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刚  李华  杨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22-10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病人术前常规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后,3例先行LC治疗,1个月后行ERCP检查,再行EST治疗。5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治疗,1周后行LC.结果:全组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朱峰  侯辉  郑彬 《中外医疗》2010,29(14):10-11,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其中30例行EST+LC,55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结果 EST+LC组、OC+OCHTD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ST+LC组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较轻。EST+LC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OC+OCHTD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8.5个月),均无胆管结石复发或胆管炎发生。结论应用EST+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年龄>60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成功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最后中转开腹;l例逆行胰胆囊造影(ERCP)不成功,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术后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尿淀粉酶升高,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无出血及肠漏、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ST联合LC治疗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恺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ST,然后行LC。结果2例因EST取石失败而改开腹手术,其余60例获得成功,无肠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4例出现肠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9年12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共125例,其中93例采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2例为传统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果:93例中,91例获得了成功,无残留结石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ST+LC序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angi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自2011年10月~2015年5月共收治1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其中73例行ERCP/EST+LC(观察组),39例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成功率、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 vs 97.4%,P >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禁食天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32±1.04天vs 3.25±1.21天,11.05±3.10天vs 18.15±6.84天,2.17±0.52天vs 3.56±0.5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0% vs 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7% vs 5.13%,9.59% vs 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叶文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2):107-107,109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术前确诊的19例先行ERCP,1~3d后再行LC。3例先行Lc,再行ERCP。结果22例中ERCP取石成功20例,成功率90.9%;2例失败改行开腹手术。ERCP术后3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经治疗后好转。LC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RCP联合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性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ERCP、EST、网篮取石术,ERCP术后3~7 d行LC。结果ERCP成功30例,并行LC手术成功。2例失败,为十二指肠乳头严重水肿插管失败,ERCP、EST术后轻型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对症治愈。结论内镜ERCP与LC的联合应用对进一步明确胆石症诊断、选择手术方式、预防LC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41),治疗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LC、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和最大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至术后7 d两组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7 d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 d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系统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有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窥镜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率94.5%,结石取净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4-10天.结论 LC+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及支架植入术,并行网篮取石治疗。结果70例治疗后69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8.57%,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内镜下SEST+ELPBD患者424例的随访资料,统计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9.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十二指肠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结论: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较低,壶腹部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单深良  梁华钦  欧希 《医学综述》2012,18(17):2863-2866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仍不能为广大胆管内镜医师所公认。EPBD与EST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由于胆管开口相对较小,EPBD常需反复的机械碎石,另外EP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EST高。现对EPBD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群策 《医学综述》2014,(14):2678-2680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实施EST治疗的2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并发AP分为并发AP组(19例)和未并发AP组(234例),对可能诱发A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胰腺病史(OR 5.195,95%CI 0.8269.243),胰管未显影(OR 2.095,95%CI 0.2719.243),胰管未显影(OR 2.095,95%CI 0.2716.232),插管次数≥3次(OR 1.228,95%CI 0.3686.232),插管次数≥3次(OR 1.228,95%CI 0.3686.340)、大切切开术式(OR 3.343,95%CI 0.9416.340)、大切切开术式(OR 3.343,95%CI 0.9417.32)、泥沙状结石(OR 3.947,95%CI 0.2937.32)、泥沙状结石(OR 3.947,95%CI 0.2938.453)是EST取石患者术后导致AP的影响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各种危险因素,降低EST术后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治疗后行超声诊断的患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110例患者,收集4天~4年的超声表现,依照其手术方法,分析结果。结果:63例(57.3%)患者肝胆管正常;肝外胆管扩张10例(9.1%);残留胆囊管扩张8例(7.3%);胆管积气5例(4.5%);胆道损伤10例(9.1%);再发结石或者胆管残留结石16例(14.5%),其中2例有肝外胆管扩张,2例肝有外胆囊管扩张。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行超声检查对并发症的发现、手术方法的评判以及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结石已成为常见病,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但其有出血、穿孔、Oddi括约肌功能永久丧失等严重并发症。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唯一可替代的微创方法,避免了这些严重并发症,但在是否导致术后较高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学者行小切口EST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认为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aparscopic cholecystectomy)+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8年5月~2007年8月施行的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15例,置T管引流195例。术后发生拔T管胆漏3例,胆总管残石3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是一种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