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胸痛中心收治的10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留置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血样,依据术后半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将发生不良事件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未发生不良事件的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术后半年两组患者的血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半年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TRP3、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TNF-α、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L-6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介入治疗术后半年观察组血清CTRP3、IL-10水平仍低于对照组,CR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NF-α及IL-6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TNF-α、CRP、IL-6的水平均高于介入治疗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RP3水平和IL-10水平呈现出正相关(r=0.615,P0.001),和CRP水平呈现出负相关(r=-0.737,P0.001)。结论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可能存在负相关性,CTRP3水平越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亢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变化。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甲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18例经胸乳入路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ET组),35例行传统开放切口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COT组)。测定术前2 h和术后24 h创伤反应指标: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术后72 h内评估是否合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比较两组3个应激指标及术后合并SIRS的例数。结果 腔镜经胸乳入路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而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副损伤和并发症。两种术式术后24 h血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但两组3个创伤反应指标的变化值△Hs?CRP、△TNF?α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SIRS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组长,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类似,引起机体的创伤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合适的病例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检测铜仿膜、血仿膜和聚砜膜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探讨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和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30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包括非透析患者126例、血液透析患者114例、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分析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湿热证及热毒证亚组血清hs—CRP、IL-6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P〈0.05),湿热证亚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IL-6、TNF—α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与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湿热、热毒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术后免疫治疗抗感染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免疫治疗剂胸腺肽-α1在腺胰癌术后抗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胰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胸腺肽-α1,对照组不予使用。观察临床疗效、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胰腺癌手术组病人使用胸腺肽α-1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下降,白介素(IL)-2、IL-10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1周用药组的CD3^ 、CD4^ 百分率较手术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1周临床有效率达100%,高于对照组(80%)。结论:胸腺肽-α1在胰腺癌术后可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6.
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胃癌切除术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脏保护作用。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择期行胃癌切除术的胃癌伴发冠心病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术前CK-MB、cTn I、CRP和TNF-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CK-MB、cTnⅠ、CRP和TNF-α均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CK-MB、cTnⅠ、CRP和TNF-α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2%(7/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21/46,P0.05)。参附注射液可以减低胃癌冠心病患者胃切除术的炎症反应,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减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肾病微炎症状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的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246例ESRD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43例为对象,监测其有关炎症因子和颈动脉B超指标,分析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ESRD患者血清中炎症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平均水平虽在正常范围内,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CRP水平分组后发现,CRP>4mg/L组在颈动脉B超各项指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与CRP<4mg/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史而分组后发现,阳性组患者血清中CRP、IL-6和TNF-α水平虽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引起尿毒症高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善胰腺缺血和钙通道阻断剂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重点改善胰腺缺血并使用钙拮抗剂。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血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TXB2)及前列腺素(6-酮-PGF1α)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异常得到明显改善。血TNFα)、白但纱(IL-1β)、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TXB2)及前列腺素(6-酮-PGF1α)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异常得到明显改善,血TNFα、IL-1β、CRP、TXB2和6-酮-PGF1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重点改善胰腺缺血和使用钙通道阻断剂在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治疗中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肾康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24h尿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功能(RRF)、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24h尿量、RRF 及对照组患者的Ccr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Scr、BUN明显升高,且组间差异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CRP、TNF-α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ALB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β-防御素-3(HB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感染组纳入自2011-02—2018-1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92例,选取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未感染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清HBd-3蛋白与TNFα水平,比较组间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清HBd-3蛋白与TNFα水平,比较组间术后3 d血清CRP、ESR、WBC。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术后1 d血清HBd-3蛋白、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感染组术后3 d、术后7 d持续升高,而对照组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感染组术后1 d血清HBd-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术后3 d、术后7 d血清HB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术后3 d血清CRP、ESR、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术后3 d血清HBd-3蛋白、TNFα水平与CRP、ESR、WBC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HBd-3、TNF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且与CRP、ESR、WBC水平呈正相关,可能对早期假体周围感染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比较检测胸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化学发光酶免分析法和改良的Martinek‘s法检测30例结核性、27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4例漏出液中TNFα、IL-8t ADA的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液中TNFα、IL-8和ADA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液和漏出液患者(P<0.05)。恶性胸液中TNFα、IL-8水平高于漏出液(P<0.05),但ADA在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IL-8和ADA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尤以ADA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Ms)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诊治并经病理诊断为OMs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期于本院诊治并经病理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1β、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外周血炎症因子与OMs之间的相关性。并依据美国生育学会的r-AFS评分将93例OMs患者分为轻度组(Ⅰ~Ⅱ)和中重度组(Ⅲ~Ⅳ),比较两组OMs患者外周血炎症因CRP、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分析外周血炎症因子与OMs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Ms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CRP、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OMs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OMs严重程度为中重度组(Ⅲ~Ⅳ级)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CRP、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Ⅰ~Ⅱ级)患者,且外周血炎症因子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清IL-2、IL-6、TNF-α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45例。结果 外伤性癫痫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2、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为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之-。  相似文献   

14.
Wu H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58-85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男性不育症患者80例精浆中NO2^-、TNFα、IL-6、IL-8含量,并同健康已育男性对照。TNFα、IL-6、IL-8测定用ELISA法,二氧化氮离子(NO2^-)测定用萘乙胺盐比色法。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NO2^-、TNFα、IL-6、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NO2^-与TNFα、IL-6、IL-8呈正相关。结论:NO、TNFα、IL-6、IL-8参与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监测不育症患者精浆中NO及TNFα、IL-6、IL-8在诊断及治疗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鼠烫伤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烫伤后早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机体T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制成30%TBSA的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从伤后第1天开始,腹部皮下注射rhGH 6U/kg,连续10d;未用药组:烫伤后不予用药;对照组:不予烫伤。各组大鼠于伤后3、6、10d留取血液及脾脏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浓度和CD4^ 、CD8^ 细胞数。结果 未用药组大鼠伤后3d,TNFα、IL—2、IL—6浓度和CD4^ 、CD8^ 细胞数均显增高,伤后6d均明显下降。用药组伤后3d CD4^ 、CD8^ 细胞显增加,IL—2、IL—6和TNFα水平显下降;伤后6d,用药组IL—2、IL—6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用药组。伤后10d,用药组IL—2、IL—6和TNFα水平仍呈逐渐上升趋势,未用药组IL—2、IL—6水平显下降,TNFα水平有所上升。结论 在烫伤后不同应激状态下应用rhGH,对T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NS)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四组:①治疗前组;②激素组;③黄芪组;④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IL-6、IL-8和TNFα的水平。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原位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NS患儿外周血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有显性差异(P<0.01);mRNA的表达增加。激素治疗后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mRNA的表达下降。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上述细胞因子和mRNA表达其降低更加显(P<0.01)。结论:NS患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激素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与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黄芪具有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硬变门脉高压症(PH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MTT法测定对照组、肝硬变PHT患者外周血血清TNF—α水平,并观察它与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变PHT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hildC级TNF—α水平较ChildB级显著升高(P<0.05),ChildB级又显著高于ChildA级(P<0.05)。结论TNF—α既参与了肝硬变PHT的形成,同时又是一种肝损因子;检测血清TNF-α水平有助于了解肝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抑肽酶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小儿体外循环术中,术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变化,评价抑肽酶对体外循环炎 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9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于转机过程中加入凶肽酶4-5万KIU/kg;对照组9例,未用抑肽酶,分别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后10min,停机后10min,停机后24h共4个时点采取动脉血,酶标免疫放射法分别测定IL-6,IL-8,TNF-α。结果:对照组IL-6,IL-8,TNF-α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升高,IL-8,TNF-α于术后24h恢复至基础值,试验组TNF-α各时间点升高不明显,IL-6,IL-8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抑肽酶可能降低体外循环术后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Periodontaltissueregeneration,GTR)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GTR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GTR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状态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level,AL)及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TNF-α、CR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半年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牙周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D、AL、GI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  相似文献   

20.
炎性肠道疾病的免疫治疗(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复习炎性肠道疾病的免疫治疗,诸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0、IL-11和各种粘附分子制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