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子宫颈腺癌86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 ̄2005年86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54.0%,Ⅰ、Ⅱ、Ⅲ、Ⅳ期5年存活率分别为80.0%、62.3%、17.3%和0.0%。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宫颈腺癌的预后与年龄、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杨波  刘健  李胜泽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28-1029,1118
目的研究影响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6例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17.9%,其中Ⅰ期为10.1%,Ⅱ期为39.7%。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及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年龄越轻、临床期别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内生型肿瘤、肿瘤直径越大、肌层浸润深度越深,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宫颈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了解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000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间收治的125 例宫颈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中位年龄45 岁, 总的5 年生存率为75.5%, 按FIGO 分期Ⅰ?Ⅱ?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66.7%?30.0%?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显示FIGO分期?局部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9例II期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22)?102例手术治疗患者,63例行双附件切除,卵巢转移4例,其中ⅡB期1例,Ⅲ期3例;39例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患者随访中,2例发生卵巢转移,本组经病理确诊的卵巢转移率为5.9%(6/102)?卵巢保留与否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本组25例临床检查宫颈外观正常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20例(80%)异常,5例(20%)正常?【结论】 FIGO分期晚?局部肿瘤直径 > 4 cm?肿瘤细胞分化差的患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或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宫颈腺癌的主要方法,早期年轻宫颈腺癌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功能?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无症状体征宫颈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术后放射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327例宫颈癌患者术后接受放疗,Ⅰ期97例,Ⅱ期214例,Ⅲa期16例;鳞癌308例,腺癌16例,混合癌3例。总照射剂量40~50Gy。结果:总3、5、7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4%、71.7%和63.6%;Ⅱ期83.2%、60.6%和45.8%;Ⅲa期3年生存率60.0%,5年生存率0。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是减少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影响预后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和有否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青年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5例35岁以下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Ⅰa期18例(17.14%),1b期23例(21.90%),Ⅱa期64例(60.95%).结果 2年生存率为80.03%,5年生存率为73.1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深肌层、脉管是否有癌细胞浸润、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多个性伴侣+合并妊娠、孕次和产次、治疗方式有密切关系(P<0.05),与民族、病理类型、肿瘤类型、初产年龄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并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Ⅰa~Ⅱb期手术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225例宫颈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54例,转移率为24.0%。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者(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7%。年龄 ≥ 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FIGO分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 ≥ 1/2、有宫旁浸润、有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 ≥ 4 cm、非鳞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年龄<45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 ≥ 110 g/L、FIGO分期Ⅰ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宫旁浸润、无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4 cm、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FIGO分期、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直径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淋巴血管间隙侵犯、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比较分析11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 115例Ⅰ~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82.95%,年轻组和中老年组分别为70.27%和89.31%,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86).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临床分期、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有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2个高危因素者,术后放疗或化疗与未治疗者生存率分别为83.33%和16.67%,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Ⅱa期宫颈癌预后年轻患者比中老年患者差.宫颈肌层浸润程度、血管或淋巴管累及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2个高危因素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45例临床资料。按FIGO分期,Ⅰ期22例、Ⅱ期23例。单纯手术12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3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37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单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8例。观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45例中有43例获随访,其中3例死亡,全组死亡率6.98%。3年生存率92.86%(26/28),5年生存率83.33%(15/18)。经统计分析,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首选和有效的手段,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鳞癌手术治疗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后出现颈部淋巴转移的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与同期术后未发现复发转移的72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和Kaplan-Meier方法生存率分析。结果 546例ⅠB~ⅡB宫颈鳞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18例,转移率约为3.3%。治疗前肿瘤直径≥4cm、髂总淋巴结阳性、脉管有癌栓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2ng/L、宫颈浸润深度≥1/2和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研究178例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疗的1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及治疗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及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分别为70.2%与6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理分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PS评分、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尽可能延长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生存期,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中抽取8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接受化疗与否、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肿瘤体积、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P0.05),而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肿瘤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生存期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82-85
目的探讨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6月~2013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0例宫颈癌患者,取其经手术切除癌组织70例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7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析法检测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分析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颈深部间质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及肿瘤分级程度)的关系及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 MSP检测发现宫颈癌组织中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为38.6%,未甲基化为43例(61.4%),而正常宫颈组织未见甲基化;宫颈癌中RASSF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年龄、肿瘤大小、颈深部间质侵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FIGO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70例宫颈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与年龄、肿瘤大小及颈深部间质侵犯无关,但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及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其中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者5年生存率为66.7%,未甲基化者的5年生存率为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为本组宫颈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论 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宫颈癌中高表达,且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From January 1976 through December 1985, 895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with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The surgical specimens of 23 cases were proved to be adeno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incidence being 2.6%. Among them, 15 were at stage IB, 7 were at stage IIA and one was at stage IIB. The overall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55.0%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at stage IB and IIA.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87.5% for patients at stage IB and 75.0% for patients at stage IIA.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rametrial involvement are considered to be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When metastasis or invasion happens, the metastatic or invasive lesions can be found in the form of pure squamous carcinoma or adenocarcinoma.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adiotherapy (external irradiation plus brachytherapy) seems to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Chemotherapy (PVB regimen) needs more clinical evaluation. In this study, when metastasis or recurrence developed, the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and/or chemotherapy were poor and 75% of patients died within one year.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为评估患者预后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86例ⅠA~ⅡB期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86例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1%。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直径(P=0.001),间质浸润(P=0.006);影响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病理类型(P=0.027),宫旁浸润(P=0.067);无宫旁浸润的宫颈鳞癌患者预后最好。结论在ⅠA~ⅡB期宫颈癌中,其前哨淋巴结转移中闭孔淋巴结是最易受累的区域,其次是髂内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因素,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并进行预后评估,可以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86例早期胃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对早期胃癌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8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早期胃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直径〈2cm、2~4cm、〉4cm以上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1.6%,50.5%,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73.4%)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1.3%)。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与预后因素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毕I或毕Ⅱ式根治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是早期胃癌重要的预后因素,对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广泛的早期胃癌患者应采用以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指导早期胃癌预后及手术选择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7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分期为ⅡA~ⅢB期,研究组27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预后,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客观缓解率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8.9% vs.67.5%, P < 0.05;70.4% vs.45.0%, P < 0.05)。在3年总生存率方面,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8% vs.65.0%, P>0.05),2组在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方面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部位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部位、新辅助化疗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对于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再进行巩固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疗效优于直接进行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且相关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7.
黄岸坤  黄少波  廖艳萍 《海南医学》2016,(12):1965-1967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PLR)治疗喉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8例喉癌患者,从手术日起通过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5年,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以年龄、病理分级、切除术式、TNM分期等临床指标作为影响因素,以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随访5年,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124/128)、75.00%(96/128)、66.41%(85/128)。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原发部位、颈部淋巴结清扫、吸烟史、病理分级对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吸烟史、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手术预后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疗效的高危因素是TNM分期、吸烟史、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对喉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