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差异,探索其与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4种稀有位点核酸内切酶结合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临床分离的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组分型.结果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占外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85.7%;PFGE基因组型A菌株占全部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61.2%,为主导基因组型,该基因组型全部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敏感,对左旋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耐药;PFGE基因组型H、P菌株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PFGE基因组型I和J菌株对所测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4种稀有位点核酸内切酶结合的PFGE基因组分型可以作为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监控和鉴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陈涛  高燕渝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64-2465
目的评估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采集相应环境标本,分离鉴定其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临床分离菌和环境分离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自临床患者分离了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自环境物品表面采集了20份样品,分离出了1株鲍曼不动杆菌。经检测临床和物体表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结论临床分离株与环境物表分离菌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环境中存在的鲍曼不动杆菌有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须加强医院环境消毒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蔡俊 《重庆医学》2012,41(24):2510-2512
目的调查该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AmpC酶表型和基因型携带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表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AmpC基因并经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共分离到116株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占18.1%(21/116)。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7.1%~100%,对加酶抑制剂复合药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90.5%、85.7%、42.9%、38.1%,所有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安培南和美罗培南仍全部敏感。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西丁、第3代头孢菌素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P<0.05)。21株产酶菌株均携带DHA-1型AmpC酶基因。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株检出率较高,产酶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周燕萍  蔡俊 《重庆医学》2009,38(23):3012-3014
目的 了解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2croScan autoSCAN 4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08年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用WHO NET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该院共分离病原菌7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0株,占78.3%,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对部分抗菌药产生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158株,占21.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致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方法 采用 Miroscan Walk Away4 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对临床分离的 10 0株致感染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和产 ESBL s判定。结果 所测抗生素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 5 0 %以上的占 14种 ,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青霉素 ,亚胺硫霉素最为敏感 ,耐药菌株耐受抗生素种类从 1到 19种 ,多重耐药菌株占 93% ,产 ESBL s菌株为 4 9% ,产 ESBL s株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 s株。结论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普遍耐药 ,尤其多重耐药广泛流行 ,临床医师须高度重视本医院和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模式与流行分布 ,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对其的筛选压力 ,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探讨整合子的存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58株,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分析Ⅰ类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9.31%~74.14%,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70.69%。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左氟沙星及庆大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χ2=12.35、5.635,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Ⅰ类整合子密切相关,Ⅰ类整合子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龙岗中心城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活禽与肉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1.76%,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60份食品和外环境的样品分离出21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5.00%,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阳性率为57.14%(8/14),来自不同超市的阳性率为25.58%(11/43)。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食品来源和人源的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或四环素全部耐药。人源菌株对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占16.67%。食品来源菌株中有47.62%对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作用,其中有9.52%的菌株对11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所分离的菌株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且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人源和食品来源的耐药谱相一致,应对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禽畜类养殖中的使用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并加强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整合子分布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812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的以复方新诺明为代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PCR方法筛查其Ⅰ、Ⅱ、Ⅲ型整合子,分析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内整合子分布的差异。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保持相对较低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中Ⅰ型整合子总阳性率为37.2%,未检测到Ⅱ、Ⅲ型整合子,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整合子阳性菌株组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非敏感率(中介率与耐药率之和)几乎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组(均P<0.05);复方新诺明耐药组和敏感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株,广泛耐药菌株的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也均显著高于非广泛耐药菌株(均P<0.01)。结论2013至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良好;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携带Ⅰ型整合子,由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的传播与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多重耐药表型、广泛耐药表型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本院各科室送检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统计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20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伤口等在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主,主要分布在ICU病房,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存在普遍增高的趋势。18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和四环素,高达90%以上;敏感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2.65%和87.25%。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患者多为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且耐药性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与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霍乱日常监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并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获得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共采集各类标本334份,检出12株O1群埃尔托型(El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100%耐药的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型(El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1.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的污染调查与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广东省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污染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琼脂(CMA)作为分离培养基,以API 20NE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作为确认依据;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2份水产样本检出15株目标菌,阳性率6.76%.其中14株分离自草鱼肠脏,1株来自鲤鱼肠脏.分离株及香港海鸥型菌模式株HKU1的药敏结果,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噻酚、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均出现耐药株,未见耐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株.结论 结果表明香港海鸥型菌在广东省的草鱼污染率最高,为17.3%(14/81),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30岁(占27.87%)为主。结论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志贺氏菌属在当地的流行及耐药特点.方法:采集当地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大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共分离培养鉴定福氏志贺氏菌26株,其中20株为国际命名的血清鉴定表上没有给出亚型学名的菌株,占本次监测志贺氏菌感染者的比例达76.9%(20/26)其对传统抗菌药物中的氨苄青霉素、抗菌优、氯霉素的耐药率100%,对氧哌嗪的耐药率达75%.结论:提示对该类菌株及其耐药性应密切监测并就其抗原式应考虑国际统一命名.  相似文献   

15.
7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前5位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曲松66.67%、头孢噻肟52.56%、氨曲南23.0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67%、头孢吡肟15.38%。其中5株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上述抗生素高度敏感,同时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呋辛均敏感。检出1株全耐药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脲基青霉素及其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保持较低的耐药率。要加强对粘液型和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和研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4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用碱裂解法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的抽提,将得到的质粒转化至受体菌JM109进行质粒耐药性的鉴定。结果40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9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性分别达到了87.5%和97.5%。从两株耐药大肠埃希菌中提取出质粒,对其中一株进行转化鉴定,确定为耐药质粒,大小约为3.0kb。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耐药性质粒的存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72株单核李斯特菌分别由血培养分离培养并经Vitek 2-Compact检测确认,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常用11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率为95.8%(69/72),并出现多重耐药株。耐复方新诺明菌株最多为71株,其次为耐克林霉素62株、环丙沙星3株、红霉素2株、利福平2株、四环素1株。耐受2种抗生素有60株,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有5株。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作为单核李斯特菌引起血流感染的首选药物,氨基糖苷类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的选择药物。而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利福霉素类,在临床使用中需谨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的预防意识和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Vitek-AMS32微生物鉴定仪鉴定,ESBLs菌株鉴定用复合纸片表型确证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我院348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102株(占29.3%);产ESBLs菌株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外)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49.0%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30%,对其余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结论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阳性率较高,比以往报道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现象突出,医院应重视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监测,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临床医师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注意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使用的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164株大肠埃希菌对8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164株大肠埃希菌耐2-4种抗生素居多,少数菌株可耐5-8种抗生素;对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四环素、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39%、32%、30%和24%。讨论: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