),血钙、血磷、BALP、BGP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 05)。结论血清25(OH) D_3、PTH、P1NP、β-CTX与骨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监测有助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绝经后妇女23例为骨折组,无椎体骨折的2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腰椎(L2-4)前后位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T值。结果骨折组BMD、BMC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BMD降低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重视BMD变化,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采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BMD;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静脉血Ⅰ型原胶原N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水平;通过MRI检查患者腰椎Modic改变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BTMs与腰椎BMD和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腰椎Modic改变发生率为51.5%,Modic改变患者腰椎BMD低于无Modic改变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INP和β-CTX水平高于无Modic改变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TX和PINP与Modic改变呈正相关,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BMD与Modic改变呈负相关,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腰椎BMD及BTMs与腰椎Modic改变有相关性;随着BTMs升高或者BMD降低,腰椎Modic改变的发生率升高,提示临床上应早期监测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BTMs和腰椎BMD的变化,早期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为治疗绝经后女性腰椎Modic改变引起的背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短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对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s,TBS)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女性19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49岁)需要静脉注射(Iv)甲基强的松治疗的活动性Graves’眼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中位累积剂量4.5 g(范围1.5~5.25 g)iv甲基强的松。分别于基线、1周和第1、3、6、12个月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25羟维生素D、PTH、P1NP、CTX和BALP)。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通过X射线吸收测量法(DXA)获得受试者BMD和TBS。结果PTH、BALP、P1NP无明显变化。1个月时CTX显著下降(比基线下降49.31%,P=0.02),在3个月测量时恢复到基线。P1NP有改变(不显著),但持续下降。BMD或TBS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大剂量GCs治疗可快速、短暂地抑制骨吸收,对BMD或骨微结构(TBS)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Wiste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每周称体重,调整给食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脏器称重,计算脏体比值;剥离股骨,测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密度(BMD)和骨钙、骨磷的含量;对血清中骨形成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吸收生化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同时测定雌激素-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 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的大豆异黄酮对实验大鼠的子宫、卵巢无刺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大豆异黄酮能提高BMC、BMD及骨钙含量,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大豆异黄酮可影响骨代谢,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41.6mg/kg)同时抑制骨形成和骨吸收,使骨转化率降低,但对骨吸收的作用大于骨形成。给予大豆异黄酮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大于对照组。结论 大豆异黄酮通过调整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活性,提高大鼠的骨钙含量和骨密度,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FRAX联合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评估中老年女性骨折风险。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骨密度检查的女性337例,收集其个人基本信息、FRAX风险评估值及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按照骨密度及年龄分组,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和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比较FRAX联合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的差异。结果无论代入股骨颈骨密度还是腰椎骨密度计算骨折风险,骨质疏松组的骨折风险均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②无论是在骨质疏松组还是在骨量减少组,采用股骨颈骨密度计算的骨折风险均高于采用腰椎骨密度计算的值(P0.05)。③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组采用股骨颈骨密度计算出的骨折风险均高于采用腰椎骨密度计算的值(P0.05)。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组的骨量异常女性,FRAX联合股骨颈骨密度预测的骨折风险高于联合腰椎骨密度预测的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