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以及与生物膜相关的菌毛合成系统6个基因,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医院分离到的鲍氏不动杆菌98株,经过L-B肉汤培养基培养后,使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膜的形成情况;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超微结构;使用PCR方法检测各株鲍氏不动杆菌DNA中是否含有菌毛合成系统的6个基因。结果 98株鲍氏不动杆菌有47株能在体外培养中形成生物膜,这些菌株都含有菌毛装配系统的6个基因,体外试验不能形成生物膜的有51株,其中的43株的菌毛合成系统的一个或数个基因的缺失。结论菌毛合成系统的全部6个基因的存在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上半年医院ICU临床分离的14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结果 146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93.15%,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外,其他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2.74%,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56.85%;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由2009年的44.4%上升至62.33%.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呈增长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探讨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到的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 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占84.98%,创面分泌物占7.04%,尿液占3.29%,血液占3.29%; 2005-2009年各年标 本来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分离数增多;5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为14.64%,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依次为7.89%、12.84%、17.33%、16.17%和15.07%,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提高,对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曲南耐药性最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呈中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多药耐药特点,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鲍氏不动杆菌的控制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标本分离的19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ICU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55.1%;该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都表现了极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很高,分别达60.7%和63.8%,表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ICU患者临床送检标本,病原菌的分离严格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并使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结果 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587株,其中痰液和气管吸物分离最多335株占57.1%,其次为导管和血液,分别占19.3%和13.6%;587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结论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应加强支气管镜检查,做好应对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管理,能有效控制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ICU 2008年1月-2010年7月医院感染的799株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为20.6%,且呈逐年升高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非常严重,对多黏菌素耐药率最低为0,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9.7%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90.0%.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性呈增长趋势,2009年多药耐药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总检出率分别高达44.4%和17.0%[1],已成为ICU、烧伤病房细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机制除产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外膜通透性改变和主动外排系统等外,还与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绝大多数临床分离株鲍氏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当其形成生物膜后对抗菌药物的抗性显著提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2].因此,笔者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AB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传播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阻断其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播与流行.方法 在2008年11月-2009年4月定时、定点连续采集患者、病房环境、医护人员不同部位的标本,分离鉴定ABA,用ERIC-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同源性分型.结果 2008年11月-2009年4月在医院ICU共分离到ABA 179株;经聚类分型,A型11株占6.15%,B型60株占33,52%,C型18株占10.06%,D型28株占15.64%,E型14株占7.82%,F型11株占6.15%,G型10株占5,59%,其他型27株占15.08%;B型分离率最高,且维持时间长达>2个月,流行传播趋势显著;同型ABA可通过空气和医患接触在ICU得以传播.结论 ICU中ABA传播主要为患者-环境-患者模式,并可在患者自身不同部位和环境中定植,医患接触和空气均是ABA在ICU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了解其现状,为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8年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标本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使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并用GNS-133药敏卡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并使用扩散法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敏试验;利用WHO所提供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在14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4.4%;氨苄西林耐药率100.0%;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3.0%、93.0%和88.4%;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6%,敏感率为41.9%.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于抗菌药物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40.0%,应继续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部感染患者分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多黏菌素B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标本来源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ICU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9株鲍氏不动杆菌菌株,对菌株进行药敏性分析,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在570 nm波长处吸光度,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菌株Bap、bfs、ompA、BlaPER-1基因;取10株生物膜形成菌株,每株菌株分为4份,加入0、0.5、1、2μg/ml多黏菌素B,培养24 h后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570 nm吸光度;采用电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 29株鲍氏不动杆菌中,3株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敏感,6株对3种以下药物耐药,20株对3种以上药物均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药物耐药率均>50%,对多黏菌素B耐药性最低。结晶紫半定量法显示,耐药菌株培养24、48 h吸光度值均高于敏感菌株(P<0.05)。不同浓度多黏菌素B培养细菌在570 nm处平均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的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几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4月-2012年6月收集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30株,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定量分析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为29株,耐药率均为96.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株数为26株,耐药率均为86.7%,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株数为28株,耐药率为93.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株数为19株,耐药率为63.6%;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形成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该30株鲍氏不动杆菌均为多药耐药菌,且均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804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性和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ABA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在病区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 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共分离出804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92.8%;AB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日渐增高,从2008年的14.4%和28.9%上升至2010年的91.7%、94.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结论 ABA在ICU的感染较为严重,而且耐药性很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监控措施,预防ABA的高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和耐药性,为控制医院感染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2011年ICU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206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1 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选择6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和30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氏不动杆菌(ISAB)进行耐药性比较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均>7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均>5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6.9%;IRAB与ISAB比较,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均>90.0%,而ISAB耐药率分别33.3%、23.3%、26.7%,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耐药率>80.0%,而ISAB耐药率分别30.0%、23.3%,除头孢西丁、磺胺甲噁 唑/甲氧苄啶耐药性较一致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ICU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率高,耐药谱广,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力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鲍氏不动杆菌(ABA)耐药谱的变化,指导内科ICU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从内科ICU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MicroScanNC31、NC33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78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0.5%;ABA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4%、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是79.5%;对庆大霉素等其他13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3.8%~71.8%,在16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氨苄西林敏感率上升外,对其他14种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血液中ABA对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外的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比痰中ABA耐药率高.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注意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医院ICU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菌株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2.6%,最常出现在痰液标本中,占各种标本的78.3%,其次是血液、脓液和尿液;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表现为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结论 ICU内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应密切关注ICU内鲍氏不动杆菌的变化,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调整用药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鲍氏不动杆菌在ICU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分布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情况及传播规律。方法采集患者体表、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分析,用琼脂稀释法检测MIC值。结果50.0%的患者在入院后出现鲍氏不动杆菌的体表定植;入院7 d的患者80.0%出现体表定植;体表有定植的患者73.7%痰培养出鲍氏不动杆菌;体表定植菌与呼吸道分离菌100.0%为泛耐药株;环境及医护人员手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2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在患者体表、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手中大量存在,应加强环境消毒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监督管理以减少由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中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感染情况及耐药趋势,为ABA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NICU感染患者各种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ABA分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 Expression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ABA134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8.8%;感染源于以呼吸道为主,占79.8%;AB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0%,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保持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7.46%、4.48%。结论 NICU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ABA耐药性监测及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2007-2008年蚌埠市中心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特点,探讨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2008年医院ICU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耐药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部位、易感因素以及发生前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来在7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50株病原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例27例(36.0%),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28株,为最多见细菌感染(18.7%);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分别为50.0%、32.1%、25.0%、25.0%、25.0%和21.4%,其余均20.0%;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发生于下呼吸道24例(88.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3例(95.8%);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发生的鲍氏不动杆菌感染(77.8%)概率高(P0.01);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前应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患者(77.8%)易发生鲍氏不动杆菌感染(P0.01)。结论 ICU的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问题突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严格掌握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果 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入住ICU时间均>10 d,原发基础疾病重;在74份物体表面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种细菌,合格率为94.59%;23份医护人员手卫生标本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日沟维肠杆菌,菌落计数未超标,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在ICU有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以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AB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10- 2011年ICU156株ABA,对分离出的菌株用VITEK-2 Compo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并根据CLSI 2011年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结果 本次监测的结果表明,ABA主要来源呼吸道,在156株ABA中,痰的分离率最高占84.6%,其次是支气管分泌物占5.8%、静脉插管占4.5%、血液占3.2%、引流液占1.9%;该菌在ICU分布最多且易暴发流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ABA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最低为27.6%,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其耐药率分别为56.4%、57.7%,最高的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其耐药率均达到92.3%.结论 ICU的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必须加强对ABA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