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血乳酸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运动组、艾灸组、对照组,经过1个灸程后(20次),测定各组力竭运动后的血乳酸的含量.结果:艾灸组血乳酸低于运动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能有效地消除力竭运动小鼠的血乳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艾灸预处理缓解运动疲劳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空白组)、B(模型组)、C(艾灸预处理+模型组)、D(即时艾灸+模型组)、E(模型+即时艾灸组)。A组每日四肢捆绑于大鼠固定板上15min;前7d仅C组予以单侧组穴治疗15min/d,其余均每日四肢捆绑于大鼠固定板上15min;后7d B、C、D、E各组开始按运动疲劳模型方案做游泳训练,D组于运动前1h予即时单侧组穴治疗15min/d,E组于运动后1h予即时单侧组穴治疗15min/d,每天记录大鼠游泳耐力时间。各组静脉取血,测定并比较血清乳酸、SOD及血清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SOD含量增加,艾灸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均可使SOD含量下降,提前1周预处理即时艾灸预处理运动后艾灸治疗组;提前1周预处理对提高大鼠运动耐力及减少GABA的含量更显著;即时预处理及运动后再治疗对于改善乳酸代谢疗效较其他组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或及时艾灸预处理均可使大鼠疲劳运动后血液SOD含量减少,有利于血液中乳酸的代谢,减少血浆中的GABA的含量;提前1周的艾灸预处理对血液SOD及GABA影响更大,可推迟运动疲劳感的产生,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即时预处理对减轻运动后乳酸堆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俞与承山穴预针刺联合推拿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对外周血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推拿组及针推联合组,每组40例,针推联合组予以肾俞、承山一指禅推,频率为100~120 r/min,连续5 min,结束后在肾俞、承山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每天1次,连续5 d;推拿组仅予以肾俞、承山一指禅推,频率为100~120 r/min,连续5 min,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3组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心率、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血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及血氨的变化。结果:3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心率、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血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及血氨较运动前升高(P 0.05);运动后推拿组及针推联合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心率、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血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及血氨均低于对照组(P 0.05);针推联合组血清乳酸、血肌酸激酶及血氨低于推拿组(P 0.05),心率、乳酸脱氢酶及血尿素氮较推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俞与承山预针刺联合推拿或单纯推拿均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患者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血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及血氨水平,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针刺与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联合应用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一煌  任建宁  金宏柱  吴云川 《陕西中医》2008,29(12):1686-1687
目的:观察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会游泳的小鼠分为11组,在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上按照三因素、三水平对训练达到疲劳程度的小鼠进行艾灸,经过5周后,检测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在艾灸的三因素中,艾灸时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艾灸持续时间,再次为艾灸间隔时间。结论: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艾灸治疗方案是2d1次、皮肤温度47℃±2℃或54℃±2℃、持续3min。  相似文献   

5.
艾灸对运动时血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艾灸对人体运动时血乳酸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穴位施灸处理,并以西洋参作为对照,观察定量运动时血乳酸(BLA)含量的变化以及台阶指数的变化。结果 艾灸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时机体血乳酸的含量,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台阶指数。结论 提示灸法可以减轻运动性疲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长期力竭大鼠抗疲劳性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反复游泳实验制造长期力竭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大鼠温和灸神阕穴15 min,隔日1次,共治疗10次。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不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力竭时间及实验前后的体质量,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力竭运动24 h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第10次游泳时间比较,艾灸组明显较模型组长(P0.01)。艾灸组大鼠第7次、第10次力竭运动前体质量增长速度慢于同期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空白组升高(均P0.01)。艾灸组大鼠血清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降低长期疲劳大鼠血清中的MDA和BUN含量及AST、ALT和LDH活性,改善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还原离子对运动负荷后恢复期血乳酸浓度变化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8月健康男性15例,完成20min负荷运动之后,分别于运动后1h、3h、5h定量测量硫代巴比士酸反应物质。在5d内分两次进行还原离子疗法,首次行还原离子疗法,二次未行还原离子疗法,对比分析两次恢复期血乳酸浓度变化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运动负荷后人体予以还原离子,血乳酸浓度呈下降趋势;运动后不久乳酸值要想恢复至运动前需要30min,并未行还原离子疗法则需60min,行还原离子有效缩减了机体处理体内乳酸的时间;行还原离子的体内硫代巴比士酸反应物质量比相较并未行还原离子明显较低(P0.05),即予以还原离子疗法,运动后3h硫代巴比士酸反应物相较运动前有所减少,而为行还原离子运动后则明显上升。结论:还原离子具备对机体乳酸中和及活性氧抑制效果,予以还原离子疗法能够有效缓解人体运动负荷疲劳,且放松机体提升精神状态,加强集中注意力,作为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关键疗法,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抗疲劳性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32只)和艾灸组(32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又按游泳次数不同分为4个亚组,即1次组、4次组、7次组、10次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游泳实验制造反复力竭模型。艾灸组大鼠每次力竭运动后,施温和灸神阙穴15 min,隔日1次。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力竭运动24 h后血清中葡萄糖(GLU)、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浓度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大鼠力竭时间先长后短,模型4次组大鼠力竭时间明显长于1次组(P0.01),模型7、10次组大鼠力竭时间明显短于1次组(均P0.01),艾灸7次、10次组大鼠力竭时间均明显长于同次模型组(均P0.01)。模型7次、10次组大鼠血清GLU含量均较同次空白组升高(均P0.01),模型4次、7次、10次组大鼠血清MDA、BNU含量及AST、ALT、LDH活性均较同次空白组升高(P0.05,P0.01);艾灸7次、10次组大鼠血清GLU、MDA、BNU含量及AST、ALT活性均较同次模型组下降(P0.05,P0.01),艾灸4次、7次、10次组大鼠血清LDH活性均较同次模型组下降(P0.05,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降低长期疲劳大鼠机体血清MDA、BNU含量及AST、ALT、LDH活性,有效改善大鼠长期疲劳症状,为今后临床应用艾灸神阙穴抗运动性疲劳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景天复方对小鼠免疫器官和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西洋参阳性对照组、红景天复方低刺量组和红景天复方高剂量组4组,用药4周后,小鼠进行无负重游泳40min,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0min和运动后40min4个时间点血乳酸浓度,测定其免疫器官质量并计算相应指数。结果: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高剂量组、西洋参组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运动前血乳酸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0min血乳酸值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20min血乳酸值与西洋参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方剂能通过促进小鼠胸腺及脾脏分化发育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提高小鼠机体对乳酸的清除或利用,从而促进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运动训练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组均为20只。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日进行运动训练,艾灸组于运动训练后进行艾灸关元和肾俞穴,检测运动训练后小鼠的血乳酸和肌酸激酶、耐缺氧时间。结果:艾灸后,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由24.8±1.7提高到32.8±2.7(P0.01)。结论:艾灸可以防止小鼠骨骼肌微细结构在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从而提高耐缺氧时间。  相似文献   

11.
电针肾俞、足三里穴防治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浩 《江苏中医药》2009,41(5):69-70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足三里穴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力竭游泳后电针右侧肾俞、足三里穴30min,1次/d,共10次;对照组大鼠固定30min,1次/d.共10次。检测并比较2组大鼠的游泳耐力时间、血糖、血清乳酸、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力竭游泳耐力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延长.对照组大鼠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力竭游泳耐力时间、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肌酸肌酶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肾俞、足三里穴可激发体内贮备能源并增加运动疲劳大鼠体内糖贮备,保持体内血糖浓度水平,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升高血红蛋白,提高携氧能力.并同时提高糖异生各酶活力,提高机体血乳酸清除能力,改善骨骼肌能量代谢,减轻和避免疲劳对肌纤维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各32只,根据造模或治疗时间将模型组和艾灸组随机分为1、4、7、10次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游泳实验建立力竭模型。艾灸各亚组大鼠造模后即刻温和灸神阙穴15min,隔日1次,各亚组大鼠完成相应力竭运动后24 h检测海马组织5-HT、DA、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各亚组5-HT含量均明显升高,模型1、4、7次亚组NE含量均明显升高,模型1次亚组DA含量明显升高,模型10次亚组却明显降低。与相应模型亚组比较,艾灸4次亚组NE含量明显升高,艾灸7、10次亚组5-HT含量显著降低,DA、NE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艾灸神阙穴可以通过调节反复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神经递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疲劳状态,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及运动艾灸组,每组20只,运动对照组和运动艾灸组小鼠进行适应性游泳训练2周,每次游泳后,运动支灸组小鼠艾灸足三里、关元、肾俞,最后一次游泳后次日,运动对照组和运动艾灸组小鼠做力竭运动,观察小鼠力竭运动时间,力竭后检测血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运动对照纽相比,运动艾灸纽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艾灸能有效地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提高力竭运动小鼠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关与足三里预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于运动前予以针刺干预,穴取内关、足三里,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前、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两组运动后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较运动前上升(P0.05,P0.01),运动后观察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运动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与足三里预针刺能有效降低运动性疲劳患者疲劳主观感觉评分,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心率,从而改善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5.
艾灸对消除运动疲劳,预防和保护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当今运动医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方向。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艾灸防治运动性心肌损伤的相关文献后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发现艾灸主要从调节心肌细胞内分泌功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影响心肌细胞血液流变性几个方面发挥对力竭运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分子水平提出艾灸对力竭运动心肌细胞保护的可能新机制——端粒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升阳益胃汤抗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升阳益胃汤抗疲劳的实验研究,来评价“消补兼施“法在抗疲劳中的作用,为抗疲劳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90只(经游泳能力初筛),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升阳益胃汤组及阳性对照组(螺旋藻)。采用小鼠游泳制备疲劳模型的方法,连续灌胃给药15d,20g小鼠灌胃量0.4mL。分别观察各组对小鼠负重游泳运动时间、小鼠游泳运动10min后和游泳运动后休息15min血乳酸变化值、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影响。结果:升阳益胃汤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小鼠的游泳运动时间;能显著降低小鼠游泳运动10min后血乳酸升高值,减少血清尿素氮的产生,但对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无影响。结论:升阳益胃汤具有抗疲劳功效,且在应用15d时能对小鼠发挥其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测定机体可感受艾灸热源阈值距离与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方法:均采用江西热敏灸艾条,实验观察3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实验2以约30次/min与约60次/min的频率做垂直往返运动,观察6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能否感受到艾灸热源的运动。结果:实验3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测定组中,可感受最近距离为9cm,平均距离为14.9cm。实验2 6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测定组中,30次/分组中全部可感受热源的移动,60次/min组中7例不能感受到热源移动。结论:若以约30次/min的变化频率,14.9cm的变化距离来进行雀啄灸,机体可感受到艾灸热源位置移动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方法:160只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对照组)、不同剂量北五味子提取物(10mL/kg、3.3 mL/kg、1.67mL/kg),每日1次,连续30天,进行负重游泳实验,测定血乳酸、血清尿素及肝糖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北五味子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含量,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高剂量组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北五味子提取物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作用。方法将体操运动员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休息30min,观察体操运动员一次性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尿常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PE)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变化情况及温和灸结合拔罐的干预作用影响。结果(1)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或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后升高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本法具有较好的消除运动性疲劳作用。(2)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析,温和灸结合拔罐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运动员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运动性心理疲劳。(3)通过体操运动员的RPE分析表明,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是一种防治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消除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简便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走罐法对军事训练运动疲劳新兵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60名男性新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1侧线、第2侧线于训练后30min走罐治疗,皮肤潮红为度,3次/周,疗程1个月;对照组训练后常规休息,不做任何治疗。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治疗组第1次以及末次治疗后与入组时比较,血清CK、LDH值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CK、LDH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罐法可促进新兵军事训练运动疲劳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K、LDH值,提高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