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比探究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黏骨膜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伤较小,患者黏骨膜完整性高,术后疼痛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敬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45-2046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粘骨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静  曹磊  尹霞 《吉林医学》2013,34(22):4493-449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内镜技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32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疗效确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操作精确、手术视野清晰、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治疗鼻中隔偏曲(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2例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粘骨完整性、术后疼痛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904,P=0.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骨完整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清晰,对病灶创伤小、疗效肯定,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效果,以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1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比较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杨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146-14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67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粘骨膜的完整性以及术后发症的发生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粘骨膜的完整性、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均显著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创伤小,并且能够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术分两次进行,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值、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进行手术,患者疗效不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施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Killian切口术式治疗,观察组(n=60)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效果、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鼻塞症状VAS评分高于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施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是处理鼻中隔偏曲较有效、安全的术式,值得临床研究并推广实用。  相似文献   

10.
黄艳杰 《吉林医学》2011,32(14):2804-280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5例,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直观,微创。方法: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25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满意度高。结论:使用鼻内窥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64-66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配54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正手术方式,观察组实施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全部获得治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经过术后6个月内的随访,对照组出现鼻腔黏连2例,鼻中隔穿孔1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鼻中隔偏曲并伴有下鼻甲肥大(单纯下鼻甲肥大、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粘软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等离子射频下鼻甲消融术。术后缝合组改良缝合鼻中隔黏膜,而填塞组应用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比较术后两组临床症状及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鼻塞、头痛、溢泪、耳闷、睡眠困难及进食困难等VAS评分均低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内鼻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中隔偏伴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对外伤性歪鼻美学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外伤性歪鼻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形组(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矫正组(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鼻形态改善指标、鼻通气功能、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梁偏斜角度、鼻尖突出度及鼻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大于矫正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及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形组手术前后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差值大于矫正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的差值小于矫正组。两组术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外伤性歪鼻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结合硅胶假体整形术在改善鼻形态、鼻腔容积方面优于鼻中隔偏曲结合歪鼻同期矫正术,在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鼻腔呼气吸气阻力、满意度及安全性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于杰 《中外医疗》2016,(16):66-67
目的:探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经鼻窦CT确诊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70例。观察组35例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满意3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高于对照组17例﹑12例﹑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15,P=0.0028)。结论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均有创伤性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调查对象的治疗指数,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在对两组患者随访的12个月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5)。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调查对象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鼻腔出血、感染、术腔狭窄和术腔粘连等;对照组调查对象发生感染、术腔粘连和术腔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X2=6.28,P〈0.05;X2=5,P〈0.05)。对照组调查对象术后12个月内有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5%;治疗组调查对象无复发情况,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用于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严志松 《中外医疗》2016,(34):55-57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窥镜在鼻中隔手术的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传统手术与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鼻中隔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_2016年6月所收治的98例鼻中隔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38.78%;好转21例,好转率42.86%;无效9例,无效率18.37%;治疗总有效率81.63%。术后并发症7例,占比14.29%。治疗组治愈34例,治愈率69.39%;好转15例,好转率30.61%;无效0例,无效率0.00%。术后并发症0例,占比0.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手术由于视野限制,致使手术深度、手术视野、手术精准度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进而大大降低了手术的成功几率,易造成鼻中隔纠正效果不好、鼻粘膜破坏程度较大、鼻中隔软骨切开程度不理想,尤其对于高位偏曲手术尤为困难,甚至会导致鼻穿孔等情况的发生,而鼻内窥镜辅助的鼻中隔手术在术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视野,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丁术旺 《当代医学》2021,27(3):67-69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瘢痕非常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且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74-77
目的比较分析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予以鼻中隔缝合治疗,B组予以鼻腔填塞治疗,采用Lund-Mackay评分系统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量表得分,A组患者的鼻塞得分(0.92±0.25)分、头痛(1.75±0.47)分、鼻部疼痛(1.36±0.28)分、流泪(0.44±0.11)分、耳鸣/耳闷(0.52±0.17)分、吞咽困难(0.61±0.20)分、睡眠困难(0.98±0.25)分、术后清理鼻腔时疼痛不适感(1.72±0.39)分,各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两组鼻腔渗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鼻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中隔缝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较鼻腔填塞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在鼻腔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对促进鼻内镜术后恢复,预防复发,提高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75例,术中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50例,术中不行鼻中隔矫正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对两组鼻腔通气情况、术后鼻腔粘连情况、上颌窦口开放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鼻腔粘连率分别为1.3%和16.0%,两组在鼻腔通气、上颌窦口开放良好率及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疗效,能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鼻腔粘连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