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N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只成年雄猫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7d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并针刺7d组、单侧备用背根手术14d组和单侧备用背根手术并针刺14d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备用DRG中NP-1的免疫反应神经元数目。结果在假手术组,NP-1阳性神经元主要定位于部分中小神经元及少数大神经元胞浆中;部分背根切断7d后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NP-1阳性大神经元数与假手术组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d,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较7d组明显增多(P〈0.05),且回升至假手术组水平,NP-1阳性大神经元数与手术7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d组较手术7d组NP-1阳性中小神经元数增多(P〈0.05),但尚未回升至假手术组水平,NP—1阳性大神经元数减少(P〈0.05);针刺14d组各类阳性神经元数目与手术14d组及针刺7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上调NP-1在备用DRG中小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BDNF,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BDNF ,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的分布 .结果 :BD NF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主要是中、小神经元 .其在大、中、小神经元的阳性百分数分别是 (% ) :1 70± 0 35,11 2 1± 1 16 ,30 0 3± 1 4 9;4 31± 0 59,8 33± 1 2 3,15 88± 1 53 与之比较 ,NT3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则主要是大神经元 .大、中、小神经元NT3及其mRNA的阳性百分数分别是 (% ) :2 6 70± 2 71,6 2 1± 1 2 4 ,13 2 1± 2 85;2 2 81± 3 10 ,6 2 3± 0 96 ,19 78± 1 33 此外 ,DRG内亦有部分BDNF ,NT3及其mRNA阳性的卫星细胞及少数雪旺细胞 .提示BDNF ,NT3在背根节的表达涉及不同亚群的DRG神经元 ,且涉及非神经细胞 .  相似文献   

3.
郭国庆  陈静  辛莉  沈伟哉  邱小忠  钟世镇 《广东医学》2006,27(10):1444-1446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NP-1)mRNA在发育过程中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发育不同阶段Sema3A及其受体NP-1mRNA的表达。结果Sema3A电泳条带灰度呈下降趋势,在胚胎期、新生期有较高的表达,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表达较弱。NP-1电泳条带在大鼠海马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较高的表达,以胚胎期最高,新生期表达相对其他时期弱,但在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维持较高表达水平。结论大鼠海马在胚胎期和新生期是非目的性突起坍塌的活跃期,幼年、成年和老年期处于相对休眠期;NP-1始终处于高表达状态,可能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T-4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L6背根节(手术侧和非手术侧)和脊髓Ⅱ板层与背核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猫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和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计数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NT-4的分布及含量。结果①去部分背根后7d,备用背根节(术侧)中NT-4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但较非术侧明显增多(P<0.05);至术后14d,术侧备用背根节NT-4阳性神经元比正常组、7d组和非术侧均减少(P<0.05)。②正常组、术后两时相L3、L5、L6术侧脊髓Ⅱ板层和L3背核内NT-4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去部分背根主要导致备用背根节NT-4的表达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 (DRG)神经元 Bax、Bcl- 2、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单侧备用背根模型 ,3d、7d和 14 d后取备用背根节分别用兔抗 Bax、Bcl- 2及 Caspase- 3行免疫组化 ABC法染色 ,同时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分别计数单位面积内各组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正常组 Bax、Bcl- 2、Caspase-3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中小神经元和少数大神经元。术后 3d,Bax总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 .0 5 ) ,至术后 14 d Bax总阳性神经元数下降并恢复到正常水平。各时间段 Bcl- 2总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性差异。3d组 Caspase- 3总阳性神经元数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 (P<0 .0 5 ) ;7d组、14 d组与 3d组无显著差异。 Bax、Bcl- 2和 Caspase- 3阳性大神经元数在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 ,阳性中小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与总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相同。结论 部分去背根主要对备用 DRG中小神经元 Bax、Bcl- 2、Caspase- 3表达有影响 ,三因子表达高峰可能在术后 3~ 7d。  相似文献   

6.
TrK C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trKC在成年猫脊髓L3,L5节段和L6 背根节的分布 .结果 :trKC的免疫阳性反应物 (trKC -IR)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中间带、背角深部以及背根节 (DRG)的大神经元胞浆内 .此外 ,脊髓Ⅱ板层还可见均质状的trKC -IR ,染色明显深于其它各层 ;而DRG的少数中、小神经元亦呈trKC阳性反应 .提示 ,trKC可能与成年猫脊髓和DRG某些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关 .  相似文献   

7.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和脊髓IGF—I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GF—I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L6双侧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L3、L6、L5)与背核(L3)表达及变化,以了解IGF—I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雄猫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每组5只。用兔抗IGF—I(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I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IGF—I的分布、含量。结果①IGF—I在去部分背根后7d,术侧背根节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与非术侧比无差异(P>0.05);术后14d,术侧背根节IGF—I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亦显著减少(P<0.05),与术后7d组比无差异(P>0.05),较非术侧者明显减少(P<0.01)。②各组L3、L5、L6术侧脊髓Ⅱ板层内IGF—I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L。背核IGF—I阳性神经元数在术后两时相则先减少后增加(P<0.05),且在术后14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导致双侧背根节IGF—I表达改变和脊髓背核IGF—I表达改变,提示IGF—I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F-Ⅰ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L6双侧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L3、L5、L6)与背核(L3)表达及变化, 以了解IGF-Ⅰ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雄猫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每组5只.用兔抗IGF-Ⅰ(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IGF-Ⅰ的分布、含量.结果①IGF-Ⅰ在去部分背根后7 d,术侧背根节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与非术侧比无差异(P>0.05);术后14 d,术侧背根节IGF-Ⅰ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亦显著减少(P<0.05),与术后7 d组比无差异(P>0.05),较非术侧者明显减少(P<0.01).②各组L3、L5、L6术侧脊髓Ⅱ板层内IGF-Ⅰ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L3背核IGF-Ⅰ阳性神经元数在术后两时相则先减少后增加(P<0.05),且在术后14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导致双侧背根节IGF-Ⅰ表达改变和脊髓背核IGF-Ⅰ表达改变,提示IGF-Ⅰ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NT-4在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背根节(手术侧和非手术侧)和脊髓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NT-4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7d组与14d组、针刺备用根术(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后7d组与14d组。动物处死后,取L6背根节及L3、L5、L6节段脊髓,用兔抗NT-4(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NT-4的分布及含量。结果 针刺备用根7d组,针刺侧DRG内NT-4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和术后7d组减少(P<0.05),较相应非针刺侧多(P<0.05);针刺14d组,针刺侧DRG阳性神经元数比针刺7d组术后14d和同组非针刺侧增高(P<0.05),且恢复至正常水平。针刺7d,针刺侧脊髓L6Ⅱ板层NT-4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d组及正常组增加(P<0.01)。针刺14d时,L5、L6Ⅱ板层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及术后14d组相应节段均增加(P<0.01)。针刺后L3背核NT-4阳性神经元数无明显变化(P>0.05)。L5Ⅱ板层NT-4阳性神经元在针刺后14d时比针刺后7d时增多(P<0.05)。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NT-4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针刺备用背根对非针刺侧DRG NT-4的表达亦有影响,提示非针刺侧背根节NT-4亦可能参与了脊髓可塑性和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猫脊髓部分去传入后神经营养素家族表达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Ⅱ板层内NGF、BDNF、NT-3及其m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切断L1-L5、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3-5天、10-11天后,猫脊髓L3、L5、L6或L7节段背角Ⅱ板层内三种神经营养素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正常猫NGF及其mRNA分布于Ⅱ板层神经元内;BDNF分布于神经纤维终末,膨体和神经元内,mRNA阴性,NT-3分布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少星神经纤维及膨体中,mRNA阴性,(2)去传入后3-5天,NGF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NT-3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也明显增多,而BDNF含量及阳性膨体数却明显减少;10-11天时,NGF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数仍维持高峰水平,NT-3者虽仍高于正常但已有所下降,而BDNF含量除L7节段外已恢复到正常,但阳性膨体数仍未恢复,BDNF和NT-3的mRNA仍呈阴性。(3)NGF达高峰的时间在L5、L6节段较早,L3较晚,BDNF含量的恢复以L7最迟;NT-3阳性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在各节段一致,唯L5、L7节段的阳性神经元数在10-11天时即降致正常水平,L3节段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三种因子均参与部分去传入后脊髓的可塑性反应,但其发挥作用的早晚及维持时间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部分背根切断及针刺促进备用背根节c-ju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背根切断术及针刺对背根节(DRG)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针成年雄猫15只,分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术后针刺组,每组5只。手术组动物行单侧备用根术,术后针刺组动物经单侧备用根术后,针刺后肢手术侧L6脊神经分布区中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中:伏兔和三阴交,每天一次,每次30min,连续针刺7d,通过免疫组化ABC法,用c-jun特异抗体(1:1000,Santa Cruz)对切片进行染色,DAB呈色。观察并测量DRG中c-jun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及反应强度。结果 在假手术组DRG中,只有部分神经元染色。手术组c-jun阳性神经元的数值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其免疫反应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P<0.05)。术后针刺组较手术组的c-jun免疫反应强度增强,而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后备用DRG神经元中c-jun的表达增加,针刺促使c-jun的表达进一步上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部分背根切断后脊髓可塑性中是否涉及脊髓内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方法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检测部分背根切断后脊髓细胞凋亡.结果在部分背根切断后脊髓的手术侧和非手术侧均见部分TUNEL阳性反应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且手术侧的Ⅱ板层凋亡细胞数较非手术侧多(P<0.05).结论背根切断不仅导致手术侧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对非手术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部分背根切断后不同时相备用背根节(DRG)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成纤维细胞神经生长因子(FGF-2)的表达变化。方法 15只猫分正常组、单侧部分背根切断7d及14d组,每组5只。分别于术后7d、14d处死动物,取正常组一侧、模型组手术侧L6DRG,用兔抗GDNF、FGF-2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计数DRG内两因子阳性总细胞及阳性大、中小细胞的数量。结果 GDNF在正常猫DRG大、中小细胞均有分布;去部分背根后,两时相备用DRG GDNF阳性神经元总数均有下降且呈进行性递减。DRG阳性中小细胞数亦为术后两时相进行性下降,DRG阳性大神经元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显著减少,但术后14d与术后7d组无显著性差异。FGF-2在脊髓DRG大、中小细胞亦有分布;去部分背根后7d,FGF-2阳性神经元总数下降,14d时又恢复至正常,中小细胞亦表现为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而大细胞则术后两时相与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去部分背根手术可致备用DRG中GDNF阳性神经元总数进行性下降,FGF-2表现为术后7d下降,14d时恢复。  相似文献   

14.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CNTF、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 ,分别在 3d、7d及 14 d时取备用背根节用 CNTF抗血清、PDGF抗血清行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染色。分别计数各组阳性神经元总数以及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两因子在备用背根节的大、中小神经元均有表达。 CNT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均在 3d时明显减少 (P<0 .0 5 ) ,7d、14 d时与正常比较无差异 ,大阳性神经元在各个时间段与正常相比无差异。PDG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在 3d、7d时均较正常显著减少 (P<0 .0 5 ) ,14 d时与正常无差异 ,大阳性神经元数各个时间段均无差异。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内不同神经元表达 CNTF、PDGF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背根节神经元G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部分去背根及针刺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并针刺备用根支配区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针刺7d后取备用背根节用GDNF抗血清(1:1000)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计数各组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值。结果 非手术组GDN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55%。其中大神经元为25%,中神经元为14%,小神经元为16%,术后非针刺组,阳性神经元总数为35%,较非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主要为大神经元(5%)减少,而阳性少(13%),小神经元(17%)数量变化不明显,但染色明显加深。针刺组GDNF阳性神经元数量又明显增加至90%,其中阳性大神经元28%,中神经元17%,小神经元45%。结论 背根节GDNF阳性大神经元数量在去部分背根术后7d显著下降,而针刺可逆转这种变化。GDNF阳性中,小神经元数量在术后7d并无明显变化,但针刺后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Trk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L6DRG中TrkC免疫反应(TrkC-IR)神经元数量。结果:在假手术组TrkC-IR主要定位于L6DRG的大神经元及少数中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背根切断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而中小神经元数量则明显增多(P<0.05);针刺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较手术组又明显增多,且反应强度明显增加(P<0.05),而对中小神经元TrkC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促进TrkC在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提示TrkC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脊髓Ⅱ板层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将成年雄猫5只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切除一侧的L1-L5,L7-S2DRG,保留L6DRG为备用根)。术后动物存活10d,取L3脊髓制作20цm厚冰冻切片。用GDNF抗体(1:1500)按常规ABC法染色,观察GDNF样免疫反应在脊髓的分布,计数Ⅱ板层GDNF阳性神经膨体密度。测定Ⅱ板层GDNF的平均灰度值以间接反映其相对含量。结果:正常侧,GDNF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神经元,胞浆染色,Ⅱ板层亦见少量GDNF阳性神经膨体,白质胶质细胞亦有GDNF阳性反应,部分去背根后10d,L3平面手术侧Ⅱ板层GDNF含量及神经膨体密度均明显较非手术侧减少。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后,手术侧Ⅱ板层GDNF的含量减少提示GDNF不仅与脊髓的生理功能有关,且可能在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