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术后再通成功4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闭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闭合术董力黄旭中石应康梁少伟袁宏声田子朴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PDA)内口缝闭术已在国内不少医院开展。我院自1985年6月至1994年11月,采用体外循环,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行未闭动脉导管内口缝闭术34例,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求更好的动脉导管未闭 (PDA)直视下的闭合方法。 方法 自 2 0 0 1年 2月~2 0 0 2年 12月 ,对 2 0例患者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行PDA直视闭合术。体外循环开始后 ,切开肺动脉 ,用流出道探子堵住PDA开口后再行直视修补。并与 8例常规深低温低流量下PDA直视闭合术进行比较。结果 常温组与深低温低流量组体外循环时间 (T CPB)、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T MV)和总胸引流量(TD)分别为 :(4 4 .11± 35 .85 )min、(89.11± 4 0 .2 9)min ;(7.33± 3.0 4 )h、(4 2 .38± 36 .2 8)h ;(6 .30± 1.6 7)ml kg、(9.4 9± 3.84 )ml kg ,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别 (P <0 .0 5 )。深低温低流量组中有 2例术后超声多谱勒证实PDA修补处有残余分流 ,1例二次开胸止血 ,有 1例并发严重的灌注肺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常温组无一例残余分流 ,仅 1例超声多谱勒示左肺动脉开口处局限性血流加快。 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下用流出道探子堵住PDA开口后行PDA直视闭合术 ,手术效果确切 ,且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降低术后并发症 ,是一种较好的PDA直视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我院地处海拔 2 2 6 0米的高原地区 ,自 1982~ 1999年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PDA)手术 6 70例 ,采用全麻控制性降压 ,开胸结扎导管和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下闭合导管等不同方法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 70例 ,男 2 5 8例 ,女 412例。年龄 1~ 3岁 95例 ,3~ 7岁 32 0例 ,7~12岁 15 8例 ,12~ 40岁 79例。体重 10~ 6 2kg心胸比例 0 45~ 0 72 ,心功能Ⅰ~Ⅲ级。PDA并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 89例 ,经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确诊肺动脉压中~重度 392例(5 8% ) ,采用全麻控制性降压行动脉导管结扎 5 5 3例 ,体…  相似文献   

6.
1病历简介病人男,23岁。因左侧腹股沟区搏动性肿块半个月、破裂出血1d于2006年10月入院。病人有左侧腹股沟区毒品注射史2年。查体:T37℃,BP120/78mmHg,P98/min,R25/min。神清,精神紧张,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触压痛,肠鸣音正常。左侧腹股沟区加压包扎中,左侧腹股沟区肿块为8cm×8cm×6cm,周围皮肤发红,左下肢稍肿胀,皮温较对侧稍高,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急诊行下肢CT血管造影(CTA)提示:左侧股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4.33×1012/L,白细胞为12.4×109/L(中性粒细胞0.83)。入院后予抗炎、补液和对症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夹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月对100例PDA全麻下经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借助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结果切口长度(6.5±1.8)cm,手术时间(56±21)min,术后住院时间(9.7±1.9)d。100例随访2个月-3年,平均2.3年,无再通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经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夹闭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切口隐蔽,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闭合术: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胸腔镜下行动脉导管闭合术22例,20例完成;2例改为开胸结扎术。l例(1/20)术后声音嘶哑,1个月后恢复。已随访2~13个月,无再通者。  相似文献   

9.
10.
2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失败后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动脉导管未闭 (PDA)介入治疗的开展 ,由于病例选择不当和治疗经验的不足 ,会发生封堵器封堵失败的问题 ,现报道 2例PDA封堵失败引起残余分流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处理经验。例 1 女 ,32岁。发现心脏杂音 32年 ,胸骨左缘第 3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隆隆样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 ,管型 ,直径为 12mm。曾 2次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 ,均未获成功 ,第 3次改用房缺封堵器封堵 ,术后 2h即出现血红蛋白尿 ,尿常规检查提示蛋白“ +++”、隐血“ +++”。胸骨左缘第 3肋间闻及 2~ 3 VI级收缩期样杂音。…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体外循环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脏瓣膜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较少见。 1992年至 2 0 0 0年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 7例 ,其中 2例术前诊断明确 ,5例术前漏诊动脉导管未闭 ,均在体外循环中因心内回血多等被发现。大量的心内回血严重地影响了外科手术操作及体外循环管理 ,术后还易出现肺部及脑部并发症。现就其一些特殊征象的处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7例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17~ 5 6岁 ;体重 40~ 6 0kg。术前 2例诊断为先天性和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及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5—2020-05间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脾切除组和脾动脉栓塞组,各3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术后白细胞、血小板含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脾动脉结扎联合脾修补术选择性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本文总结190年2月~2000年2月采用脾动脉结扎联合脾修补术选择性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08例,男97例,女11例。结果本组105例疗效好,优良率97.3%,死亡1例,占0.92%,死亡原因是合并门静脉高压,另外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发热23例。结论脾动脉结扎联合脾修补术选择性治疗Ⅰ~Ⅲ级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靠的,远期效果好,并发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2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除1例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导管较粗、1例小血管出血转为开胸手术外,另19例均手术恢复良好。术后1例出现可逆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左胸腔少量积气,1例再通行二次VATS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均未放置引流管及输血,证实VATS治疗PDA是一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痛疼轻、恢复迅速的新方法,尤其适于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TACE治疗19例、手术切除7例,有8例TACE后再手术切除.结果 2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19例经TACE治疗后休克及时纠正,生命体征很快稳定,复查CT肿瘤缩小;其中8例TACE治疗1个月后行Ⅱ期肿瘤切除,AFP均下降或正常,疗效优良.7例Ⅰ期手术者1例术后死亡,4例发生腹腔肿瘤种植转移.结论 TACE可有效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减少不可切除病例的剖腹探查止血手术、提高肿瘤切除率.TACE联合手术切除可显著降低肿瘤腹腔种植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切除术前的应用效果及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肝癌切除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根据患者是否进行TACE分为TACE组(n=32)和肝切除术组(n=104),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癌切除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10 000 IU/ml、甲胎蛋白(AFP)水平>400 ng/ml、总胆红素(TBIL)>17 μmol/L、血清白蛋白(ALB)>35 g/L、丙氨酸转氨酶(ALT)>44 U/L、血小板(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及肝癌组织学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AFP水平>400 ng/ml、HBsAg(+)、HBeAg(+)和HCV-Ab(+...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110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其外科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术式与常规开胸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术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胸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手术时间、术后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心率、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镇痛药使用率、引流管留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式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 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0%。动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的通路,正常时出生后数天内闭合,6个月尚未闭合者属于病理现象称动脉导管未闭。目前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大多需手术治疗,现将手术的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10例,男6例,女4例,最小3岁,最大34岁。平均手术时间1~2h,出血50~lOOml。 1.2 术前准备:常规开胸器械及敷料包,全麻所用物品及药品,电刀、吸引器、脚蹬等常用物品,开放静脉输液通路,协助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岁。因感冒就诊,查体时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X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彩色多谱勒检查示左心房、左心室略扩大,主肺动脉分叉处与主动脉之间可见漏斗状回声失落。主肺动脉端开口3.5mm,降主动脉端开口6.0mm,长度7.0mm。可见双期连续正向分流。门诊以动脉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