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300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组三种,每组各10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300例初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的性功能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初产妇的产后性功能变化.结果:经统计发现,产后三个月顺产组平均得分为28.6±3.24,明显低于剖宫组34.6±4.2以及会阴侧切组37.5±4.4.剖宫产组73%恢复性功能,会阴侧切组67%恢复性功能,顺产组89%恢复性功能,三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顺产组平均得分为(33.4±3.6)分,会阴侧切组平均得分为(26.8±4.1)分,剖宫产组平均得分为(30±2.5)分,顺产组100%恢复性功能,会阴侧切组和剖宫产组恢复性功能的比例分别为79%和86%,三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9个月,顺产组平均得分为(32.4±3.1)分,会阴侧切组平均得分为(33.8±4.2)分,剖宫产组平均得分为(33±2.7)分,三组初产妇均恢复性功能,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6个月以及9个月,顺产组的性频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和会阴侧切组,三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会阴侧切组初产妇的性频率高于剖宫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产后性功能恢复最快的为顺产方式,其次为剖宫产,最后为阴道侧切,因此鼓励临床以顺产分娩方式为主,避免对初产妇性功能产生过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0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00名产妇.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会阴侧切顺产分娩;对照组产妇采取自然顺产.观察两组产后的性功能(FSFI)、生活质量评分(GQOL-74)以及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及会阴正中小切口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应用的好处.方法:选择2009年8月~ 2013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砀山果园场医院妇产科529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选择限制会阴切开、会阴正中小切口、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情况分析.结果:限制会阴切开、会阴正中小切口、会阴侧切疼痛例数,发生率分别为1.82%、5.63%、11.9%.结论:限制会阴切开及会阴正中小切口初产妇会阴肿痛率低,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与限制性会阴切开两组不同方法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该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会阴侧切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限制性会阴切开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身体检查结果与不同分娩方法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采取会阴侧切术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限制性会阴切开分娩,且会阴侧切术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阴切开及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A组产妇行改良式会阴侧切(20~30°角)术,B组行会阴直切术,C组行传统会阴侧切(45°角)术。结果会阴切开伤口撕裂伤A组明显少于B、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阴伤口缝合时间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3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B2组会阴肿胀、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术中出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会阴伤口撕裂伤明显降低,缝合时间短,术后会阴伤口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切口愈合好,疤痕小,产后康复质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后24h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同时期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682例和对照组321例.观察组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产后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可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引起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会阴侧切术42例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84例未感染的会阴侧切患者作比较.结果 阴道炎症、体重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急诊分娩、产程长、住院时间长等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该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的产时管理模式在初产妇限制会阴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产时管理模式,试验组150例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助产士采取个体化非药物镇痛指导、一对一导乐陪伴、自由体位、无创接产.结果 试验组会阴完整率、会阴正中切开及会阴Ⅰ度裂伤率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时管理新模式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损伤程度,最大限度的保持产妇会阴的完整性,促进了限制会阴切开这一举措的推行,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切口干预对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行会阴切开缝合术产妇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予以预防性切口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裂开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1.85%),裂口裂开1例(1.85%),对照组切口感染8例(15.09%),裂口裂开9例(16.98%),观察组切口感染率、裂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局部硬结4例,会阴水肿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观察组发生局部硬结1例,会阴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3.7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45±1.24天,医疗费用6 247.18±1 058.34元,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38±1.07天和8 769.52±1 436.0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切口干预对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产妇进行系统化对症护理,可提高伤口的愈合度,减少切口感染和裂开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节约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孕产妇102例,所有产妇产后均回院检查。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61例)及剖宫产组(41例)。产前及产后6周用Oxford盆底肌力评分法评定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参照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估两组产妇性功能。结果产后6周剖宫产组盆底肌力评分为(4.53±0.23)分,高于阴道分娩组(3.48±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剖宫产组性唤起、性欲、性高潮、性满足各维度评分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均有影响,且阴道分娩影响更为严重,产后早期应对产妇实施盆底康复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会阴体按摩联合会阴阻滞麻醉在减少会阴侧切及裂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产妇,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会阴体按摩+会阴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会阴阻滞麻醉,观察2组的会阴侧切率、裂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裂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51.0%、9.0%、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0%、28.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有成熟的会阴阻滞麻醉技术上加上会阴按摩增强会阴的局部弹性,减少产妇的会阴侧切及裂伤,可以有效地减降低会阴侧切及裂伤率和会阴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极大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减少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后会阴切口神经痛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产后会阴切口神经痛 2 6例。结果 :发生率 0 .2 7% ;76.9%在会阴切口缝合后发病 ;切口疼痛明显 ,多不能坐或活动受限 ,甚至坐卧不安 ;多伴有肛门周围(96 2 % )和臀部 (69.2 % )的牵涉痛 ;抗生素使用和局部理疗无效 ,拆除会阴缝线疼痛全部缓解。结论 :会阴切口缝线缝扎阴部神经分支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拆除相应缝线是消除疼痛的有效方法。分娩时正确的会阴切口缝合可预防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感染操作与护理因素,预防改进操作与护理方法。方法临床分析会阴切口感染的各种操作与护理因素,改进相应的操作和护理对策,达到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目的。结果通过熟练手术技术操作,积极的护理预防与对策,我院分娩的产妇伤口一期愈合率达98%以上。结论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关键在于产前、产时、产后加强无菌技术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掌握缝合技术技巧。  相似文献   

15.
16.
产后碘伏冲洗预防会阴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70-4871
目的:观察产后碘伏冲洗预防会阴感染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间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伤产妇共418例,其中采用碘伏进行会阴冲洗168例,新洁尔灭冲洗14J6例、生理盐水冲洗104例,比较三组切口愈合率。结果: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份产妇共418例,其中治疗组会阴侧切口及裂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6.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无一例出现会阴湿疹(P<0.01)。结论:采用碘伏冲洗产后会阴,能有效地预防会阴切口或裂口感染,提高甲级愈合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提肛运动对会阴切口水肿、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练习提肛运动对产妇的产道恢复的效果。方法:足月头位单胎顺产的正常产妇201例;对照组9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护理;观察组111例,产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产妇进行提肛运动练习。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会阴切口水肿,会阴疼痛等指标。结果:会阴水肿消退,两组产妇会阴水肿消退时间差异明显。观察组的疼痛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结论:提肛运动可以改善盆腔及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的淤血扩张,预防组织水肿,增强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产道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会阴切开方式对减轻产妇伤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足月临产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行30°会阴侧斜切开术并行皮内包埋缝合术,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的45°会阴侧斜切术,并行羊肠线及丝线缝合术。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伤口肿胀、疼痛、出血量、愈合以及产妇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阴道裂伤率32.38%,对照组阴道裂伤率5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92,P〈0.01),且实验组会阴切口出血量少、疼痛轻、住院日少,切口愈合好(u=-5.337、-5.257,t=7.360,u=-4.533,均P〈0.01)。结论改良式30°会阴侧斜切术角度小、组织薄、出血少,更符合组织解剖和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可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但由于手术部位离肛门近,感染的机会多.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产科会阴切口感染12例病例,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会阴切开在产科正常分娩的产妇中并不少见,它可以避免会阴撕裂而影响愈合。然而会阴切口感染也不少见,据临床经验,笔者认为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会阴切口感染率降低,尽量减少产后尿潴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1预防1.1术前准备:宫口开全,胎头拨露后,先用0.5%碘伏溶液冲洗会阴,然后用5%活力碱擦洗会阴两遍。接生者双手肘关节以下部位按常规消毒法消毒后才开始接生。1.2切开时间和切口大小要适宜:最适宜切口的时间是会阴部变薄,皮肤发白,宫缩时,且估计切开后2阵~3阵宫缩儿头即可娩出时。切开过早,会阴扩张不充分,容易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