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COPD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利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_1、FEV_1/FVC)、血气分析指标(Pa O_2、Pa CO_2)、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MRC评分)、体质指数(BMI)、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Pa O_2、BMI、6MWD均高于对照组,Pa CO_2、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鲁芬  杨炯 《吉林医学》2010,31(7):947-948
目的:观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将56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持续12周;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SGRQ评分测定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12周内急性发作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SGR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为3例,对照组为12例。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改善COPD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呼吸操联合泛福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操锻炼联合口服泛福舒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6MWD(312.6±45.8)m,治疗后(389.6±45.7)m;对照组患者治疗前6 MWD(310.6±41.2)m,治疗后(345.6±51.7)m;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操联合泛福舒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金岭兰 《中外医疗》2013,32(9):96+9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对于Ⅳ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2例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药、氧疗、康复锻炼、营养支持以及BIPAP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6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FEV1/FVC、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Q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AC治疗1年,观察比较两组FEV1%pre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d明显升高(P0.05),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动力学指标变化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患者的SGRQ总分及SF-36总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康复训练对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中重度COPD患者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5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康复训练后FVC、FEV_1、FEV_1/FVC等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MW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受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甩手运动.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行走距离(6MWT)、圣乔治评分(SGRQ).结果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6MWT、SGRQ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训练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且易于被COPD稳定期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黄欢  欧阳怡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96-1700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优化COPD病人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MRC)评价2组病人心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同时采用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6MWD、MRC评分和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降低幅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临床康复,有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并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中药复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m 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6 min步行试验(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及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 MRC、CAT、SGRQ症状与活动评分、SDS、6MWD及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结论补肺益肾中药复方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活动耐力、生活质量等综合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A(VA)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VA5 000U及10 000U治疗组进行干预,治疗组分别予VA5 000U及10 000U口服、每日一次、晨起顿服,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月、3月、6月后测定患者血清VA浓度、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in步行距离(6MWD)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给予VA补充后患者血清VA水平明显升高。补充VA3月后,2个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EV1%和FEV1/FVC)及步行距离较基线时明显增加,SGRQ评分较基线时有所下降(P<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2个治疗组FEV1%、FEV1/FVC及步行距离分别较治疗3月随访时有所增加,10 000U组增加更显著(P<0.05)。SGRQ评分与疗程3月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干预组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VA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进行疾病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两个季度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SGRQ评分、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SGRQ评分各指标均下降,肺功能各指标均增大(P<0.05或P<0.01)。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布地奈德吸入,观察2组用药3个月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以及St George’s呼吸困难问卷(SGRQ)等指标,通过6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运动耐力的变化以及随诊3个月急性加重(AECOPD)的例次及住院例次。结果用药3个月后治疗组FEV1、FVC、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比对照组明显提高,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下降,治疗组运动耐力(6MWT)增加,随访3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例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胺吸入治疗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临床症状与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吸入布地奈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经病情评估后不同病情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加减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所有患者根据2011年COPD全球倡议的修订版首次提出的分组诊疗系统,对COPD患者进行病情综合评估,分为不同病情程度的A、B、C、D组,其中A、C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气短等)较少,B、D两组临床症状多;A、B两组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的风险较低,而C、D两组风险高。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计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及圣乔治问卷评分(St.George RespiratoryQuestionnaire,SGRQ)的影响。结果:经病情评估后B、D组人数较多,所占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A、C两组的中医证候计分、D组的一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SGRQ和B组的6MWD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4组治疗组治疗后的6MWD、SGRQ及中医证候计分均有所改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对高风险(易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等)的COPD患者疗效显著,一方面改善C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气短等),另一方面提高D组患者生存质量;对低风险的COPD患者作用表现为改善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B组患者运动耐力,从而更好地指导COPD的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素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片250mg,1日1次口服,持续12周,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测定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12周内急性发作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SGR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2.17、2.26、4.97、3.23,P均〈0.05)。观察组急性发作人数为4人,对照组为11人。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给予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率和平均住院次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1年后血气分析、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率和平均住院次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肺功能下降速度减慢。结论: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率、平均住院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08-112
目的 探究云端锻炼控制系统对稳定期COPD患者锻炼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对照组开展常规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云端锻炼控制系统监督步行,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EF、FVC)、生活质量(CAT)、步行情况(6MWD)、锻炼依从性、急性发作次数及呼吸困难程度(mMRC)。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FEV1、PEF、FV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CAT、6MWD、mMRC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研究组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6MWD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后锻炼依从性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端锻炼控制系统能够提升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锻炼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2组SQGR、6MWD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整体护理辅助噻托溴铵可以促进稳定期COPD患者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社区追踪随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状况,观察长期氧疗对其生活质量及急性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出院后缓解期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或鼻导管与BIPAP呼吸机交替氧疗,每天至少15h,随访2年后应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及2年中急性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SGRQ问卷中在症状、活动能力及心理影响和总分的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年中急性发作的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长期氧疗知识的宣教,提高COPD患者及家属长期氧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