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60d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约为8.33%,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约为25.00%,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期间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1%,观察组为9.3%,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依那普利治疗,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及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天麻钩藤饮对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天麻钩藤饮,记录并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与晚期二尖瓣血流峰速比值(E/A)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A值及LVEF均显著提高,观察组E/A比值及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中,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35%vs.19.05%,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Hcy水平,提高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同时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可积极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H型高血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4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经过连续6周治疗后,从血压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Hcy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3%,23.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于2013年10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68例,男性84例,女性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检测所有入选者MTHFR基因型。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和Hcy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MTHFR基因型为CC、CT和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C、CT和TT基因型Hcy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C、CT和TT基因型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明显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cy水平,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不同MTHFR基因型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调压汤。随访1个月比较血压水平,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dSBP、dDB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及HH例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及HH例数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水平及Hcy水平,且对改善患者血压波动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山西省荣军医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病人90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将90例病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统计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治疗12个月时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比13.33%,χ~2=3.87,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H型高血压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方面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明显效果,不但服用方便且安全耐受,适合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并探究血浆叶酸浓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34例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持续治疗9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测量血压、血浆叶酸、相关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情况,并随访心功能变化情况,共随访9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血浆叶酸和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Hcy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峰值(E/A)较对照组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叶酸水平与NT-proBNP和LVED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0.80,P0.001);与LVEF及E/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59,P0.001)。随访9个月后,观察组出现终点事件7例,对照组出现终点事件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相比,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明显改善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血浆叶酸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改善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纳入160例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n=80)和依那普利叶酸片组(依叶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间SBP、DBP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依叶组降血压效果更明显。2治疗后,依叶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依那普利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依叶组血浆Hcy水平降低更明显。3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E)及晚期血流峰速度(A)比值(E/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间E/A值、LVEF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依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更好的降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及血浆Hcy水平,改善左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患者NT-proBNP、Hcy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收入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依那普利片,观察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LVESVD、LVEDVI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NT-proBNP、Hcy水平降低,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九零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48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6与甲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070,P=0.002)。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S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BP、SD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血浆Hcy、s ICAM-1、IL-6水平,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H型高血压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可降低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前、后H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澄城县医院接受治疗的148例H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10.8 mg/d)的患者为试验组74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10.0 mg/d)的患者为对照组74例。两组均持续用药12个月后复诊,检测血浆Hcy浓度、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1)血浆Hcy浓度: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脏结构指标: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功能指标:治疗前试验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降低血浆Hcy浓度效果不明显,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恢复心脏功能方面的效果没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效果好;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有降低血浆Hcy浓度,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患者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现象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于睡前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B组患者于清晨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C组患者于睡前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测空腹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2周后24 h、日间、夜间及晨起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下降(P0.05)。A组晨起平均收缩压降低幅度高于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前后血压晨峰降低幅度高于B组、C组,Hcy水平降低幅度高于C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伴血压晨峰患者血浆Hcy水平,睡前服药控制血压晨峰的效果优于清晨服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老年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药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的老年性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配到A组与B组,A组(n=50)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服用,B组(n=50)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为期6个月,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压值(SBP与DBP)、血浆Hcy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压值(SBP与DBP)、血浆Hcy检测值较A组降低均更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咳嗽、头晕/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新发脑卒中占比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中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取得较好的降血浆Hcy水平及血压控制效果,并且用药安全,能够减少新发脑卒中的发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病人的动脉僵硬度、心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接收治疗的H型高血压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功能及血浆Hcy水平、NT-pro BNP水平、NT-pro BNP阳性检测率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aPWV、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PWV阳性检出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动脉僵硬程度,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及血浆Hcy、NT-pro BN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中应用对病人血压、血糖、肾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50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的早晚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顺序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血糖、肾功能、Hcy和凝血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控制血糖,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肾功能损害,降低Hcy水平,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能对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改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248例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121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与对照组127例(给予其他降压药物)。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后基本用药,分析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与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4±5.34)μmol/L vs.(18.12±7.31)μmol/L,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vs.7.3%,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87)μmol/L vs.(17.68±6.97)μmol/L,P0.01];术后12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vs.12.9%,P0.01)。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降低H型高血压冠心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1年后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二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y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治疗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改善H型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