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 COPD)患者呼、吸双相CT肺内血管体积(Intrapulmonary vascular volume , IPVV),探讨呼气相CT定量肺血管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COPD患者89例,均行吸气相、呼气相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基于“数字肺”数据分析平台定量测量呼、吸双相CT扫描下IPVV。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评估吸、呼气相下IPVV与PFT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吸气相下各肺叶IPVV与PFT参数呈负相关(r=-0.215~-0.358,P<0.01);呼气相下各肺叶IPVV与PFT参数呈负相关(r=-0.238~0.387,P<0.01);呼气相IPVV与PFT的相关性大于吸气相。呼吸状态下IPVV变化量与PFT呈正相关(r=0.211~0.463,P<0.01)。结论 双气相CT可定量评估COPD肺血管体积及呼吸状态下肺血管变化量,呼气相CT定量分析肺血管为评估COPD患者呼气气流阻塞程度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为进一步研究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呼气末CT扫描肺气肿阈值-856 HU、-910 HU及-950 HU以下低衰减区占全肺体积百分比(LAA%-950、LAA%-910、LAA%-85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影响,探讨定量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4例COPD患者深呼气CT扫描数据及临床肺功能数据,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将数据分为4组,将原始数据导入"数字肺"检测及分析平台,计算呼气相全肺平均肺密度(MLDex)、LAA%-950、LAA%-910及LAA%-856。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率(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率(DLCO%)、单位肺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及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比较4组肺功能及CT定量参数的差异,分析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观察LAA%-950、LAA%-910、LAA%-856与MLDex的关系。结果 4组间LAA%-950、LAA%-910、MLDe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AA%-910与FVC、FVC%、FEV1%、FEV1/FVC、DLCO%及DLCO/VA均呈负相关,与RV/TLV正相关。MLDex与LAA%-950、LAA%-910、LAA%-856均呈负相关。LAA%-950、LAA%-910与MLDex回归方程R2值0.917(P<0.01)。结论 呼气相CT扫描定量指标LAA%-910能准确评估COPD严重程度,并与肺功能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定量CT (QCT)用于预测内科胸腔镜下巨型肺大疱(GEB)减容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内科胸腔镜下GEB减容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GEB患者,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胸部QCT及肺功能检查资料;根据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相比治疗前的改善率将患者分为显著改善组(FEV1改善率≥15%,n=20)与非显著改善组(FEV1改善率<15%,n=6),比较治疗前组间QCT参数差异,分析治疗后6个月FEV1改善程度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内科胸腔镜下减容术治疗GEB效果的效能。结果 治疗前靶肺叶容积、全肺肺容积及肺大疱容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靶肺叶肺容积、全肺肺容积、靶叶肺大疱容积、全肺肺大疱容积与FEV1改善均呈正相关(r/rs=0.600、0.470、0.699、0.523,P均<0.05),以各参数预测FEV1改善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17、0.817、0.892及0.833(P均<0.05)。结论 QCT能有效预测内科胸腔镜下GEB减容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T表型CT特征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COPD患者CT和临床资料,其按CT特点将其分为A型、E型和M型,CT图像中检测肺气肿区域体素容积占全肺容积的百分比,即像素指数(PI-950),比较不同分型COPD患者PI-950差异,并分析PI-950与PFT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残气量(RV)/肺总量(TLC)的相关性。结果 A型32例、E型19例、M型21例,其PI-950分别为5.17%(1.63%,7.97%)、26.70%(19.79%,44.13%)和23.20%(15.24%,32.49%),A型低于其他两型(P均<0.05)。A型和E型患者PI-950均与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呈负相关、与RV/TLC正相关(P均<0.05),M型患者PI-950与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RV/TLC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通过CT特征对COPD进行分类可为COPD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稳定期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患者近端气道结构及CT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对30例轻-中度COPD患者(mtmCOPD组)、3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mtmAs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行低剂量呼吸双相CT扫描及定量分析,比较其近端气道参数、肺气肿及空气潴留指数的差异。结果 mtmCOPD组与mtmAs组近端气道平均管腔面积(LA)/体表面积(BSA)分别为(10.93±2.58)mm2/m2和(10.81±3.20)mm2/m2,均小于健康对照组的(12.56±2.98)mm2/m2,mtmAs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mtmCOPD组和mtmAs组平均管壁面积百分比(WA%)分别为(63.02±2.34)%和(63.85±2.48)%,均大于健康对照组的(61.55±3.54)%,mtmAs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mCOPD组呼吸双相VI-910(%)及VI-950(%)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呼气相平均肺密度(MLD)绝对值、呼气相VI-856(%)及MLD E/I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mtmCOPD组与mtmAs组气道结构参数、肺气肿及空气潴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轻-中度COPD及哮喘患者近端支气管管腔面积较健康对照者均有缩小,近端气道管壁面积百分比较健康对照者均有增大,且轻-中度哮喘患者更加明显。轻-中度COPD患者存在明显肺气肿及空气潴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体素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叶损伤程度及空间分布的价值。方法 在"数字肺"多研究中心连续性纳入接受双气相扫描COPD患者,测定小气道病变(fSAD)和肺气肿(Emph)的定量值;分析患者各肺叶之间Emph、fSAD肺叶损伤程度及肺叶分布的差异,以及各肺叶定量CT分布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纳入50例COPD患者。Emph和fSAD均以右肺中叶最重,两肺上叶次之,两肺下叶程度最轻;Emph和fSAD均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为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分布最少。两肺下叶Emph和fSAD与FEV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COPD患者肺叶损伤程度以右肺中叶及两肺上叶为重,尤其是右肺中叶;Emph和fSAD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是右肺上叶;两肺下叶损伤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癌(PDAC)增强CT强化程度与病理的关系,观察其对评估PDA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DAC患者,术前均接受胰腺CT平扫及双期(实质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测量增强CT双期肿瘤与周围胰腺实质的CT值差(实质期和门静脉期CT胰腺-肿瘤)及肿瘤强化后与平扫期CT值差(CT实质期-平扫期和CT门静脉期-平扫期),观察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其内纤维间质含量的关系,分析PDA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实质期CT胰腺-肿瘤与肿瘤分化程度呈中度负相关(P<0.05),余各CT值差与分化呈低度相关(P均<0.05);实质期CT胰腺-肿瘤与肿瘤内纤维间质含量呈负相关(r=-0.51,P<0.05)。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状态为PDA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PDAC实质期CT胰腺-肿瘤与其病理级别及其内纤维间质含量均呈负相关;值差越小,病理级别越低,患者存活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MSCT诊断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对53例COPD患者(轻中度组13例、重度组22例及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18例)和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肺功能和MSCT检查。记录肺功能和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右心室功能差异,分析COPD患者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分别绘制右心室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的ROC曲线,评价MSCT在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以预试验确定的右心室SV<48 ml或EF<40%作为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标准,计算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4组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EDV)、EDV/体质量指数(BMI)、SV、SV/BMI及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收缩末容积(ESV)及ESV/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患者右心室SV/BMI、EF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r=0.321、0.296,P=0.019、0.03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r=0.305、0.280,P=0.026、0.043)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r=0.457、0.351,P=0.001、0.001)均呈正相关。分别绘制右心室EF、SV ROC曲线,AUC分别为0.973、0.930(P均<0.001),MSCT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7.77%、77.77%,特异度分别为98.59%、88.63%。结论 COPD患者在未达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前右心室功能已出现减退,且其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呈正相关。MSCT能早期发现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且对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MSCT测量不同CT阈值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潴留体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MSCT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CT阈值下肺潴留体积.方法 对28例COPD患者行64排CT吸气及呼气双相扫描,应用Emphysema软件测量不同CT阈值下(吸气相-950 HU、呼气相-950、-930、-910、-890、-870、-850 HU)的肺潴留体积,同时测量吸气末全肺容积(Vin)及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比较吸气相-950 HU与呼气相不同CT阈值下肺体积占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trap%),分析Vtrap%、Vin和Vex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时相及不同CT阈值下Vtrap%测值不同,呼气相-930 HU下与吸气相-950 HU下Vtrap%最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气相-950 HU以下和呼气相不同CT阈值下Vtrap%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呈负相关;Vin与肺总量、Vex与残气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MSCT测量不同CT阈值下肺潴留体积不同,本研究条件下-930HU为呼气相测量COPD患者肺潴留体积的最佳阈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ⅡP)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与肺功能及实验室炎性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ⅡP患者(ⅡP组)和20例肺部正常患者(对照组)的PET/CT图像,测量全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并校正获得最大靶背景比(TBRmax)和平均靶背景比(TBRmean),比较ⅡP组与对照组间SUV和TBR的差异,评价ⅡP组TBR与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ⅡP组SUVmax、SUVmean、TBRmax和TBRmea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ⅡP组TBRmean与用力肺活量(FVC,r=-0.811,P=0.004)、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r=-0.715,P=0.020)、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r=-0.698,P=0.025)、残气量(RV,r=-0.844,P=0.002)、肺总量(TLC,r=-0.693,P=0.026)及RV/TLC(r=-0.711,P=0.021)呈负相关,与FEV1/FVC(r=0.888,P=0.001)呈正相关。TBRmax与FVC(r=-0.667,P=0.035)和RV(r=-0.643,P=0.045)呈负相关,与DLCO、FEV1、FEV1/FVC、TLC、RV/TLC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ⅡP组TBRmax和TBRmean分别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ⅡP患者18F-FDG放射性摄取增高,其程度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回顾在遗传性心律失常领域最新发表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与儿童心源性猝死关系密切的离子通道病,包括长QT综合征(LQTS)、短QT综合征(SQTS)、Brugada综合征(BrS)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总结它们在发病机制及诊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国内外学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领域均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对相关指南进行了更新,并且针对一些临床热点、难点问题达成专家共识,现就2017年呼吸疾病相关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感染性疾病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2030年以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总体目标,伴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更新,功能性治愈的提出以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新进展,2017欧洲肝病学会对乙型肝炎诊疗指南进行了更新,新的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相继上市。本文就2017年感染性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检查,结合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 Yahr(H Y)分级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了解我国大陆地区帕金森病患者有无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回声增强表现。方法 对入选对象进行TCS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 SN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帕金森病SN异常组 H Y 分期明显高于帕金森病SN正常组(P<0.05),表明帕金森病患者SN高回声面积与H Y分期相关。TCS检查对帕金森病的敏感性为80.5%,特异性为79.9%。结论 我国帕金森病患者SN强回声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也存在SN回声增强这一现象,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TCS检查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营养支持治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常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营养评定,以便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作为儿童克罗恩病患者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的首选,在成人患者中作为药物的替代治疗。有多种营养制剂,不同患者对不同的营养制剂反应不同,需选择合适的制剂,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发挥营养制剂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6.
17.
周边型肺部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周边型肺部病变常规支气管镜难以探及,对于距离胸壁较远或周围有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病灶经皮穿刺也难以实施。合理利用细(或超细)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径向气道内超声引导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支气管镜导航等新技术可以提高周边型肺部病变的确诊率,便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直肠息肉(息肉)行内镜下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流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经济效益比。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内镜下治疗息肉患者1 7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住院组(588例,住院完善相关检查择期手术),仅检查血常规后直接切除患者分为两个亚组,日间组(659例,术后收日间病房),门诊组(473例,术后院外随访观察),对并发症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床位使用及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热住院组较其余两组升高(P<0.01)。腹部不适门诊组最低,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日间组次之,与住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低血糖反应门诊组最少,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中出血以升结肠和回盲部最为常见,其次为直肠,迟发性出血则以直肠最为常见,其次为升结肠和回盲部。无蒂型随息肉直径增加出血风险加大,1.0~2.0 cm范围息肉有蒂或亚蒂隆起型出血风险最高,而>2.0 cm范围则发生出血特别是迟发性出血风险最小,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最为显著增加出血风险,其次为收缩压水平和息肉直径,而高舒张压水平、手术史和全麻术式是出血风险保护因素。结论 门诊行息肉内镜下治疗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只需对高风险人群使用日间病房,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内镜复查依从性,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保费用有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使经标准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的风险(即心血管剩留风险)。我国成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高,与心血管疾病剩留风险关系密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肝移植受者所经历症状群的种类、构成、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症状管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评估问卷和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342例肝移植受者进行症状的横断面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移植受者发生率最高的5个症状分别为疲乏(38.6%)、记忆力下降(34.5%)、易醒(33.5%)、入睡困难(31.9%)、多梦(28.1%)。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3个症状群,分别是睡眠相关症状群(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焦虑)、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群(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瘙痒)、活动耐力下降症状群(疲乏-肌肉无力-气短-腹泻)。原发病为肝癌、疾病信念是症状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肝移植受者经历着复杂的不适症状,且症状之间互相影响,以症状群的形式存在。开展症状管理时应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帮助肝移植受者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促进其将疾病管理融入个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