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TC和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胆红素及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以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抗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每次取0.1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在入院第1天、第14天分别收集患者血清,测定ICAM-1、胆红素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定两组治疗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ICAM-1、胆红素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试验组胆红素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ICAM-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ICAM-1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能通过降低ICAM-1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运重建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并血运重建后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溶栓/取栓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丹红注射液+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溶栓/取栓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S-100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谷氨酸(Glu)、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IL-1)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核磁共振(MRI)检查并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rADC),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患者血清CK-BB、S-100β、TNF-α、TGF-β1、Glu、IL-1、IL-1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两组患者rADC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有效减轻新发脑卒中患者血运重建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疗效,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 3月—2021年 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 148例 RLRTI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先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每天iv 2次,每次30 mg·kg-1,每次在3~4 min内缓慢注射,治疗3~5 d,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天分2次口服,每次1片,共服用5~9 d,共治疗8~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每晚口服 4 mg,7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 A (IgA)、IgG、IgE、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 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1.08%(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IgA、IgG、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1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6%,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试验组复发率 16.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1.08%(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能够提高 RLRTI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患儿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平均分成黄芪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VDP方案化疗,黄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黄芪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黄芪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组患者恶心呕吐、多汗、出血以及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未使用黄芪注射液均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效果,同时有效减轻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此外,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及未使用黄芪注射液均会增加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几率,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罗银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2):3041-3046
目的 探讨达立通颗粒联合米曲菌胰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达立通颗粒,6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曲菌胰酶片,1片/次,3次/d。两组均经14 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量表评分、胃肠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7.56%,远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腹痛、早饱感、恶心、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功能分级评定表(GSRS)评分、SI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ND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胃运动指数、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而神经肽S受体1(NPSR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MTL)、P物质(SP)、胃泌素-17(G-17)、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肠激素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动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心内科、荣军二科收治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袢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每次100 mg,每天2次,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酌情增减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次200 mg)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LVEF、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MLHF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谭扬  赵丽  杨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2):3036-3040
目的 探讨保和丸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饭后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保和丸,2丸/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简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SF-NDI)评分及胃排空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7.44%较之对照组的79.49%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早饱感、上腹烧灼感积分及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DQL评分均显著增加,而SF-N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胃半排空时间均显著缩短,胃窦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保和丸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整体疗效确切,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促进胃排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情况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就诊于辽油宝石花医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则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胸肺顺应性指标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和胸肺顺应性指标测定结果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气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呼吸频率和p(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SaO2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体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杏贝止咳颗粒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II)]联合健康教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杏贝止咳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质量(ADL)和COPD患者生活质量(CAT)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疾病相关资料(病程、合并疾病、吸氧、氧疗、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注射疫苗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FEV1、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CAT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杏贝止咳颗粒辅助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信  李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2):1766-1769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液体复苏、升血压、抗炎等对症治疗,及时进行血液滤过治疗,同时接受其他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液体复苏、升血压、抗炎、血液净化等治疗基础上泵入美罗培南,将2 g注射用美罗培南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持续8 h泵入完成,每日2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且采用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器官衰竭程度,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SOFA评分等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抗菌疗效的细菌总清除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抗菌效应及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卫生部北京医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110例带状疱疹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明显的缩短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 有助于带状疱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与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抑癌基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于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 124 例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6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注射液、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试验组接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共治疗 6 个周期,随访 12~40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中位生存期、不良反应情况,以及 T 淋巴细胞亚群、抑癌基因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1.94% vs 19.3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 CD8+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其中试验组治疗后的 CD3+、CD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内抑癌基因 BaxARID1AFasLCaspase-3PTEN mRNA 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病灶内 BaxARID1AFasLCaspase-3PTEN mRNA 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16% vs 27.42%,P<0.05),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33.25 个月 vs 22.85 个月,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分级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与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上调抑癌基因表达,提高生存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激方案(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CAG)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2例,标准化疗方案(DA方案,DA组)治疗25例,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CAG组与DA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A组相比,CAG组骨髓恢复时间缩短、化疗相关死亡率低(t=3.03,x^2=4.05,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放疗治疗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2017年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2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根据分子亚型又将两组分别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对照组采用每天1次,每次1.8~2.0 Gy的常规分割放疗方案,每周照射5 d,共放疗25~28次。试验组放疗方式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剂量为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给药1次,至放疗结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评级情况、5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的总有效率(RR,60.00%、53.85%、83.33%、88.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亚型的RR(10.00%、14.29%、62.50%、73.1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的肿瘤控制率(DCR,80.00%、84.62%、93.33%、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亚型的DCR(20.00%、50.00%、81.25%、92.68%),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同亚型(P<0.05)。不同的年龄、临床近期疗效、分子分型、治疗措施的乳腺癌患者,其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70岁为5年无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分子分型、治疗措施为5年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26%、41.24%(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学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84%、53.61%(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放疗能有效提升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评级,提高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安全性较高。而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分子分型、治疗措施,临床上应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3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CAG方案化疗2疗程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CAG方案诱导化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率53.8%(7/13),部分缓解率7.7%(1/13);化疗2疗程后完全缓解率69.2%(9/13)。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感染。结论 CAG方案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有效率高,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不严重,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利多卡因外擦动脉鞘管和造影(导引)导管对预防桡动脉痉挛(RAS)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429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动脉鞘和造影(导引)导管插入前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215例,观察组)或 0.9%氯化钠溶液 (214例,对照组)外擦其表面。记录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 结果 实际入选病例为观察组213例,对照组213例。手术用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单纯CAG,观察组的R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 vs 12.8%,P<0.05);行CAG+PCI,观察组的R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 vs 19.2%,P<0.05);总RAS发生率,观察组的R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 vs 14.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利多卡因溶液外擦介入导管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给药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2019年1月-2022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1例。两组均对咳血、发热等临床症状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首次剂量6 mg·kg-1,之后每次4 mg·kg-1,连续治疗6周;试验组前2周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2周后改为伏立康唑分散片口服治疗,每次0.2 g,每天2次,继续服药至6周。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进程及安全性,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方法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75.31%与对照组8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痰培养真菌转阴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疗效与其静脉滴注治疗效果相当,且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片组、缓释片组,每组各48例。常规片组口服醋氯芬酸片,100 mg/次,2次/d。缓释片组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2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缓释片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常规片组(87.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缓释片组患者VAS评分、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片组(P0.05)。结论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